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城北小學西校區 安徽 六安 237000)
引言
在當前信息時代的發展背景下,信息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被廣泛運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教育界當中也同樣會運用到信息化教學的模式。翻轉課堂是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對所學知識進行深入的學習與理解。在當前信息化教學的發展趨勢下,將翻轉課堂運用于小學音樂教學中,可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讓學生能夠獲得全面發展。
在小學音樂教學當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意義,重點體現在下述三個方面。第一、以學習小組的形式,學會進行分工合作。將翻轉課堂滲透到小學音樂教學中,可讓學生進行分工合作,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學習與掌握音樂知識與音樂技能。第二、能夠通過音樂要素來欣賞音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應指導學生通過學習與掌握音樂的基本要素、來對音樂進行分析與研究,從而較好的欣賞音樂。并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與自主學習。 第三、能夠表達與交流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學生通過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并學會與他人交流音樂的感受,以此來深入的感悟音樂的魅力。
2.1 拓展學生感悟音樂美的途徑。在以往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是完全由教師引領學生去感受音樂之美,而運用翻轉課堂,則是將學生小學音樂的教學活動置于課外學習。例如,教師在教學《牧童之歌》一課時,教師依據課文內容、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學習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制作了音樂微課。片段一:所制作的微課以動畫形式,向學生展現出美麗的草原的迷人風光,以及小牧童快樂的歌聲、牧童在草原上騎馬奔馳的場面。在這一片段當中,沒有畫外音,只有歡快的牧歌樂曲聲,以此來體現出牧童內心當中的情感。片段二:微課視頻提出了下述兩個問題:(1)請問《牧童之歌》中除了牧童的歌唱聲之外,還有那些聲音?(2)請同學們說出這首歌曲所展現出了牧童什么樣的心情?通過翻轉課堂,教師可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了音樂之美,進一步拓展學生感悟音樂美的途徑。
2.2 充分激發學生展現音樂美的心理。傳統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用較多的教學時間,來教授下述音樂知識與技能。教師較少有時間引導學生借助于自我的方式去展現音樂美。而采用翻轉課堂,則可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音樂知識。從而,激發學生展現音樂美的心理,并在課堂學習當中來展現音樂美。例如,教師在教學《羅馬的松樹》此課時,學生在課前的學習當中欣賞了這首歌曲優美的旋律,并體會到了歌曲所蘊含的唯美意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預留較多的時間來讓學生利用多樣化的音樂形式來展現音樂美。例如,一位學生說:我想通過舞蹈的形式來表現這一群少年兒童們的喜悅心情。教師就用多媒體播放《羅馬的松樹》的伴奏音樂,這位學生就用舞蹈來展現出這一群少年兒童們載歌載舞的歡樂的場景。另一位學生說我想用詩歌的形式來展現《羅馬的松樹》歌曲的美妙。他朗讀起自己所寫的詩歌,在詩歌中充滿感情的展現出對這首歌曲的詮釋。通過翻轉課堂,激發起了學生展現音樂美的心理,學生們充分運用自己所擅長的形式展現音樂美美。
2.3 開發學生創造音樂美的智慧。傳統的課堂教學,所注重的是讓學生在課堂當中進行學習,在課外進行復習,而翻轉課堂卻是與之相反,是讓學生在課外進行學習,課堂當中進行復習。例如,教師在教學《故鄉的小路》一課時,教師可首先讓學生以自己的方式來展現歌曲的唯美意境,教師再對學生進行啟發:同學們,請用你所擅長的音樂形式,與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去創作音樂節目。經過學生的創作準備之后,以學習小組的心聲進行匯演:A小組:依據歌曲所蘊含的唯美意境,創編了體現故鄉小路的舞蹈動作,舞蹈展現出人們在內心當中追憶美好童年的心情。B小組:創編了音樂劇,音樂劇有人物之間的對白,有單人舞、群體舞,有舞蹈伴唱等。表達了人們走在故鄉既熟悉、又陌生的小路上,所具有的淡淡的鄉愁,內心沉陷到對似水流年往事的追憶當中。將游子歸鄉的激動心情淋漓盡致的表現了出來。翻轉課堂開發了學生創造音樂美的智慧,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互動交流,創作出了豐富多彩的音樂節目,取得了最佳的教學效果。
總之,在當前的小學音樂教學中,充分運用翻轉課堂這一教學方式,能夠使拓展學生感悟音樂美的途徑;充分激發學生展現音樂美的心理;開發學生創造音樂美的智慧。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教學當中,提升學生的音樂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獲得身心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