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澤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多媒體發揮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氛圍,可以滲透國學教學,也可以化抽象為具體。
【關鍵詞】多媒體;氛圍;國學;具體
一、提高課堂教學氛圍
多媒體教學可以迅速地把課程資源顯現在學生面前,且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比如,我在教學《七律?長征》這篇課文的時候,為了達成從詩句中體會詩人“大無畏的氣概、樂觀的精神”這一目標,傳統課堂上,教師常常要求學生整齊劃一地觀看每句詩背后的有關歷史事件的圖片、視頻。學生反饋時意見統一,口徑一致,顯得蒼白干癟。整個課堂氛圍不濃厚,課堂死氣沉沉,教學效果不佳。在現代化的今天,各個學校都用上了多媒體,我們老師就要借助多媒體教學,充分發揮多媒體的教學效果。備課的時候就要準備好多媒體的素材,讓教學素材多種多樣而且得到有效發揮。如飛奪瀘定橋的視頻、巧渡金沙江的文字、爬雪山的圖片,學生根據需要查看相應資料。通過資料的自主學習,學生對詩人心中瀘定橋鐵索之“寒”、金沙江水之“暖”等情感表達的體驗入腦入心,教學目標達成也就水到渠成,技術成了個性化學習的溫床。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教學反饋系統自動收集不同認知水平學生有代表性的學習表現,教師通過平臺生成的報告診斷學生認知水平、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等的層級差異,實施個性化學習。還比如在教《回聲》和《我是什么》一類的科普課文,如果用傳統教學方式,由教師講,學生對課文內容較難理解,但是今天我們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演示,再聽老師的講解,然后,小組討論交流自己的見解,孩子們一下子就明白了。可見,運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不少課堂問題都迎刃而解了,學生的學習途徑拓寬了,信息量大大增強,達到了積累和沉淀知識的目的,提高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教學效率??偠灾?,多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已經與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相一致,融為一體。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深刻地意識到運用多媒體開展教學的必要性,把現代化的技術,真正運用到教學中,最大化地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范圍,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展示學生獨特的魅力,讓學生的自主意識得到明顯地提高,推動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完美結合,達到教學內容和形式的更新,從而全方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二、滲透國學教育
關于國學教學,很多老師認為只有開設專門的國學課才能上好國學,其實不然,在語文教學中,只要我們老師仔細挖掘,也能在語文中進行國學的滲透。我們可以巧借多媒體技術,通過視頻、圖像的方式刺激學生的視覺直觀體驗,然后由教師引導,讓學生深刻體會里面的國學知識。比如《憫農》這篇五言古詩為例,對其涵蓋的國學知識進行解析。有效教學課堂的創建以往通過學生朗讀,教師解讀的方式,讓部分學生很難理解。為了滲透國學教育,加深學生理解,教師在開展教學課堂之前,可以搜集有關這首古詩的圖片、視頻,然后結合文字,制作成短視頻;進一步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短視頻,這樣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便得到有效提高;同時,通過觀看短視頻,能夠增強學生視覺體驗,理解這首古詩的深刻內涵。國學教育效果剖析通過觀看短視頻,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們更能理解“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表達了詩人對農民辛苦勞作的同情之心;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則通過生活細節及人們熟知的事實,刻畫了當時的社會矛盾。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追問學生“我們需不需要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學生觀看短視頻后均會回答“需要”。這樣,便培養了學生珍惜糧食、杜絕浪費以及熱愛生活的優良品德。教學反思為了滲透國學教育,教師必須深挖教材,理解教材內容涉及的國學知識,然后有效引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使學生通過國學教育,培養某種優良品格,這樣才能夠使國學教育的價值作用得以體現。如上述案例,便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日常生活意識,很好地完成了國學教育的目標。
三、具體化抽象知識
在很多課文教學的時候,單憑我們老師講解可能顯得很抽象,老師難講學生也難聽懂,鑒于這種情況,我們只有借助多媒體技術,將抽象事物具體化。比如在《寒號鳥》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準確領會寓意,理清事情發展順序,首先讓學生初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標記出表示季節變化的句子,教師可用寒號鳥的掛圖、投影片,讓學生正確理解寒號鳥不去壘窩的得過且過心態,通過寒號鳥凍死了,與喜鵲在溫暖的窩里熟睡,體會臘月天氣的寒冷惡劣,從而感受到只有辛勤的勞動,才能換來美好生活等寓意,最終攻克教學難點。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通過熟讀課文,找出幾陣秋風、冬天說到就到、寒冬臘月等事件發展順序的核心詞,從而輕松掌握教學重點,最后讓學生通過角色朗讀,或是故事敘述、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鞏固文章知識,加強課文印象。其實在學習了這篇課文之后,我們也讓學生明白做事一定要有準備有計劃,這樣才能獲得成功,辦事才會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