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敬雅
【摘 要】關于經濟發展的研究在社會進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和地區經濟發展影響因素的研究,對了解地區經濟發展歷程并結合影響因素的研究給出地區經濟發展建議具有重要意義。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有著獨特的民族特色、區位優勢及政策支持,近年來其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本文首先對延邊州2006年-2016年的經濟發展狀況進行了大致的介紹,其后結合影響經濟發展的勞動力投入、資本投入、第二產業發展程度、第三產業發展程度、農業發展程度、城鎮化水平、政府財政支出水平七個因素進行分析,利用SPSS軟件,對延邊州經濟發展影響因素進行了逐步回歸的分析。最終得出了延邊州地區生產總值與勞動力投入、農業發展程度有較強線性相關系,并以此研究結果為基礎對延邊州經濟發展提出了建議。
【關鍵詞】地區生產總值;經濟發展影響因素;延邊州;SPSS
改革開放來,東部及東南部沿海地區,依靠其獨特的區位優勢獲得了較快的發展,而東三省的經濟發展因單一的生產結構、優勢喪失、經濟體制等原因發展較慢。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作為東北地區的獨特少數民族自治區,其經濟的發展亦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故本文以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為例,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了近幾年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經濟發展水平;第二部分從資本投入、勞動力投入等因素入手,對延邊州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第三部分提出促進延邊州地區經濟發展的建議措施。
一、延邊州經濟發展狀況描述
GDP水平:
地區生產總值是一個地區經濟增長的最直觀反映,查閱延邊州統計年鑒可發現,從2006年到2016年延邊州的地區生產總值從2746282萬元增長到了8758065萬元,2016年的地區生產總值是2006年地區生產總值的3.19倍。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延邊州的經濟有較快的增長。
從地區生產總值的增長率中可以看出,2013年之前地區生產總值都有較高的增長率,其中2013年達到了24.36%的增長率,2013年之后增長率大幅降低,其中2015年的增長率為1.47%,其原因可能是逐漸從重視經濟總量向重視經濟質量轉型。(表1)
居民消費水平:
發展要惠及于民,因此居民消費水平也是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下表是2006年到2016年延邊州地區的居民消費水平一覽表,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居民的消費水平從2006年的6723元增加到2016年的19962元,居民消費水平的逐年增加體現居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經濟發展向好。(表2)
政府財政收入:
政府的財政收入決定政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務的能力,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此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多少也能較好地反映經濟的發展水平,下表是延邊州2006年-2016年的政府財政收入一覽表,從表中我們可以看出延邊州地區的財政收入在2015年之前都是逐年增加,2016年才有小幅度下降。可見企業等經濟主體的收入逐漸提高,經濟向好發展。(表3)
二、經濟發展影響因素實證分析過程
2.1變量的選取
延邊州地區經濟從總量等方面來說有了較好的發展,但我們仍發現延邊州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經濟總量小、產業結構不合理、人力資源流失等問題。因此探討各種因素對延邊州地區經濟的貢獻程度,精準實施經濟政策顯得極為重要。
通過查找相關論文發現,影響經濟發展的因素大多是資本、技術、勞動力、產業發展程度等。因此本文在聯系延邊州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選取勞動力投入、資本投入、第二產業發展程度、第三產業發展程度、農業發展程度、城鎮化水平、政府財政支出水平七個因素進行分析。其中勞動力投入用延邊地區總從業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資本投入近似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占GDP比重來表示;第二產業發展程度用第二產業產出值占GDP比重來表示;第三產業發展程度用第三產業產出值占GDP比重來表示;農業發展程度用農業總產出值占GDP比重來表示;城鎮化水平近似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比重來表示;政府財政支出水平用財政支出占GDP比重來表示。(表4)
表5是延邊州地區生產總值及其影響因素的基本資料:
2.2利用SPSS對經濟發展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接下來,就利用SPSS進行了逐步回歸的,選出與延邊州地區生產總值最相關的因素。逐步回歸在分析的過程中會對逐步增加變量之后的模型進行考察,剔除掉對模型的貢獻不顯著的變量,保證最后所得到的變量是最優的。以下是分析結果:
利用SPSS軟件輸入數據之后對每一個變量都進行了F檢驗,并對已經選入的變量逐個進行t檢驗,以刪除對模型貢獻不大的因素。對上述幾個因素進行數據篩選之后,發現貢獻度較高的變量為勞動力投入及農業發展程度兩個因素。且在檢驗過程中我們剔除了貢獻度不高的資本投入(X2)、第二產業發展程度(X3)、第三產業發展程度(X4)、城鎮化水平(X6)、政府財政支出水平(X7)五個因素。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有兩個回歸模型,模型2的R2比模型1的R2高,為0.974。所以模型2的擬合程度更高,對自變量的解釋更貼切。
從上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上述兩種模型的顯著性即Sig值均小于給定的顯著水平0.05,所以上述模型中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全體之間的線性關系是顯著的。且F值也符合要求。從下表的系數表中不僅可以看出各因素的系數,且通過其Sig值也可看出通過了檢驗。
綜上考量,我們選取模型2作為最終的模型。由此可見影響延邊州地區生產總值的主要因素為勞動力投入(X1)和農業發展水平(X5)。聯系到延邊州的實際情況,延邊州因出國務工人數較多,勞動力流失較為嚴重;且目前延邊州經濟發展比較落后,農業在其經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影響。
三、延邊州經濟發展對策建議--勞動力方面
眾所周知延邊州作為少數民族朝鮮族的聚居區,其朝鮮族人數眾多,語言優勢突出。再加上延邊州靠近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故延邊州每年向韓國、日本等發達國家輸送勞動力過多,導致延邊州普通勞動力及高級人才的流失,這一現狀已經嚴重制約延邊州地區的經濟發展。
結合上述spss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勞動力在延邊州地區經濟發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故在論文的最后在勞動力方面對延邊州地區經濟發展提出如下建議:
1.提高勞動者薪資待遇
延邊州地區的外出務工人員大部分是被韓國的較高工資水平所吸引,因此,延邊州地區要致力于提高勞動者的薪資待遇,不僅要保障勞動者的五險一金及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還要致力于提高勞動者的生活品質。
2.促進延邊州地區產業發展
延邊州地區產業發展不僅可以提供更多更優質的工作崗位,還可在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勞動者的工作待遇,促進地區產業發展有利于在各方面改善勞動者的生活,要實現經濟主體和勞動者的雙豐收。
3.改善勞動環境及勞動條件
延邊州地區不僅要給勞動者提供一個安全的勞動環境,還要為向勞動者提供舒適的勞動環境而努力,加強工作單位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勞動者的勞動條件,努力提高勞動者的福利待遇。
4.完善激勵機制
工作單位要制定合理可行的激勵措施來調動廣大勞動者的勞動積極性,在提高單位經濟效益的同時,給予勞動者適當的獎勵。
【參考文獻】
[1]陳佳.湖南縣域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研究[D].中南大學學位論文.2011.
[2]孫曉祥.吉林省經濟發展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論文.2012.
[3]周鵬飛.基于spss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在城市用水量的預測[J].水利科技與經濟.2018.
[4]趙楊.基于spss的大連市農業碳排放影響因素多元回歸分析[J].工作論壇.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