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事關國家百年教育大計,國務院已經頒布了《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文件,旨在改革基礎教育課程,推動教育事業的發展。“新課改”對數學教學做出了新的要求,在義務制教育階段的數學課應更加突出數學的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面向所有的學生,讓學生會舉一反三,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新課改要求教師要學會獨立思考,尋找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注重教育質量,并根據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尋找針對性的教育方法。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教育方法;數學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1-0082-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1.073
新課改給小學數學課堂引入了新的氣象,對新課改小學數學部分的要求進行了深入研究,總結出了一套符合學生接受能力的教學方法,符合新課改要求并且能夠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眾所周知,數學不論在教育的任何階段,都是緊密和生活生產相關聯的,因此學習的方式應該多種多樣,教師應該讓課堂有活力。小學數學教師根據新課改數學教育教學標準的編排,帶著目的性指導學生參與數學學習,強調培養學生的能力而非應試技巧,創新是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理解是解決問題的前提,要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一、情景教學—增加學生的理解能力
恰到好處的情景引入能夠讓學生產生一種快樂的情緒,進而在學習過程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情境教學的關鍵,一方面要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另一方面要銘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起到引導作用。以人教版小學教材六年級數學上冊第三章“比和比例”的知識為例,比和比例的定義難于理解,定義容易搞混。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就要通過設計一個合理的教學情境,如以糖和水混合為例,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比和比例的定義,進而使學生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知識和概念。上課時,教師使用提前準備好的道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運用情景教學的模式,就是將知識與生活相結合,拉近知識與生活的距離,讓學生直觀理解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同時,借助這些生活中有學生熟知的例子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此外,運用情景教學,一個個有趣的例子可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會更好。教師在運用情景教學時要將學生帶入到情景之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多進行思考。教師的主要任務則是引導學生思考、探索,為學生指引學習的方向。在運用情景教學方法之后,課下測試數據顯示,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顯著提高。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表現出很強的學習愿望,所有的學生都與教師積極的互動,學生開心的表情也帶動了教師的講課積極性,課堂的效果非常好,學生反饋也特別好。學生的學習愿望更加強烈,教師的獲得感、認同感也得到滿足。
二、多媒體—知識概念具體化
眾所周知,正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的一大特點是:思維非常活躍,好奇心比成年人更加強烈,但是我們都知道數學的知識是枯燥而又無味的,而且學生在立體思維思考的能力是很差的。不斷刷題、通過題海戰術的教育方式僅僅是應對考試的笨辦法,不能使學生從本質上學會抽象的知識和數學的美感,是不能夠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和素質教育要求的。而將多媒體工具運用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好奇心強的小學生來說是恰好合適的,符合學生的特點,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小動畫,將學生不能想象到的,難以理解的復雜問題,通過設計的動畫直觀地展現出來。通過更能被小學生接受的動畫線條,增加了課堂的積極性,使學生眼、耳、口、腦、手并用,加強記憶與理解。例如,在教學“平移”一課時,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生活中他們遇到過的平移現象,教師可使用多媒體制作“電梯”“摩天輪”“旋轉木馬”等動圖,并在學生觀看動畫之后,為他們引出平移的概念,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把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可以把知識與動畫相互對應、相互呼應,可以把原本枯燥難懂的知識點變得更有趣味,學生有更加強烈的欲望學習知識。多媒體教學通過把知識變得豐富有趣,層次鮮明,條例清晰,同時將抽象、難以想象的知識簡化而又不失真,從而使課堂內容豐富有趣。多媒體的引入把數學中的幾何知識簡單明了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多媒體也賦予知識趣味性,這對于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是很重要的。將多媒體運用到課堂之后,學生在數學考試中的成績表明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良好。
三、結語
教育的本質是喚醒學生對知識的渴望。俗話說“師傅引進門,修行靠個人”,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當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后,學生的潛力才能發揮出來,其數學成績才能提高。興趣為學生在學習時提供不竭動力,一旦有了興趣,就會有了動力。根據新課改的要求,教師要把握時機,創新教育方法,讓學生快樂學習。
參考文獻:
[1]余海清.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20).
[2]鄧劍.淺談新課改下對農村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J].課程教育研究,2015(30).
[責任編輯 杜建立]
作者簡介: 胡艷平(1978.2— ),女,漢族,甘肅秦安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及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