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語文是其他教學的基礎性學科,只有對文字進行概念性理解的提升,才能夠更好地進行題目的解答和說明。因此,學校要高度重視對語文教學課程的開展和進度的改良措施,通過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來對現代文學教育進行更深層次的挖掘和了解。特針對高中生現代文閱讀水平現狀進行分析,并對語文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提出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語文;現代閱讀水平;訓練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11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106
高考現代文閱讀的考核中,文學類文本閱讀重文本審美鑒賞、實用類文本重信息獲取整合,雖考查各有側重,但分值比重都比較大。因此現代文閱讀在高中的整體教學中就顯得更為重要,通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促進他們在課堂上提升學習效率和閱讀識別能力。目前,電子產品的沖擊使很多高中生沉迷于電子游戲,不能對趣味閱讀進行深入探討,使教師無法從日常的教學和作業布置中,更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因此,要制定更加系統化的現代文閱讀訓練策略,來提高現代文閱讀水平。
一、高中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
從傳統的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來看,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一般是將每篇課文中的素材進行羅列分析,并沒有通過必要的方法來幫助學生進行練習和鞏固,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興趣十分低下,對語言文字甚至產生了抵觸心理,枯燥的教學方式無法點亮學生在眾多學習壓力下的熒光。雖然新課標一直在強調對高中語文教學進行系統化的改革,但是從絕大多數學校的教學情況來看,與時俱進的語文教學方法還有待提升,部分教師教學理念陳舊,導致對于閱讀教學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刻,一直采用單一的教學模式,而不能夠創新性地進行語文教學。因此,在整個教學課堂的體驗中,學生們無法跟隨教師的語氣和目光進行整堂課的聽講,極大地降低了課堂的學習效率以及閱讀能力。
除此之外,有不少的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以自我為中心,嚴重忽略了學術為主體的課堂教學方式。教師只注重對語文素材內容的簡單羅列,而忽略了通過學生的角度來對文章的中心大意進行良好的結合和主觀意識的體驗,使學生們無法進入深層的理解,只能在表面上對文章進行淺析的認知和分析,更無法理解作者想通過語言表達出來的真實情感,限制了學生們對文章的理解。
現代文閱讀具有與時俱進的特色,最符合學生們發展的現狀。教師只有改變自己的教學態度,運用創新的方法融入到課堂的教學中,將現代教學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教學來鞏固學生的閱讀能力,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做出貢獻。
二、高中生現代文閱讀訓練策略探析
傳統的現代文教學更依靠教師的講解,更加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而不是引導作用。為了能夠提高高中現代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就要通過一定的方法和策略采取有效的行動。首先,激發學生們閱讀的興趣和提高課堂的聽講關注度,可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質量。只有學生自己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夠增加自主性,更好地進行閱讀訓練的教學。利用多媒體提供多元的學習方式,專項訓練文本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等,設置相對應的課程,吸引學生的眼光,并進行專門的閱讀訓練。其次,在論述類文本閱讀訓練中要從全局把握有關概念要旨并結合語境來分析概念。通過剪裁對相關信息進行提取、重新整合、歸納。并且要注意文本的說理性和邏輯性,著重關注文本中心論點的闡發、論據的運用及論證的過程等。再者,在文學類文本閱讀訓練中,應更注重作品的價值判斷、審美取向以及作品所反映的時代特征,引導學生分析作品的文學形象是怎么塑造出來的,文章塑造它的主旨情感和社會意義。重點突破對個性化言語表達的品讀,從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出發,立足自我,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還有,在實用類文本的閱讀中重點引導學生獲取事實信息,分清事實與觀點。對媒介傳播內容、跨媒介內容以及其他的多樣化材料進行辨析比較,以正確的價值觀審視信息的思想內涵。
