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摩擦下,美國對自我國進口的商品加征關稅,我國立即采取反制舉措予以應對,次輪征稅與以往不同,更傾向于技術含量較高的產品。中美貿易摩擦究竟對我國利用外資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這是否對中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中產生影響?本文在回顧中美雙邊投資的基礎上,基于全球價值鏈分工重構的分析,以及自中美貿易摩擦以來,我國利用FDI的總數據及來源構成分析。結合中美貿易摩擦爆發以來雙方的投資政策,分析中美貿易摩擦對全球價值鏈分工的重構和破壞及我國利用外資規模產業結構來源國外資政策等的影響并對這兩方面重要影響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關鍵詞】中美貿易摩擦;外商直接投資;全球價值鏈分工;外資政策
一、引言
二戰后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在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推動下,經濟全球化迅速自由發展,由此迎來了全球經濟持續發展的繁榮景象。然而,自金融危機爆發之時,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和逆全球化思潮逐漸興起泛濫。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摩擦究竟對我國參與全球價值鏈及利用外資帶來哪些機遇和挑戰? 我國將怎樣應對中美貿易莫測?本文在回顧中美雙邊貿易及投資的基礎上,結合中美貿易摩擦爆發以來我國外商直接投資及所處價值鏈的變化,分析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利用外資規模、來源國及全球價值鏈的變化情況并提出相應對策建議。
二、中美貿易摩擦對全球價值鏈的破壞與重構
(一)對全球價值鏈中生產者行為的影響
中美貿易摩擦增加生產者貿易成本,推動全球價值鏈重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關稅的影響,關稅的增高會直接增加貿易成本,且貿易成本對企業利潤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喲其實對于中間產品的利潤縮水將會更加嚴重,很大程度上相關產業鏈和生產工序競爭力將大幅減弱。面對中國在全球價值鏈分工體系下的競爭力受損,部分跨國企業可能將生產環節從中國撤離至生產成本更低的東南亞地區,使得全球價值鏈被迫重構。
(二)對全球價值鏈中消費者行為的影響
美國對稅率的提高、建立貿易關稅壁壘等手段挑起對中國的貿易摩擦,而這些都將是商品對于消費者來說提高價格,進而降低美國消費者對中國出口產品的需求。伴隨著科學技術和交通信息的迅速發展,中國出口價格的提高將導致跨國公司在中國布局的收益降低,引導跨國公司向著與美國貿易合作更加穩定密切的加拿大、歐洲國家轉移,進一步的促進價值鏈的重構。
三、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FDI的影響
首先,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影響,2018 年版負面清單擴大和提高了我國多行業領域對外資開放的范圍和程度,一方面增強了放寬外準入的可預期性,為國際投資者釋放穩定、積極的外資政策信號,打消其因中美貿易摩擦而產生的對華投資擔憂; 另一方面使外資準入審查更具有可操作性和現實性,為外資企業來華辦廠提供便利。通過新的開放措施,將進一步深化我國同其他國家和地區間的投資合作,開展更廣泛的資本、技術、管理、人才交流,從而在更大范圍實現互利共贏。
其次,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上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我國已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列為我國近期在擴大開放方面的重大舉措之一。從多角度加強了我國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防止跨國公司核心技術泄露,由此鼓勵技術性外資企業對我國直接投資,鼓勵中外企業開展正常技術交流合作,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
四、我國的應對之策
(一)針對中美貿易摩擦對全球價值鏈的影響
對于愈演愈烈的中美貿易戰,我國要積極應對,首先要擺脫價值鏈的低端效應和較低的參與度水平,提高技術創新水平。我們要盡力避免高度依賴美國高端核心零部件和原材料,重新審視企業定位。在“一帶一路”的號召下,我國企業可以積極拓展沿線國家的消費需求,實現出口市場的多元化。
(二)針對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利用FDI的影響
1.緩和中美雙方關系
我國不能因貿易摩擦而放棄中美貿易發展和雙邊投資,我們仍然要以和平發展為首,致力于緩和雙方的經濟貿易關系。但我國也不是一味的退讓,在與美國對抗的同時著力改善結構和政策性問題,預防貿易摩擦擴大,給外資企業更好的營商環境。
2.改善外資產業結構
中美貿易摩擦會使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等位于價值鏈高端產業的FDI占比增加,使勞動密集型等位于價值鏈較低端的FDI退出我國市場,這使得我國原有的外資產業結構發生偏離,造成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進入受限。同時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引導中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制造業轉移到西部,平衡好我國外資產業結構。
【參考文獻】
[1] 盧進勇,張航,李小永.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利用外資的影響及對策分析[J].國際貿易,2019(1):28-38.
[2] 張明志,岳帥.基于全球價值鏈視角的中美貿易摩擦透視[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87-92.
[3] 陳繼勇.中美貿易戰的背景、原因、本質及中國對策[J].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8(5):72-81.
[4] 李雙雙,盧鋒.中美經貿摩擦升級的經濟政治邏輯與中美經貿關系前景[J].國際貿易,2018(7):16-21.
[5] 潘長春,李曉,姜龍.貿易摩擦、貿易依賴與中美經濟增長[J].經濟問題探索,2019(4):93-100.
[5] 孔慶江.試論中美貿易摩擦持續情況下的中國對策[J].國際貿易,2019(1):39-43.
作者簡介:賈小琳(1996—),女,漢族,河南商丘人,新疆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生,理論經濟學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