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閱讀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基礎(chǔ)的能力,是學生積累語言,學習表達,獲取知識,體會情感的基本途徑。但是小學課本上閱讀內(nèi)容遠遠不能滿足學生們的求知欲和閱讀需要。為此,做好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注重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營造氛圍,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并啟發(fā)學生邊閱讀邊思考。
關(guān)鍵詞:課外閱讀;興趣氛圍;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11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111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 下筆如有神”,這些名句都強調(diào)了閱讀對學生的重要作用。教師要為學生打開一扇課外閱讀的大門,讓他們學會用自己的眼睛、心靈來認識和閱讀這個世界。
一、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由淺入深地展開閱讀
一切教學活動的展開都要以學生為本。我們教育的主體是學生,所以我們最要研究的就是學生的興趣所向和接受能力。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形象思維占優(yōu)勢,所以可以引導他們讀一些畫冊、童話故事,以及帶拼音的科普讀物。如《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圖說天下》等等。中年級的學生可以讀一些趣味性和思想性并重的文章,這樣可以啟發(fā)學生認識世界,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決心;也可以讀一些想象、奇幻、謳歌真善美的文章,讓學生在閱讀中道德情感得到升華;還可以讀一些兒童小說,兒童化的語言,真誠質(zhì)樸,沒有過多的辭藻,但情節(jié)一定要吸引人,可以是探險的、探秘的、探索自然的等等。如《海底兩萬里》《紅豺》《十萬個為什么》《綠野仙蹤》等等。高年級的學生,不僅可以讀大部頭的兒童小說,還可以讀四大名著的少年讀本,也可以根據(jù)個人能力選擇讀一些文學思想性強的文章。這時的學生已經(jīng)有了個人好惡和辨別是非的能力,他們關(guān)注的不只是有趣曲折的情節(jié),而是開始留意語言的優(yōu)美和寫法的獨特。
二、激發(fā)興趣,營造氛圍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有興趣一切都將事半功倍,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就是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這需要教師精心引導而不是刻意要求。記得在向?qū)W生推薦《第七條獵狗》這本書的時候,我是這樣做的:我給同學們講了藏獒渡魂的故事,同學們都睜大了好奇的眼睛,對這個故事意猶未盡。此刻我拿出這本書,并告訴同學們:“在這本書里面,還有許多有趣的動物的故事,讓我們通過自己的閱讀去了解吧!”這種拋磚引玉的方法非常有效,學生的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diào)動。
當然光引導愛讀還不夠,還要引導學生會讀,要想讓學生愛上讀書,應該在班級中為學生營造一個書卷氣很濃的學習氛圍。如:在班里設立圖書角、建立讀書小組、制作摘錄集、開展讀書交流會、寫讀書筆記等等。在讀書交流會中,學生們爭相發(fā)言,把自己的讀書心得生動具體地描述出來,并把自己的讀書趣事和大家分享。學生們讀完書,通過交流和體驗得到內(nèi)化和升華,這樣就把從書里得到的知識變成了自己的東西。我鼓勵學生把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摘錄在一個精美的本子里,這樣學生們就像蜜蜂一樣,把自己采摘的花蜜都集結(jié)在一起,不僅養(yǎng)成了做筆記的好習慣,也能把自己的收獲展示給別人看。平時在班里分組學習分組討論,這種學習也可以延伸到課外閱讀上,學生們同時讀一本書,有競爭的精神,也有共鳴,這樣他們讀書的興趣會更大。在班里可以給每個小組布置不同的任務,然后在班會上匯報交流。同學們讀過的書放在圖書角里,這樣以書換書,一個人拿出一本書就可以讀到幾本書,這種讀書方法在我們班開展以來,受到了所有同學的好評。
三、循序漸進,養(yǎng)成自覺讀書的好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有助于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不僅增長了知識,提高了閱讀能力,也享受到了無盡的樂趣和快樂。教師應重視家校聯(lián)系,構(gòu)建校內(nèi)校外溝通、讓家長為學生閱讀課外書創(chuàng)造良好的土壤,并在學生讀書初期陪讀伴讀。在學生讀書過程中,巧妙地設置問題,讓學生在書中獲取答案。如此半年下來,大部分學生就已經(jīng)愛上讀書了,并能獨立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
四、學而不思則罔,邊閱讀邊思考
“學而不思則罔”,告訴我們學習中思考的重要性。學習和閱讀都要把知識學懂學透,博采眾長,補己之短。在學習的時候我們用的是拿來主義,對自己有用的就收為己用。但別人的東西終歸是別人嘔心瀝血的創(chuàng)造,我們在讀別人的文章時,就等于和作者一起經(jīng)歷了創(chuàng)造的過程,對故事中的人物,要用心思考他為什么會這樣做,他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故事的結(jié)局我滿不滿意,如果繼續(xù)編將會是怎樣的結(jié)果。
閱讀無定法,教師要運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開展閱讀,并將其合理運用在實踐中,從而吸引學生讀更多的書,吸收更多的語言精華,閱讀能力由此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傅維春.語文教學怎樣有效進行課外閱讀指導[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1(8).
[2]鄧蝶云.培養(yǎng)良好習慣,提高閱讀能力[J].廣東教育(綜合版),2011(7).
[3]黃遠振.自主學習的定位、策略與實踐[J].基礎(chǔ)教育外語教學研究,2003(5).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胡金秀(1978.11— ),女,漢族,江西南昌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