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丹
(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第二中學 西藏 日喀則 857000)
傳統的初中美術教學以教材內容為中心,但是美術雖然帶有一定的藝術創造性,但是卻也來源于生活,而統一的美術教材卻無法結合地域特點來呈現特色化的美術知識,必然會限制初中生創造力、想象力的發揮。對此,新課改所提出的校本課程概念既可完成統一的教材內容教學計劃,也可最大限度地滿足初中生的個性化美術學習需求,所以初中美術教師要積極開發校本課程,全面優化學生的美術素養。
藏區的地域資源十分豐富,但是并非所有的地域資源都適合組織美術教學。客觀來講,開發校本課程是為了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所以初中美術教師要客觀分析本土資源的教育價值,確定校本課程可以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與美術創造能力。
紙漿畫是通過紙漿材料來進行手工創作的一種地域資源,比較立體,且色彩十分豐富,便于學生創造出豐富多彩的美術作品,可以切實優化學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優化學生的視覺體驗。因此,筆者就以紙漿畫確定了美術校本課程,充分發揮學生的手、腦、眼,讓學生自主創作,很好地保護了學生的童真與童心。
雖然校本課程對于培養與優化學生的審美素養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但是部分教師卻由于擔心教學進度,過于重視應試目的而忽視校本課程的實施,導致校本課程流于形式。對此,初中學校要制定完善的校本課程監督與實施計劃,確保美術教師可以真正將校本課程落到實處。
為了落實紙漿畫校本課程,筆者每周都會專門設計一節紙漿畫創作課,要求學生積極學習紙漿畫的制作手法,同時還會積極展示學生所創作的紙漿畫作品。同時,筆者也會自覺接受學校、家長與學生的監督,按部就班地組織了紙漿畫教學。
總而言之,在初中美術教學中開發校本課程可以很好地拓展美術教學內容,讓學生實現長遠發展。因此,初中美術教師要積極分析本地的鄉土資源與學生的美術創作需求,積極開發鄉土資源,構建完善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