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GDP一直保持高速增長,我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密切,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在這樣的資本市場條件下,各類資本進入我國各行各業,其中特別是互聯網行業、高新技術行業等,但目前國內的風險投資管理面臨高素質人才的缺失、可供選擇的融資渠道較少、可選擇的退出渠道有限、法律法規有待健全等問題。本文從風險投資概述、目前我國風險投資存在的問題以及相關建議這四個板塊展開。
【關鍵詞】資本市場;風險投資;風險類型;風險管理
一、引言
我國資本市場雖然已經歷幾十年的發展,但現有的監管制度尚不能全面完整的覆蓋、加上機構投資者較少,缺少融資渠道,融資模式缺乏創新。這些問題的存在限制了我國的風險投資行業的發展。
二、風險投資概述
風險投資在我國通常情況下指對具備一個創新想法或者剛設立的企業,一般為創新公司或具有高新技術的公司,在對這類企業進行風險評估后提供資金支持,同時獲得這類企業股份的一種投資方式。其投資人可以是個人、也可以為公司。風險投資即投資人看重被投資企業具有發展前景,后期可帶來豐厚的回報而進行的一種具有高風險性質的投資行為。
我國的風險投資最早起步于一線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因其具有優越的先天地理條件、經濟體量大、開放程度高,新生事物接受程度高,為金融事業的發展和創新提供了基礎條件。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我國的資本市場經歷了從無到有的過程。資本市場的發展壯大,對國民經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資本市場的發展推進了我國風險投資行業的整體發展。
風險投資企業目標群體主要是高新技術企業,因為該類型企業具備高回報率的特點,但同時此類企業前期研發時間長,資金需求量大,后續市場的實際需求難以預料。核心技術、研發周期、市場需求程度等多種原因導致風險投資行業存在極高的風險。若被投資企業發展順利,成功實現上市或被收購,風險投資企業可獲得豐厚的收益回報。
三、資本市場下風險投資的問題
1.組織形式與退出機制
我國的風險投資公司與國際上的風險投資公司的組織形式不一樣,我國以公司制為主,國際市場上更多地是有限合伙的形式。在我國設立的風險投資企業主要以政府、國有企業、上市公司等為股東,項目投資主要依賴于政府或股東方提供資金,以致于在選擇風險項目的時候會受到政府或股東的影響。因控股股東融資渠道眾多,資金成本較低,可選擇性多,整體競爭力強,導致出現不公平的競爭情況。另外還有可能導致尋租行為,影響民間資本的發展,降低民間資本的積極性。政府方面未建立完善的激勵約束機制,會導致出現徇私舞弊現象的出現,同時還有可能影響風險投資企業的參與積極性。
風險投資退出主要有4種選擇,分別為上市、并購、回購、清算。我國大多數企業經營以成功上市為目標,但我國證券市場對企業的審核要求嚴格,因此適用范圍較窄。從實際操作來看,股權轉讓是目前我國風險投資退出中最常見的一種渠道。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且該企業的前景可期,大型集團因其資金雄厚,從全方位布局的角度考慮,收購該企業,雙方就被收購企業各項事宜進行商議,最終按照約定價格將股權轉讓給收購者,從而順利實現退出并且取得豐厚的回報。因企業多為高新技術企業,資產主要為技術、理念,固定資產較少,因此如何真實估價成為普遍問題。對于風險投資企業而言可選擇的退出渠道少,自身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妨礙我國風險投資企業的壯大。
2.機制問題和資金來源
由于風險投資制度的不健全導致投資結構不合理、人才和技術無法合理運用。我國越來越多的高新企業成立、發展壯大,對資金的需求量也加大。但現行的投資方式和對投資項目的評價機制對投資者和被投資者而言都存在不利影響。目前風險投資者選擇項目較為主觀,主要是為了前期能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對項目、行業的缺乏深入的調查,缺乏合理的評價體系。在加上風險投資公司管理模式缺乏創新,對項目負責人員缺少合理的激勵和約束,導致風險投資項目存在潛在的風險。
目前我國的風險投資企業的股東背景主要是政府、大型集團、上市公司,資金來源主是銀行、政府,這就導致了對于被投資企業的準入門檻高。雖然有部分民間資本參與,但民間資本分散、缺少專業技能,而且多為短期投資,不利于被投資企業的長期發展。以政府為背景的投資公司,此類風險投資公司實力強、資金來源渠道較多。民間資本因缺少參與風險投資項目的渠道、資金實力相對較弱,對于長期投資的承受能力偏弱,因此難以尋找到優質有潛力的項目,可參與的風險投資項目極少。當前國內的知名風險投資公司處于相對強勢的地位,投資方和被投資企業在考慮角度不同,在經營理念上容易產生分歧。
3.缺乏專業投資人才
風險投資企業是對專業知識要求極高,需要成熟、科學的項目評價體系和豐富的評估經驗。實際情況目前是國內風險投資行業缺乏高端專業人才,專業知識有待提升,欠缺豐富的項目經驗,為風險投資項目埋下隱患。風險投資項目涉及多方機構,人員眾多,因為項目涉及數額巨大,對于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是巨大的考驗,容易因無法抵制誘惑,進行暗箱操作。這樣風險投資企業不但未能獲得巨額匯報,還要承擔巨額的損失。另外,風險投資企業和被投資企業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被投資企業對資金需求迫切,而參與項目調查的相關人員很難全面掌握被投資企業的真實情況,投資后未能定期進行投后的管理,加大了風險投資項目的風險性。
