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方彩霞
腿麻無力、走路沒勁,除了腰椎間盤突出癥,竟然還有高危截癱風險?今年70歲的孫奶奶(化名)平時身體硬朗,一直康健無憂,可是6個月前卻莫名出現左腿腿麻無力的癥狀,原本沒在意的小問題,卻隨著時間的推移發作得越來越頻繁,甚至有時候腿還特別重,就像被人拿了膠水粘在地面上一樣,一點都不聽使喚。

盡管自己貼了許多膏藥,可孫奶奶腿麻無力的癥狀不但沒有得到緩解,反而還更嚴重了,甚至走路都不靈活了,這下可急壞了孫奶奶。于是便和老伴兒趕緊去當地醫院求醫,中藥西醫都嘗試遍了,無論怎么治,就是不見好,就連發病原因都沒有找到,右腿一度也出現了腿麻無力,完全沒有辦法直立行走。“這可怎么辦啊,連醫生都治不好,我是不是就站不起來了啊?”孫奶奶一臉愁容。
不知所措的時候,孫奶奶的兒子決定要帶著孫奶奶來到樹蘭(杭州)醫院的神經外科尋求幫助。在具體了解和仔細查問孫奶奶的詳細病情后,醫生建議孫奶奶趕緊做個磁共振。沒想到的是,檢查報告顯示孫奶奶的椎管內有一個瘤狀物,甚至已經擴大到把脊髓神經都壓扁了,結合臨床癥狀來看,孫奶奶被確診為典型脊膜瘤患者。
脊膜瘤屬于良性脊髓腫瘤,起源于蛛網膜內皮細胞或硬脊膜的纖維細胞,絕大多數發生在50~70歲的人群。脊膜瘤生長較緩慢,早期癥狀多不明顯,一般病史較長。常見的首發癥狀是腫瘤所在部位相應的肢體麻木,腫瘤切除后脊髓功能有可能恢復。
既然做個磁共振就能查出來,為什么孫奶奶卻在當地求醫6個月無果呢?醫生解釋道:脊膜瘤的早期癥狀不具有特征性,也不明顯,多為相應部位出現不適,和(或)非持續性的輕微疼痛,亦可能被誤診為胸膜炎、心絞痛、膽囊炎等內科疾病,或是關節炎、神經根炎、骨質增生、腰肌勞損、坐骨神經痛等,一般給予對癥處理也可緩解,從而延誤治療。
醫生表示,孫奶奶的情況已經很嚴重,不能再拖了,必須盡快手術治療,否則會有截癱的風險,于是,醫院便很快安排孫奶奶進行手術治療。術后的孫奶奶恢復得很好,沒幾天就可以下地行走。
脊膜瘤屬良性腫瘤,一旦發現,只要患者身體條件許可,都應及早手術。通過手術的方式可以達到完全治愈,患者的神經功能,大多能逐步恢復到正常。
當然也有一些脊膜瘤的患者,由于就診的時間比較晚,在就診的時候已經發生不同程度截癱的表現,即使進行手術治療,患者的肌力康復仍然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這時的重點是患者需進行肢體的主動和被動活動,防止肌肉萎縮,關節僵硬、關節畸形,以及下肢靜脈血栓的形成,促進患者逐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