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萍
(貴航高級技工學校 貴州 貴陽 550000)
高職院校班主任其不單具備普通教師的教學職能,還需要負責學生管理工作,且管理涉及面貫徹整個教育流程,說明該職位的重要性較高。在此前提下,當高職院校班主任對自身職能理解模糊,無法完全發揮崗位功能,就會導致教育流程中的某一環出現問題,因此有必要進行相關研究。
1.1 監管力度問題。高職院校班主任因為工作職能復雜,所以工作任務較多,相應不少任職教師為了完成所有工作,會適當對每個工作任務的時間進行調整,而大多數情況下,都會縮減監管工作時間,原因在于現代很多高職院校班主任認為監管工作的重要性不如其他工作,且此項工作出現問題,并不容易被高層發現,相應導致教育監管力度不足。在理論角度上,監管工作是一項獲取普通教師教育行為、學生學習狀態等信息的工作,通過這些信息可以綜合評估教育質量,因此該項工作的重要性實際上很高,說明上述高職院校班主任縮減監管時間的做法存在問題,需要得到改善。此外,縮減監管工作時間從某種角度上實屬“無奈之舉”,因為大多數監管工作都依賴任職教師人工執行,如果頻繁執行確實會造成時間上的困擾,所以要改善監管力度合理性,應當考慮這一限制因素[1]。
1.2 課堂管理主觀化。在現代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當中可見,很多任職教師在面對管理事務時,其采取的處理方式大多由其主觀思維來決定,這一表現雖然能夠體現出任職教師的管理能力,但在一些特殊條件下,主觀化的方法未必合理,容易造成普通教師內心不滿,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現代高職院校高層所設定的教育管理體系并不全面,在特殊事務條件下,不能給班主任任職教師提供引導,所以任職教師只能依靠主觀化思維來進行決策[2]。
1.3 教育職能問題。班主任任職教師除了要做好教育管理工作以外,其還需要負責常規的教育工作,但在教育工作當中,高職院校班主任存在普遍通病,即教育方法單一、教育模式主觀化、教育內容枯燥等問題,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容易給學生帶來不良體驗,且難以保障教育質量,因此這屬于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中的問題,應當得到相應的改善。
2.1 監管工作合理優化。針對上述高職院校班主任監管工作力度不足的問題,在改善策略角度上,首先要杜絕隨意所見監管工作時間的行為,院校高層應當通過管理制度,要求班主任任職教師對監管工作保持重視,并按要求定期開展相關工作,每次工作完成之后,都需要形成報表上報,用于工作評估,報表內容上至少需要包括學生課堂紀律、教師教育行為表現等項目,同時因為報表項目信息在直觀性上略顯不足,因此還引導對班主任任職教師進行培訓,使其掌握評估方法,并給予評估指標,確保監管工作能效得當。其次為了避免監管工作與其他工作任務發生沖突,院校應當設立便捷性優良的監管設施,例如課堂監控設備等,使任職教師可以在開展其他工作之余,執行監管工作任務。
2.2 優化管理制度。針對上述課堂管理主觀化的現象,院校方應當對管理制度進行優化,提高制度全面性,使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客觀性提高。具體來說,客觀的管理制制度內容通常包括:事務評估指標、權責區分界線等,在這些制度內容上,圍繞歷史課堂管理事務進行細化,可以提高管理制度的全面性,相應高職院校班主任的工作有據可依,保障課堂管理客觀性與合理性。此外,雖然主觀化的管理工作容易出現不合理表現,但不代表其沒有可取之處,所以在優化條件下,應當保留班主任任職教師在工作中的主觀決策權利。
2.3 教育職能優化。針對高職院校班主任教育職能問題,在先進的教育理論條件下,應當先對教育方法、教育模式、教育內容進行優化,例如在教育方法上,應當提倡實踐性教學方法,結合理論內容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在教育模式上,應當采用學生為主,教師作為引導者的教育模式,避免學生出現不良心理;在教育內容上,可以結合學生興趣點,對內容進行優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專注度。隨后,要優化學習學習成績評估體制,需結合學生在理論、實踐中的表現來綜合評估。
本文主要對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了解了現代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當中的問題,這些問題體現在管理、教育工作當中,對整個教學流程都有影響,因此有必要進行改善;針對分析得到的問題,本文提出了相關的改善策略,并對各項策略的應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項進行了介紹,可使高職院校班主任工作能效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