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陽
【摘 要】融資擔保企業主要是以企業融資提供擔保為主要業務的機構,更多的是為了解決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對于融資擔保企業的內部控制有著較高的要求,必須要能夠充分的發揮內部控制對風險的防范以及分散能力,才能更好的展開擔保業務。但是隨著國內經濟下行,金融市場的風險不斷增加、違約行為增加,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因此本文對融資擔保企業構建內部控制體系提出一定的見解,希望能夠為融資擔保企業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關鍵詞】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
一、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概述
融資擔保企業主要是根據法律法規所成立的公司,圍繞融資或者投資擔保業務運行的相關公司融資擔保,主要是指銀行在接收到借款人的借款申請時,通常會需要借款人提供第三方作為借款人的信用擔保,這就是融資擔保公司的作用。而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則是圍繞融資擔保企業所面臨的風險而構建的內部控制機制。其核心目的就是盡可能的降低或者分散融資擔保企業所面臨的風險,盡可能的實現融資擔保企業的最大化利益。
二、融資擔保企業所面臨的風險
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所面臨的風險主要涵蓋經濟周期風險、政策變更風險、法律不健全風險、信用風險、銀行轉嫁風險、代償風險等外部風險;而內部風險方面主要涵蓋融資擔保、企業注冊資本質量風險、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風險、從業人員素質風險等。其中內部控制體系是最為關鍵的問題,融資擔保企業要想獲得可持續性發展,就必須具有嚴格的內部控制機制,對企業的業務與風險進行管控。而當下融資擔保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逐漸無法滿足其需要,而且許多業務流程并不規范,對于被擔保企業的審查情況不夠詳細,基本上是通過拍腦袋擔保、人情擔保的形式來決定擔保行為,極大的增加融資擔保企業所面臨的擔保風險。
三、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面臨的挑戰
(一)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缺乏全面風險管理的環境
首先是融資擔保企業管理層缺乏風險管理意識。管理層對于內部控制體系的環境構建不足,并沒有從融資擔保企業長期風險管理戰略出發。因此內部控制體系在流程上對于風險管理是存在漏洞的,很難對融資擔保企業所面臨的風險進行有效的內部控制。而且隨著融資擔保企業的業務開展逐漸復雜起來,對于內部控制全面風險管理環境的要求將會更加迫切,不然融資擔保企業就會面臨更加復雜龐大的風險。
(二)沒有形成有效的內部控制管理文化
許多職工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內部控制對于企業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甚至還存在不積極配合內部控制相關工情況。這就造成了內部控制相關工作的執行過程中員工存在互相推諉的情況,不利于內部控制體系的落實與構建。而融資擔保企業又缺乏職工業務行為風險監管體系,無法保證職工的操作都是合法合規的,因此為融資擔保企業埋下了極大的業務風險。
(三)缺乏健全的人力資源及組織機制
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通常是需要基于專業的人力資源及組織機制為基礎的,但是許多融資擔保企業在人力資源及組織機制方面存在欠缺。而且相關內部控制體系構建人員的專業素質無法滿足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需要。根本無法快速有效的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組織機制方面主要體現在融資擔保企業對自身組織機制無法進行迭代更新,只是將傳統的制度進行延續,對于其中存在的漏洞無法進行及時的糾正,從而會為內部控制體系造成極大的阻礙。
(四)缺乏健全的風險評估流程
