劉鴻舉
(蒙自山師華清中學 云南 蒙自 661100)
我們應該根據學生差異來展開分層教育,發揮學生特質,從實際出發,結合教材要求使學生獲得最優的教育。高中物理分層教育的展開需要注意以下原則。
第一,主動性原則。課堂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主要渠道,學生需要成為教育的主體,要發揮自主學習的主動性。需要培養學生對于高中物理學習的學習興趣,設立自己的學習目標,促進學生跟隨教材內容主動思考,從內部增加學生學習動力。
第二,方向性原則。應該充分發揮教師在高中物理分層教育上的指導作用,把握教學的大方向。要根據課程標準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要點,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程度調整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方向、目標等,靈活把握,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成績的提升。
第三,動態性原則。雖然學生之間的學習程度存在差異,但是這種差異是不是一成不變的,每個學生都具有其物理學習的潛力,所以在教學中要遵循動態性原則開展高中物理分層教育,在教學過程中的不同環節根據具體表現來進行分層,使雖然基礎差但是進步明顯的學生獲得鼓勵,程度好但是退步明顯的同學看到自己的問題。
第四,分層性與整體性原則。由于學生之間存在分層,所以要對學生的學習要求也進行對應的分層,要從學生整體教學考慮,將分層性與整體性進行統一。
第五,民主性與平等性原則。在進行分層教育的同時也要尊重個體的差異,大家為了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不能帶有色眼鏡對待學習學習,堅持平等對待和尊重學生差異和特點。
第六,主動發展性原則。教師對待學生的學習要有發展的眼光,不僅僅是看重學習成績一個方面,更要注重學習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學習態度的養成以及學習方法的掌握,促進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發展。可以運用多種形式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大家取長補短,及時發現自己的不足與他人的優點,在教室的引導與把握下,積極展開高中物理分層教育,促進學生整體成績與綜合能力的有效提升,幫助學生培訓創新、探索、尊重他人、自信等綜合素質[1]。
2.1 了解差異,分層次科學建組。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各項差異,根據他們不同的能力水平來進行分層次科學建組。主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來進行分組,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他們的記憶、思考、發散思維等能力通常比較強,而學習能力差一些的學生,他的各方面素質就相對弱一些。甚至會有一些因為某種疾病而有學習障礙的學生。所以教師要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深入的了解,判斷學習的綜合學習能力開展開教學,從而進行科學合理的教學安排和教學分層。
2.2 教學目標分層。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特點來進行教學目標的分層,使教學目標更加適合不同層次的學生,使學生能夠設定一個“蹦一蹦”就能達到的目標,既需要學生進行努力,又不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2]。使學生在不同的學習階段有不同的學習目標,給學生的學習指引方向,進行激勵。可以根據教學中的知識點、難易程度來對學生進行不同層次的培養,既要把握課堂知識點,又要在長期的時間內完成一個綜合能力的提升,比如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記憶能力等等。
2.3 課堂教學過程分層。課堂教學過程的分層是高中物理分層教育開展的主要內容。要將整個的教學過程進行細化和分層,從教學目標的設定、教學內容的總結、教學步驟的細化、教學設備的運用、教學作用的布置與檢查等多方面展開分層,找到適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過程。將課前、課上、課后都要進行分層次的把握,妥善處理課堂講授與課下練習的關系,將課內作業進行統一的安排,同時以課外分層作業予以輔助,逐漸增加難度和深度,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課業內容,提升學習成績和綜合水平[3]。
2.4 課堂練習分層。在進行課堂練習的時候,既要把握規定的時間總量又要適應分層教學的要求,將作業進行分層,可以分為基礎鞏固、適當難度和深度展開三個層次,在學生做題的題量、難度、時間等內容上進行區分,使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分層練習,不斷深入,逐層次慢慢提升。
要進一步加大高中物理分層教育的力度,在遵循相應的分層教育原則的基礎上,積極展開高中物理分層教育的各項路徑,充分了解學生差異,進行科學的分層,對整體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課堂練習等都要進行分層的細化,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特點來更好的展開分層教育。既要尊重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興趣又要從整體分層進行考慮,保證學習好的同學能夠有更深的發展,學習基礎差的同學能夠有明顯的改進,從而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