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椹
【摘 要】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日益崛起,而美國經濟的放緩,使得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勢力逐漸抬頭,中美貿易糾紛愈演愈烈,本文對中美之間貿易糾紛嚴重的原因和特點進行了闡述,面對嚴峻的貿易糾紛當前對我國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我國應該妥善應對, 這對于中國國際貿易的發展,緩和與美國的關系,延緩世界經濟衰退,推動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一帶一路;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對策
自從中國入世以來,中美之間的貿易量也在逐年增加,與之伴隨的是不斷增加的貿易摩擦,這種情況在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上臺后達到頂峰,并升級為貿易戰。雖然我國在2013年9月就提出來一帶一路戰略,但不可否認,美國仍然是我國外貿出口的主要市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還不能完全替代美國的作用。所以,面對如此嚴峻形勢,我國不應該掉以輕心,要仔細研究中美貿易特點,分析糾紛對我國的影響,找到適合解決特朗普時代的貿易糾紛舉措。
一、中美之間貿易發展特點
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中美貿易持續向前發展,雖然中美貿易總體上有不斷穩定增長的趨勢,但卻也面臨著中美貿易逆差拉大、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增加等問題。
1.中美進出口貿易規模不斷增加,中美雙方中國的地位在不斷上升。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與美國一直有著雙邊貿易往來, 尤其近十年來發展迅速,根據美國政府的統計,從06年到18年,雙邊貿易增長平均達到6.1個百分點,中國占美國貿易總額比重也由12個百分點上升到近17個百分點,當然由于兩國統計口徑不同,雙方數據存在一定差異。當前我國是美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而美國則從原先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變成了第二大貿易伙伴。我國在美國貿易當中的地位不斷加強,而美國在我國的地位在不斷減弱。
2.中美貿易順差逐漸增大。根據中國政府的數據顯示,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由2006年的1442.6億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3233.2億美元,同比增長17.2%,創下了歷史新高。對此,特朗普認為是中國洗劫了美國,扼殺了美國的發展,其實這本就是貿易分工導致的正常現象。
3.中美兩國貿易產品結構相對穩定,所出口產品都是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我國和美國向對方國家出口的產品類別基本固定,例如美國向我國出口主要以機電產品和農產品等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而我國向美國出口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玩具和電氣產品為主。簡單來說,我國出口美國的產品以中低端為主,進口美國的以中高端為主,但糧食除外,另外高精尖產品美國一直禁止出口中國,也導致了中美順差加大。
4.貿易糾紛不斷上升,而且涉及范圍也越加廣泛。自金融危機之后的2009年至今,美國通過WTO向我國發起了15起以上的貿易訴訟,這還僅僅是通過世貿組織進行的糾紛,其他各種對我國提起的特別301條款、337條款調查更是數不勝數,涉及的產品范圍從生活用品到工業用品乃至科研產品,范圍廣泛,涉及的糾紛焦點從國民待遇條款到反傾銷再到知識產權保護等,所采取的反制措施手段也是層出不窮。
二、一帶一路背景下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分析
