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宏
(河北省遷安市遷安鎮第一初級中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導入的成功與否決定了一堂課的效果,與授課內容聯系緊密且生動有趣的導入會大大提高英語課堂效果,所以要根據授課內容合理設計課堂導入環節,導入形式、內容的越是精妙,學生進入英語課程角色越快、越深,高效英語課堂效果越是明顯。以下主要談及三點策略:
1.1 生活情景導入。生活情景導入是初中英語中很有實效也是很多人都用過的導入方法,學生通過對生活情景的直觀觀察,能夠迅速聯想到現實生活,對學生的英語感知興趣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學生容易進入英文情景,樂于參與英語互動,這樣對提高課堂效果大有幫助。如講到與問路“ask for the way”相關的內容時,可以在課件中展示在某城市街道上,陌生人向警察或當地人問路的情景,學生觀看過程中會對問路的方法、禮貌用語(Excuse me)等更加用心記憶,便于開展新課內容,同時把英文文化與中國文明融在一起。
1.2 藝術形式導入。藝術形式導入可以有音樂或美術以及舞蹈等多種形式導入。藝術具有一定的誘惑力和感召力,能快速調動學生的感知和記憶神經,很微妙的助力了英語課堂的高效建設。如講到課題為“What does he look like?”內容時,展示與文章匹配的三幅特征明顯的人物圖片,先讓學生觀察,再播放文章,讓學生去聽文章,然后猜測哪個可能是真正的犯罪分子,學生們都豎起耳朵認真傾聽尋找正確答案;又如,講到與樂器有關的英語詞匯,可以播放不同樂器演奏出的樂曲讓學生辨別是那種樂器(用英文回答)。這一形式很好地吸引他們的英語注意力。為強化聽與記得效果,聽完后可安排學生根據自己的判斷與樂器圖片連線,再進一步講解。
1.3 角色扮演導入。角色扮演導入讓學生扮演英文角色,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去看、去聽、去演,使他們產生興趣、動腦思考,讓他們不知不覺地進入內容學習中來。如講到英語形容詞或副詞的比較級時,可以找兩個學生在講臺前介紹自己,一個學生健談、內容充實,另外一個學生話很少、不善交流,學生通過觀察可以判斷比較外向或內向;或者兩同學賽跑,學生可以比較哪個同學速度比較快或慢。講解購物、餐飲相關日常用語時,可擬設場景,安排學生在講臺前扮演顧客與服務人員進行不同的情景對話,學生觀察、傾聽,注意語言的表達與合理的使用。無論是哪種導入形式都要根據不同課型、不同內容加以合理編排。
發揮導圖在英語課堂上的優勢作用讓英語教學更加線條化、網格化、系統化。導圖雖然在理科上應用比較常見,但從工具特點或使用功能上看,英語學科也很適應這種方法教學。如復述一篇時間和活動一一對應的文章時,可以用樹形導圖的形式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按順序把時間(time)關鍵詞和活動(activity)關鍵詞寫在分支上,有必要的話,可以涂上對應的顏色,這樣學生以圖片的形式把知識點在大腦內加固,就會更容易記住相應的知識,而且印象深刻有規律,不易遺忘能關聯。
另外,很多學生寫作文就是機械的拼單詞湊數量,生硬造句子,簡直是生搬硬套,缺少語法連貫性或句式的規范性,達不到滿意的效果。導圖能把對應的詞匯及短語、語法和句子等知識有效串聯起來,給學生構建清晰的文章脈絡骨架,讓學生寫的容易、清楚、真實、不易出錯,內容也更加詳實清晰。導圖能發散學生思維界限,讓學生實現形象與關聯記憶,把大腦內的想法呈現在紙上,確實提高了課堂效率,以上這些都是導圖的功效。
巧用終端工具實現隨性學習,讓英語教學生活化理念落地。新技術在英語課程上的整合應用這一理念被推廣之后,教學要引領學生高效利用這些終端工具自助式、互助式交流分享,發揮出英語作為生活語言的工具作用。
3.1 在學生初學字母教學環節中,利用白板中工具選項進行規范性書寫教學。方法是調用白板自帶的四線三格模塊,通過人機互動及游戲環節,規范書寫規則,如小寫字母‘d’應裝在上兩格中,小寫字母‘f’應該占滿三格。如果學生書寫正確,電腦系統會出現“你真棒呦、太好啦……”等鼓勵語,學生也會積極響應,爭取獲得電腦的鼓勵與表揚。
3.2 在英語課外延展學習中,學生可以在手機app、pad、電腦終端上登錄大耳朵等英語學習網站,觀看電視英語頻道,在對應學習欄目里聽或看英文欄目,閱讀英文原著等。如果在英語課文學習過程中對文化背景、人文歷史了解不夠透徹,則會影響對文章整體的理解和把握,所以在課外延展閱讀中,在英語網站找尋課本對應的內容,圖、文、音同學習。如要想深入了解氣候(climate)及天氣預報(weather forecast)的更多具體內容,課本上內容遠遠無法滿足的,這時可以登錄英語學習網站學習借鑒對于不同區域、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天氣預報播報情況,這一過程培養了學生聽音、對比、語感等能力。
總之,若要大幅快速提高英語課堂效果,每個環節都不可忽視,充分發揮各個環節的作用,學生積極參與,對知識點理解印象深刻,學的準、記得住,從細節上、活動上讓課堂真正高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