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瑞
(吉林省通榆縣第一中學 吉林 通榆 137200)
高中英語閱讀課分為泛讀和精讀兩種類型,這兩種類型也是學生學習語言知識、訓練語言技能的主要途徑。這種把閱讀課分為泛讀和精讀兩種課型是做法是教學中常用的方法,符合我國學生學習英語的實際情況。學好英語閱讀策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效率和閱讀水平。
語言的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閱讀教學也變成了高中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日常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注重詞匯的教學,側重于知識點的傳授和鞏固,認為只要學生積累了詞匯也就解決了篇章的理解;忽視對于篇章的整體理解;重視閱讀結果,忽視對學生閱讀過程指導;重視語篇的朗讀,忽視對學生閱讀策略的培養,使得英語閱讀活動變成了對詞語和句子進行語法分析和辨析的過程。缺乏閱讀技巧的指導,致使學生理解長句和難句的能力較弱,影響了其對文章的深層理解和整體把握;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分析文章結構較少,學生看不懂文章結構,導致他們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寫作手法,進而影響了寫作的質量;以語篇能力、思維能力和閱讀技巧為核心的閱讀策略訓練不足,使得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性的提高。久而久之,在閱讀課上學生興趣不高、教學實效低。
上個世紀60年代Glasteror等提出了“教學策略”的概念,在近五十年間,國外學者圍繞教學策略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從理論研究角度來看,大多從大而全的角度來闡述教師教學策略的結構及輪廓;從實證研究角度來看,主要是研究的是特定教學活動、教學環節中的教學策略,以及影響教師教學策略選擇和運用的影響因素,教學策略使用效果,特定學生群體的等。這一系列的研究多數都停留在理論水平上,忽視了教學策略在教學一線的實際應用研究,或者多偏重于解決具體教學問題的策略研究,忽視學生的學習,只從教師的角度看待教學策略。
對于高中學生來講,閱讀能力是四項基本技能中的一項,在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近年的高考中,閱讀題的分值比例越來越大,完形填空、書面表達等題型的答題效果直接地或間接地與閱讀理解有關。如何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高中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的策略性,閱讀教學的策略性表現在采用模式的正確性,閱讀過程處理的合理性,閱讀評估的規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學性。如何在教學中正確的使用閱讀教學策略,以達到預期的閱讀教學目的,是閱讀教學的關鍵所在。(王篤勤,2007)因此,教會學生學會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高效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開展閱讀策略的研究活動就顯得十分必要。
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學情境中為完成教學目標和適應學生學習的需要而作出的教學謀劃和采取的教學措施。〈張大均,1997〉閱讀策略是指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為解決閱讀中的困難而采用的總的對策、措施和方法。閱讀策略是學習者策略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包括了閱讀中的一些技巧,如:預測、推理文章的內容、猜測文中生詞的大意、略讀、跳讀等,還包含了閱讀者為達到預期閱讀目的所采取的有選擇性和控制性的行為。(Brown,1990)以上學者的論述,從兩個角度對教學策略給予了界定,從而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打下了基礎。在我看來,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是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在特定的教學情境和文化背景中為完成中學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和適應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而作出的閱讀教學謀劃和采取的閱讀教學措施。
5.1 通過研究進一步提高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5.2 嘗試探索出一些高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有效的教學策略。從而在教學實踐中能更好地把握閱讀教學目標、采用合理的閱讀教學過程、科學的閱讀技巧。
5.3 不斷深入地反思教學方法,及時調整閱讀教學策略,對學生科學的閱讀訓練加以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拿分能力。
6.1 了解高中英語閱讀七級目標的具體內容,研究如何落實七級目標,七級是高中階段的必須應達到的級別要求。
(1)七級目標對于英語閱讀的要求。
①能從一般性文章中獲取和處理主要信息;②能理解文章主旨、作者意圖;③能通過上下文克服生詞困難,理解語篇意義;④能夠通過文章中的線索,進行推理;⑤能根據需要從網絡等資源中獲取信息;⑥能閱讀適合高中生的英語報刊、雜志;⑦除教材外,課外閱讀量應累計達到25萬詞以上。
6.2 運用各種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閱讀技能。閱讀基本技能有:略讀;掃讀、找讀、跳讀;預測;理解大意;猜測詞義;推斷;理解細節;理解文章結構;理解圖表信息;理解指代;理解邏輯關系。
6.3 了解三種閱讀模式的特點(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模式、交互式模式),不斷反思和改進閱讀教學方法,尋求最佳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