1.短期內對美國國內造成利好,中長期不利。全球化是一個大的趨勢,特朗普通過提高關稅等貿易保護措施雖然能在短期內獲得關稅的迅速增加,但是對美國國內的消費者而言東西會變貴,美國國內同類生產者得以生存,但這從長期看是不利的,因為市場經濟下就是要優勝劣汰,沒有競爭優勢的行業最終會拖累美國經濟。
2.特朗普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對我國經濟發展有一定影響。美國作為中國重要市場,一旦采取關稅或者非關稅壁壘,將加大我國產品出口成本,雖然我們可以通過供給側改革,擴大開放,但短期內無論是一帶一路還是其他國家,都沒有美國市場龐大的消費能力,對一帶一路市場的培育需要一個較長過程。另外對于互相加征關稅這種手段,對雙方的損失都是巨大的,很容易引起對方更加強烈的反彈和報復,引發徹底的貿易戰,如果真的遇到這種情況,雖然美國經濟會受影響,但我國也會受到重大損失。
3.特朗普經濟政策加大我國制造業出口的競爭壓力。特朗普實行的是單邊主義,執行的是美國優先的政策,為了擴大就業,將制造業大量遷回國內,這會導致中國這樣的制造業大國大量就業機遇外流,由于中國引以為傲的低人工成本優勢的逐漸喪失,中美兩國在制造業上的競爭力差距逐漸縮小,我國制造業出口競爭壓力加大,拖累經濟的發展。
三、應對思路與建議
所有的經濟問題不僅僅是在經濟層面上,而是在經濟和政治甚至是意識形態上存在,當前中美爆發嚴重的經濟和貿易沖突既是偶然也是必然,面對如此嚴峻形勢,我們只有從內外兩方面著手緩解糾紛,掃清中華民族崛起的障礙。
首先,對于特朗普的反復無常要有一定的思想準備和預案,見招拆招,加強溝通,同時對其發起的貿易挑釁要堅決反對,并采取一定的反制措施,使其認識到兩敗俱傷的后果,再就是加快外貿產業結構升級和轉型,擴大開放,尋找其他更廣闊的市場,培育新的外貿增長點和競爭優勢,只有內圣才能外王。具體措施如下:
1.加強中高層溝通交流。特朗普作為一個商人,利字當頭,即使本身性格搖擺不定,但只有涉及到重大利益,最終肯定會妥協,應積極利用這點, 明確表明中美合作合則雙贏,對抗則雙輸,貿易戰不利于雙方經濟發展也不利于世界經濟的穩定。
2.成立專門小組來應對美國外貿政策的反復無常。成立由貿易專家組成專門的中美摩擦應對小組。該小組要對國際貿易政策及相關行業非常熟悉,要密切關注美國的一舉一動, 對各種極端惡劣情況都要做出應急預案,以將潛在風險降到最低, 同時要清楚美國貿易結構中部分行業的弱點,例如稀土行業對中國的依賴性等,為決策者提供具體的反制手段參考。
3.及時準備好多層次的反制措施。首先是對稱措施。簡單來說,美國怎么對我們,我們就采取相應措施對他們,例如,對我國產品實施雙反政策,我方也對其部分產品實施相同政策,對我國產品加征關稅,我們也可以對其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但要注意產品類別及貿易替代性等,因為對對方產品進行限制其實首先受損的是本國消費者。其次非對稱措施。如果特朗普一意孤行,我們不僅通過貿易措施來反制,還可以在中國企業赴美投資或者中國公民赴美旅游等方面加以限制,給美國經濟一定的壓力,促使其改變政策。
4.內外兼修,擴大開放,利用好一帶一路這個大背景。當前,我們有一帶一路大戰略,有供給側改革,有互聯網的廣泛運用,積極利用好這些有利因素,增強自身的產品競爭力,優化出口結構,在提高質量的基礎上降低成本,縮小國內標準和國際標準差距,減少因為產品本身問題導致的貿易壁壘。同時,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減少山寨,打擊侵權行為。另外,更大程度擴大開放,尋找美國以外的市場,例如一帶一路沿線幾十個國家上億人口能成為我國重要的出口產品市場。
四、總結
中美貿易糾紛近年來愈演愈烈,這說明中國在崛起,已經能影響到美國的霸主地位了,此時,美國對中國的打壓屬于正常現象,對此,中國既不能反應過激,以免透支戰略發展力,也不能像日本一樣屈從于美國,最終導致幾十年的經濟衰退,我們既要不卑不亢,又要有理有據,既要維護本國的正當利益,又不能和美國徹底決裂,要按照自己的節奏在相對和平的外部環境中不斷崛起,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參考文獻】
[1] 周亞光.應對中美貿易爭端的國際法策略[J].人民法治,2018, (10).
[2] 張倪. 加強對話合作是解決中美貿易問題最正確選擇[J]. 中國發展觀察,2018, (6).
[3] 喬松濤. 特朗普政府對中美經濟的影響及應對[J]. 經濟論壇,201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