融資擔保企業盡管都設置了風險評估流程,但是為了能夠拓展業務以及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其在風險評估流程上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漏洞,對于其中關鍵的風險節點把握不夠。因此內部控制體系就無法發揮相應的作用,由于無法把握的風險的重點,自然內部控制體系就無法對其進行重點監控,不利于風險防范。尤其是對于各個環節的工作要點沒有進行明確,相關執行人員只能夠根據大概的情況進行風險評估,更多的是從自身的主觀經驗出發,沒有從客觀的角度,進行綜合性的風險評估。
(五)保護管理原則及流程的忽視
該缺陷主要是當融資擔保企業完成擔保業務以后,對于其后續的保護管理原則以及流程存在忽略的情況,這也是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重點。后續的保護管理原則及流程是被擔保企業能夠實現信用的最后的保障。同時也有利于融資擔保企業能夠快速的發現信用問題并且及時的進行止損。但是許多融資擔保企業在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往往忽略了最后的一道屏障,對于后續的保護管理原則以及流程通常是極為粗放的,從而會為融資擔保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
四、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的對策
(一)結合企業戰略目標加深風險管理意識
融資擔保企業管理決策層應該根據企業所制定的發展戰略規劃構建短期、中期以及長期的風險管理戰略規劃,然后從融資擔保企業的風險容量出發,對企業的整個風險管理運營、決策、道德以及法律風險進行綜合性的評判,然后在戰略發展方面融資擔保企業在其提供融資性擔保服務的基礎上,應該積極探索與再擔保機構引起工單等形式的合作,積極的尋找化解風險的多種方式降低風險控制壓力。通過全面風險管理的一系列措施,逐漸讓融資擔保企業形成全面風險管理的環境,有利于企業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
(二)積極營造內部控制管理文化
融資擔保企業應該對職工進行內部控制風險管理觀念的灌輸營造出風險管理中合適的內部控制環境,同時構建監督體系,由管理者對職工的業務流程進行實時的監控,倘若其違反了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機制,必須要對其進行追究與處理,同時尋找內部管理控制的漏洞,進一步的健全內部管理機制強化后續的監督與追蹤,將道德風險與操作風險最大程度的降低,從而為內部控制體系的構建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健全人力資源與組織機制
融資擔保企業在構建內部控制體系前,應該將人力資源以及組織機制進行健全,要提供更多的專業性人才為內部控制體系構建提供人力保障,提升其業務素養以及職業道德。主要的方式就是通過加大對內部控制員工的培訓積極引導內部控制職工提升對內部控制體系的理解,提升內部控制管理水平。同時引入專家對原有的人力資源機構進行培訓,重視人才的引進,對企業進行績效評估,降低擔保企業人力資源運營的風險。
(四)健全優化風險評估流程
對于融資擔保企業來說,一個完整的擔保項目放款前需要經過的項目上報初審、補充調查、項目復審、二次補充調查、復批、決議、出具報告等多項流程,流程中各個節點都需要構建相應的操作規范以及防范其可能出現的風險。例如在初審環節,必須要對擔保項目的準入與所申請業務的執行進行判斷,涵蓋是否符合準入標準,所申請業務是否符合公司規范,對其基本信息執行進行核對。復審工作方面需要針對初審內容進一步進行核實,對其精確性要求較高。評審環節方面,必須要符合風險管理要求數量的評委表決意見,在否決人數、通過人數、授信總額、信用敞口等多項數據方面進行相應的風險預警指標設置。
(五)重視擔保后管理原則及流程
融資擔保企業應該重視擔保后的管理原則以及流程,主要遵循條線管理原則、持續性原則、差別化原則、及時性原則以及有效性原則,這些原則都是擔?;蚬芾砣藛T應該積極落實相關工作。而且要注重整個保護管理的流程方式,如現場排查、非現場檢查、專項檢查等,多項檢查形式并用的方式來提升內部控制體系的強度。為融資擔保企業內部控制體系構建打造好最后一道屏障。
【參考文獻】
[1]張栩,宋兵.融資擔保公司的內部風險控制——評《基于風險管理的企業內部控制框架構建》[J].企業管理,2018(12):114-115.
[2]李庚南.融資擔保,精細化監管起步[J].金融博覽(財富),2018(05):20-21.
[3]楊陽,謝京華.中小企業融資擔保風險分擔模式研究——基于浙江省某市的調研分析[J].財政科學,2018(04):114-124+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