四、資本市場條件下風險投資的風險類型
根據統計顯示,美國高新技術企業中成功的極少,大約只有15%左右的企業成功,從而可以說明在風險資過程中風險極大。風險類型有兩個大類-非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系統性風險是風險投資企業無法避免、控制的風險,這些外部風險任何一個發生對于風險投資企業和被投資企業而言都是極大的風險,如國家政治局勢發生變化、重大法律法規的出臺、受國際市場影響經濟出現波動。非系統風險是可以通過人為努力盡量避免,從管理能力、企業整體的運作、對市場的敏感度等多方面都需要引起風險投資企業的注意,這對風險投資人員的專業性、對市場和風險敏感性多方面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被投資企業在不同的時期存在不同的風險。種子期時的企業主要面臨的技術問題,因處于技術攻克階段,須不斷地實驗,排查技術方面的風險,這一時期對資金需求量極大。被投資企業處于成長期時,此時產品有一定的市場,企業為實現占領市場實現盈虧平衡,必然會擴大生產,此時市場中是否有足夠的需求量對企業而言是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市場風險對企業的影響逐漸顯露。當企業進入成熟期時,企業從人員、產量均已發展到一個較大規模,此時企業一般會為日后上市做準備,此時對于公司內部的管理規范尤為重要。
五、資本市場下風險投資的建議
1.健全風險投資機制
風險投資企業組織機制的健全有利于規范投資操作,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實現生產力的轉換,有助于我國風險投資行業的發展。風險投資管理機制應從市場行情、我國企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量,建立適應國情的機制。首先,發展多元化的投資主體,大力促進機構投資者的發展,機構投資者可提供長期、穩定、足額的資金,有利于被投資企業專注于研發,從長遠來看對被投資企業的是有利的;其次,實現融資渠道的多元化。滿足多元化額投融資需求。另外,還要需要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對于風險投資企業可以實行經理人管理,建立經理人資質評價體系,通過選拔出高素質的經理人,激勵和約束并存,做好風險防范的準備。由于企業是經理人負責管理,投資人無法及時全面掌握企業的信息,投資人在完善董事會制度的同時需要其他的制度來控制風險的發生。
2.健全風險退出機制
被投資企業發展順利的情況下多數愿意選擇上市,這是風險投資企業退出方法之一,但我國對擬上市公司要求嚴格,審核周期長,因此選擇通過被投資企業上市作為退出渠道存在較大的困難。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出發,完善創業板相關的配套制度,引導優質企業進行上市。在產權交易方面,需明確創業企業的產權,提高評估機構的評估效率,完善產權交易的法規,產權關系的清晰界定,有利于促進公司制度的改革,也有利于推進風險投資市場的協調發展。
3.風險投資人員專業技能的提升
需加強風險投資人才專業技能的提升,首先需要具備的是投資和融資的才能,熟悉了解資本運作流程,同時在對被投資企業的管理方面可以輸出專業建設性意見,幫助被投資企業良性發展,精通財務專業知識,可以系統分析企業目前的整體經營狀況,避免因流動性、成本超支等問題影響企業的長遠發展。風險投資專業人才還需具備如何識別風險、判斷風險、合理規避風險、有效的控制風險的技能,因為投資的項目具備高風險的特征因此需關注企業的發展,只有了解被投資企業實際的經營狀況才能知曉目前存在什么樣的風險,才能隨時調整策略防止風險的發生。同時還要注意道德素質教育,避免發生道德風險。
六、結論
擁有完善良好的風險控制體系,高效的風險控制措施,有利于風險投資行業整體健康、持續的發展,對促進創新性的高科技技術企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提升我國經濟的整體實力。風險投資機構和從業人員也應當認識到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學習探索在保證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適合我國市場環境的風險投資管理的措施,促進我國風險投資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祉懿.基于資本市場條件下風險投資管理的應用分析[J].時代金融,2016年第9期中旬刊.173-177.
2.趙華.資本市場條件下風險投資管理的運用[J],中國集體經濟.2019年16期.61-62.
3.楊大楷 繆雪峰.健全退出機制,發展風險投資[J].湖南商學院學報.2004年04期.76-78.
4.楊志晨.中國需要高素質風險投資管理人才[J].中國人才.200205.51-56.
5.齊亞寧.探討適合我國國情的風險投資全程風險管理模式[D].碩士學位論文.西安.西安理工大學.2002.
作者簡介:沈心怡,對外經貿大學保險學院2016年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專業:金融學,研究方向:資本市場與風險投資管理,單位:思凱融資租賃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