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幼兒正處于語言發(fā)展的關鍵階段,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是幼兒園活動的主要內容。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要分析當前幼兒語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采用相應的策略,把幼兒的語言教育滲透在一日生活中,采取靈活多樣的途徑,搭建幼兒語言發(fā)展的平臺,激發(fā)幼兒交流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
關鍵詞:幼兒教育;語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2-018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2.172
幼兒期的語言學習與發(fā)展,是人的一生中語言發(fā)展與運用的關鍵時期。因此,幼兒教師要高度重視幼兒語言的學習與發(fā)展。現(xiàn)代幼兒教育,特別是農村地區(qū)幼兒語言教育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我們要不斷總結、分析,尋找相應策略,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搭建幼兒交流發(fā)展的平臺,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提升幼兒語言水平。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園語言教學小學化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家長心中的“小太陽”。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在家里盲目地教幼兒背詩詞、認字、數(shù)數(shù)等,在選擇幼兒園時也愿意選擇那些能教幼兒識字、背古詩詞、雙語教學等私立幼兒園。受家長這種育兒觀念的影響,再加上有些私立幼兒園的教師學歷不達標,一般沒有經過正規(guī)的幼兒教育培訓,所以不懂得按《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要求來教學,違背教育規(guī)律,走小學化教學之路,有的甚至把小學課本拿來給幼兒進行所謂的正規(guī)教學。
(二)忽視對幼兒口語表達的訓練
在很多幼兒教師的觀念中,幼兒很小,需要教師反復講,幼兒記憶就可以了,如此只強調了教師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作用。在語言教學中強化識字教學,口語訓練也只是簡單的模仿與重復。對幼兒語言教育缺乏全面的認識,沒有給幼兒搭建交流的平臺。對于幼兒學會傾聽、敢于表述、能夠欣賞文學作品和早期閱讀等能力的培養(yǎng)不夠重視。
(三)幼兒語言教育顯得無序
在很多幼兒園的語言教學中,教師沒有教案,沒有教學目的,不明教學手段,只靠教師臨場發(fā)揮,教學內容不成系統(tǒng),隨意性強。
(四)孤立地進行語言教育
在幼兒語言教育中,特別是農村幼兒語言教學中,把幼兒語言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教學截然割裂開來,只知道在語言課中進行語言教育,不知道在幼兒園其他活動中滲透語言教育,使得幼兒語言教育形式單一,質量不高。
二、創(chuàng)新幼兒語言教育的策略
(一)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師素質
根據幼兒教師,特別是民辦幼兒園教師學歷不達標的問題,教育主管部門要抓好對幼兒教師的培訓,主要是職業(yè)技能培養(yǎng)和教育思想培訓,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標準指導每一位幼兒教師的工作,達到科學施教,杜絕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抬頭。同時,要用現(xiàn)代教育思想武裝幼兒教師頭腦,在語言教學中突出幼兒的主體地位,堅持“生本”原則,提升教師業(yè)務水平和政治素養(yǎng),徹底轉變教育觀念,讓幼兒教育為幼兒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二)在幼兒園各種活動之中滲透語言教育
幼兒語言教育離不開幼兒園的各項活動,除了專門的語言課教學外,幼兒園的各項活動是發(fā)展幼兒語言、提升幼兒語言能力的重要載體和途徑,我們必須加以利用。一是在音樂課的活動中滲透語言教育。在幼兒音樂教學中,可以通過對優(yōu)美的充滿童趣的歌詞領誦的方式,讓幼兒感受語言之美。在學完音樂或者欣賞完音樂作品之后,引導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感受,用最樸素的話講給同伴聽,從而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二是在美術活動中滲透語言教育。根據幼兒喜歡畫畫、喜歡色彩的特點,引導幼兒在完成美術作品后,把自己的作品內容講述給同組或全班學生聽,這樣既讓幼兒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又給幼兒創(chuàng)建了語言交流的平臺,可謂一舉兩得。三是在計算活動中滲透語言教育。在上計算課時,可以采用信息技術手段展示教學內容,讓幼兒根據畫面講述內容,學會數(shù)數(shù),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培養(yǎng)了他們的語言表達意識。四是在體育活動中滲透語言教育。體育活動是幼兒最喜歡的教學活動,特別是體育游戲活動,充滿童趣,深受幼兒的喜歡。教師在教學前給幼兒講述體育運動的規(guī)則和紀律,讓幼兒聽后復述,達到每個幼兒都能按照規(guī)則開展活動的目的,以防意外事故的發(fā)生。在體育活動結束后,讓幼兒說一說自己是如何完成任務的,以及自己活動后的感受,這樣可以使體育活動動靜交替,達到鍛煉身體、發(fā)展語言等多項教學目標和任務。
(三)利用周圍環(huán)境來擴展幼兒的詞匯量,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一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思想意識,提高其口語表達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幼兒教師為了整體劃一的教學,限制幼兒發(fā)言或者講話,要求“小嘴巴,不講話”“兩只手,背后面”等,這是不利于幼兒思維發(fā)展的。幼兒教師應時刻引導幼兒發(fā)表自己的思想觀點,不能約束幼兒的表達欲望。二是重視幼兒園與家庭的配合。幼兒教師要通過家長會告訴家長如何與幼兒在家庭和社會活動中交流,家校聯(lián)手育兒,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總之,幼兒語言的發(fā)展是一項漫長的系統(tǒng)工程,需要家長的配合,需要滲透在幼兒園的各項教學活動之中。靈活運用各種教育手段,讓每一個幼兒的語言能力都得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海鈺.幼兒語言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7.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2017. ? ? ? ? ? ? ? ? ? ? ?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何建萍(1977.1— ),女,漢族,甘肅隴西人,中小學一級,研究方向:幼兒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