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碧惠
(福建省漳浦縣前亭中心學校 福建 漳浦 363200)
1.1 無法為學生交流創造環境。在構建互動數學課堂過程中,教師要積極與學生進行交往互動,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但是目前,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明確與學生交往互動的重要性,在學生座位排列、教師布置等方面無法滿足是師生交往互動活動的需求。比如,由于班級教師較大,學生人數較少,教師在排列座位時使得學生之間的距離較遠,不能充分利用課堂時間進行交流。
1.2 學生對于互動沒有興趣。學生雖說是受教育者,但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與行為,因此,教師所引發的課堂互動未必能夠引起他們足夠的興趣。當學生對互動沒有興趣時,一種原因是他們正處于思想開小差狀態,不知道教師要求的內容是什么,因此無動于衷;另一種原因是他們認為互動的內容太簡單亦或是太難,以至于懶于互動或者是不知如何互動。學生對互動失去興趣,一方面需要教師尋找原因,尋找突破口來幫助學生加入互動之中,另一方面則需要教師不斷改變互動方式,改變互動內容與互動對象,激發學生互動的熱情。
1.3 互動教學模式有效性有待提高。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合作交流活動過于形式化,不能充分體現出交往互動對學生的積極影響。主要表明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有效性有待提高,教師與學生不能積極進行交往互動。在知識傳輸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教材教材理論知識的講解,限制學生主體性的發揮,不能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導致課堂教學效率較低。
2.1 營造輕松平等的課堂氣氛。長期以來,傳統思想影響深遠,很多教師注重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對學生要求嚴格,所以很多學生對教師充滿畏懼。這樣上課氣氛通常比較緊張、壓抑,教育雙方互動不足,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較低,面對課程產生消極被動情緒,高效學習無從談起。輕松平等的課堂氣氛是有效互動的起點,只有建立輕松的課堂環境,學生才可以沒有障礙地大膽表達和交流,及時解決發現的問題,從而建立高效的教學體系,改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轉變思想,重視課堂氛圍的改善。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學生的個體差異和接受能力的差距,學生產生錯誤是難以避免的,教師要多用理解的心態對待學生,鼓勵學生大膽交流和表達,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其次,當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問題時,教師不能武斷地否定或批評,要主動理解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觀點,然后適時引導他們得出正確結論。例如,在學習角的知識時,很多學生對于“角的大小與角的邊長是否相關”這一問題的意見產生分歧,教師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及時出示幾個角度相同但是邊長不同的角,引導學生利用量角器或者重疊對比的方法加以比較,得出角度相同的結論,這樣不僅幫助學生學習了知識,還與他們進行了良好的互動和溝通,大大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提升了教育效果。
2.2 使用多媒體開展互動教學。新的教學手段在教學活動中有了更廣泛的應用,多媒體就是有效的教學手段之一。在進行數學教學的時候,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的效率。小學生正處于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感的時期,教師采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吸引小學生的興趣,激發他們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積極發揮教學的主體性作用,最終提高教學效率。例如,有一節課程是對圓的學習,教師在講授的時候可以聯系實際生活中和圓有關的事物進行引導教學,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很多種圓的形狀進行展示。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是圓形的,如車輪、碗、盤子等。這樣教師可以用自行車的車輪作為切入點,提出問題:“為什么自行車的車輪是圓的而不是方形的呢?”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研究,隨后讓學生多方面的發言,最后將圓形可以使得自行車在行駛的時候更加的平穩。這時,教師通過多媒體進行圓形和方形車輪的效果圖演示,讓學生在觀看這不同效果中進行對比總結,使學生明白和理解。這樣的互動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放在學習上,保證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提升了教學效率。
2.3 增加趣味練習環節,走進數學生活世界。數學本身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學科,但是反復且大量的練習容易讓學生失去興趣,甚至對數學產生了厭惡。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練習時間,設置趣味性的數學題目吸引學生注意力,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逐漸探索數學奧秘所在。數學與生活是密切相關的,因此,練習題的設計也應緊貼生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是數學,處處都可以用到數學,培養其對數學的興趣。比如,在學習完“方向與位置”的知識點之后,筆者為學生布置了這樣的課堂練習,并讓部分學生代表學校的幾個建筑物分別從座位上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離開座位靠墻站著,筆者在投影儀上展示出學校的平面圖,在黑板上寫上以下三個問題。①在學校的北面是( ),在學校的南面是( )。②學生宿舍在教學樓的( )面,老師宿舍在教學樓的( )面。③小明想從北門走到操場,進門之后應當先向( )面走,走過橋之后向( )面走。這三個問題看似簡單,由于讓學生代替題目中的建筑物,班級回答問題的學生都離開座位,根據問題回答問題,好比一種3D學校模型圖,它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連,以學校生活為練習題背景,學生會更加感興趣。同時,問題的設置并沒有重復,考查了學生對不同方位的了解程度,很好地鞏固課堂學習的效果。
總而言之,有效的課堂互動,對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質量至關重要。在師生互動過程中,應當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讓學生成為課堂互動的主角;同時也要多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活躍的課堂氣氛,能讓學生保持對數學學習的喜愛,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積累和探索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