三、從群文閱讀中培養語文閱讀素養
近幾年,群文閱讀下的語文閱讀教學逐漸興起,群文閱讀是一位教師帶領學生,圍繞某一個主題或某一個論題來組成文章群,然后在主題的基礎上進行教材閱讀的完整融合,從而達成共識的過程。這種群文閱讀訓練在對學生強化閱讀數量和速度的同時,更著重培養學生關聯課內外文本內容和情感的能力。以“一篇帶動多篇”進行文本組合的閱讀,把學生的思路空間與課本教學相融合,而且所選的文章具有多樣性和開放性。不是一味地拘泥于對課內文本的細讀,而是通過課內文本來帶動課外文本的閱讀。并且以課外文本的閱讀來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在這樣一種特殊的閱讀形式下,不僅培養了學生的默讀、速讀、跳讀能力,而且提升了學生整體閱讀的感知力、理解力、分析綜合能力、邏輯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例如,在《小狗包弟》的教學設計中,有意識地對文章中“以小見大”的手法進行突破。引導學生從“小的方面”來理解其背后蘊藏的深刻感悟、深深自責的心路歷程,反映時代現實以及對人性的反思等。課堂上同時提供金昌緒的《春怨》、王安憶的《洗澡》、何滿子的《剃光頭發微》幾篇文章,進行比較閱讀。來帶動學生品味閱讀文章的興趣,從而極大地激發學生對于“以小見大”手法的了解,并且不斷地培養學生們語文閱讀素養。
學會閱讀,實質上就是學會理解文本,也就是如何與文本構架起對話的橋梁。通過提取文本內信息、解釋文本來形成廣義的、整體的了解。并利用拓展的文本及外界知識進行反思評價。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對于某個議題進行深入的溝通與交流,其所帶來的最終結果并不是唯一的,而是讓更多學生能夠充分結合自己的自身經歷,來表達自己的見解和觀點,以此來提高閱讀興趣和閱讀素養。
四、閱讀素材的積累,助力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升
語文閱讀最重要的是對于語感的訓練和培訓,只有采取有效的閱讀方法和積極的學習態度,才能夠在現代文閱讀中尋找出突破口,從而能夠將文字轉化為通俗易懂的概念性理解,進行文章整體結構的把握。在一朝一夕的刻苦訓練中,學生才能夠更好地對文章整體內涵和中心意思進行整體的把握。語文教材中比較抽象型的詞語理解,對于思維能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具有抽象層次的難度。因此,教師要耐心地分步驟進行層層教學,根據需要逐步積累相應的閱讀素材,提升每位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從而提升語文核心文化素養。
在《老人與海》的學習中,在文中素材的描寫中通過對海鷗、大馬林魚、桑提亞哥等動物和人物的描寫,將人(動)物形象與現代化寫作手法完美融合,但是學生們很難對海明威所表達出來的中心思想做出一個完整的解釋。因此,教師可以在進行課文講解前,讓學生在日常工作中讀一些具有深刻意義的傳記和小說,從而能夠揣摩現代文小說中語句和人物所表達出來的深刻內涵,日積月累,閱讀量的提升將極大地幫助學生們體會到,此文用略帶悲傷的文筆表達出海明威積極對待人生的態度。
就課堂教學而言,精讀訓練要關注學生的基本素養,注重知識與技能、方法與策略等。在閱讀的積累上,讓泛讀成為對精讀訓練開拓深化的有效補充。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要把閱讀訓練的任務放到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去,通過每日一篇精讀、每周一組群文泛讀等形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且通過做高考真題,來對現代文閱讀的深層內涵進行專項訓練,從而能夠讓學生們在品味真題的同時,了解閱讀中所涵蓋的技巧訓練。
要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現代文閱讀水平,方式方法有很多,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學習課內文本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多元資料,培養群文閱讀能力,讓學生在積累知識、拓寬知識面的同時,鍛煉知識分析、整合及文本鑒賞的能力。教師要把學情與教學大綱的教學內容進行融合,更深入地了解課文的構架和學生們所需要掌握的重點知識。
參考文獻:
[1]李浩.群文閱讀對于學生閱讀能力提高的推動作用[J].語文教育,2014(4).
[2]張鳳梅.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研究,2011(9).
[3]王志椒.群文閱讀在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之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6.
[4]富曉麗.群文閱讀,切實提升閱讀素養[J].課外語文,2017(4).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黃結財(1982.10— ),男,漢族,福建泉州人,一級教師,研究方向:中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