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超良
(貴州省金沙縣新化苗族彝族滿族鄉初級中學 貴州 金沙 551800)
我國傳統的物理教學模式非常單一,多媒體教學策略的應用豐富了課堂教學活動,它能夠對課本上的物理知識進行生動形象的展示,將抽象的物理原理變得形象生動,學生的學習環境變得更加輕松愉快,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學生對物理原理了解更加深入。在初中物理教材中“運動”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如果完全按照書本上內容對運動進行解釋學生很難對其進行深入理解。這就可以將多種多媒體技術進行綜合應用,對運動進行深入分析,利用視頻播放各種不同的運動狀態能夠讓學生對運動產生具體感知,學生通過不同視頻的觀看能夠對運動與靜止進行了解,并分析出兩者之間的關系。學生在感官認知以及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建立起“參照物”的意識,學生針對這一問題就會提出各自的觀點。在此過程中,學生會對物理學科的學習建立起正確的結構框架,并讓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變得更加嚴謹,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活動的課堂效率。對于我國屋里的傳統教學模式來說,都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以及灌輸,沒有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探索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需要重視對初中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升,所以,對于初中物理教師來說應當注重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綜合運用,讓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得到培養,為日后的物理學習奠定堅實基礎。又例如在學“聲”相關知識時候,教師可以在課件演示的基礎上利用軟件完成聲控教學控件的制作,學生在學習時可以自主選擇控制的既定條件,通過演示實驗找到聲音形成的準確條件,讓學生能夠利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表達,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物理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弱勢進行彌補。
我們在了解多媒體技術應用在教學活動中的優勢之后,也要明確其應用的局限性。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范圍越來越廣,這就使得很多教師對多媒體教學產生了很強的依賴性,多媒體教學所具有的局限性日益明顯。作為初中物理教師一定要對多媒體技術進行深入了解,認識到在教學應用中所具有的缺陷,讓課堂教學活動得到最大程度的優化。
例如物理實驗是教學不可缺少的部分,有些教師在教學中完全利用多媒體技術取代了實驗演示,這就使學生接觸實驗的次數大幅減少,無法通過實踐發現物理知識的奧秘。所以,要想讓多媒體技術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得到最有效的結果,就需要重視學生主體地位,將多媒體教學作為教學輔助工具,要根據教學中實際需要,而不能完全讓多媒體主宰課堂。
3.1 設定氛圍驅動,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正確的初中物理多媒體教學策略是讓教學模式變得更加多元化,對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進行改善。這就需要教師充分了解氛圍驅動在教學活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對多媒體教學形式進行創新,將多種多媒體技術進行綜合應用,將初中物理課堂建設成氛圍驅動下的多媒體課堂,活躍初中物理課堂氛圍,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以良好的狀態面對物理學科的學習。
例如在初中物理中透鏡的相關知識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為了讓學生具有更好的學習成效,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對生活中的透鏡進行展示,讓學生對透鏡建立起初步的簡單認知。利用投影設備為學生播放透鏡的相關視頻,并展示不同透鏡在陽光照耀下所具有的聚焦效果,視頻中放大鏡能夠讓紙條燃燒,學生會對此充滿興趣,對相關原理進行探索,他們就會發現物理學習中具有的樂趣。在愉快的教學氛圍下,多媒體教學所具有的優勢更加明顯,學生能夠具有更高的學習效率。
3.2 利用多媒體技術完成導入。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進行有效的課程導入。我國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大多是依靠教師的講述來完成,學生通過老師的講解了解步驟以及原理,這種模式就使得學生對物理實驗失去興趣,物理實驗教學成效微弱。對于這種情況就需要教師將多媒體作為課程導入工具,讓學生具有良好的實驗操作平臺。例如在初中物理實驗中有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內容,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講解怎樣進行實驗,以及實驗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項,之后帶領學生一起觀看實驗視頻,對步驟的科學性進行細致研究,并引導學生探究這樣設置測量步驟的原因。
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當根據授課的不同類型,恰當的運用各種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對物理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需要重視對初中學生物理綜合能力的提升,在多媒體教學方面投入足夠的人力和物力,讓學生進行更科學的物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