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良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建設水平不斷提高,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知識產權管理也受到更多關注。作為科技財富的重要體現,知識產權的實施過程中針對存在的諸多風險進行安全分析工作,能夠降低知識產權隱患問題,推動知識產權事業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知識產權;產權安全;安全分析;分析機制
隨著經濟全球化,知識產權已經成為國家競爭力,是維護國家利益的戰略資源,推動各國經濟發展和增強其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知識產權的競爭,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企業知識產權的科學管理也越發重要。企業知識產權的概念認知主要是擴充以往知識產權的保護概念,再形成企業的戰略性資產。許多企業都期望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經營,實現知識產權轉化,從而轉化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因此,知識產權管理對于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對探討新形勢下的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知識產權的相關概述
知識產權,也稱為“知識所屬權”,是指在有效時間內權利人對其智力勞動所創作的成果享有的財產權利。知識產權是創新企業最為核心的無形資產,是創新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活動中,基于智力成果以及工商業標記而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創新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涉及企業的所有經營技術創新活動,從管理目標方針的制定,到技術研發運用過程的控制,以及員工知識產權管理意識的培養,知識產權管理基本貫穿了整個企業管理的全過程。創新企業區別于傳統企業偏重管理有形資產,而更偏重于無形資產的管理(如知識產權)。創新企業之間的競爭取決于創新技術和速度,因而規范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在創新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階段中顯得尤為重要。為避免企業浪費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知識產權管理應及時通過知識產權相關法律保護創新產品技術,同步規避侵權的風險,為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創新環境,通過有效的管理激勵員工不斷創新,通過合理的運用,讓知識產權發揮最大的價值,整體提升企業內在核心競爭力,為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收益。
二、知識產權安全分析的重要意義
知識產權安全分析通過綜合運用情報分析手段,對項目相關領域核心知識產權布局及發展變化趨勢、知識產權競爭態勢進行綜合分析,為項目規劃和立項、知識產權策略實施、技術研發及產業化路線優化提供依據和決策支撐。知識產權安全分析對科技計劃項目形成能夠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以關鍵核心和“卡脖子”技術為主要目標設置的科技計劃項目,本身一般處于趕超的領域,特別是在成熟技術領域和產業,全球的知識產權布局已經完成,我國科技計劃項目的實施首先會面臨知識產權的壁壘。以新興和前沿技術領域為主要目標、搶占全球競爭制高點的研發項目,由于在新興技術領域知識產權布局處于起步階段,項目實施一方面需要避免先行國家的知識產權壁壘,另一方面需要明確知識產權突破以及構筑我國知識產權競爭優勢的方向。以產業化應用為目標的科技計劃項目,更需要規避知識產權侵權風險,制定發生知識產權糾紛的應對預案,以防止他人侵犯我方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安全分析是保障精準研發、減少研發經費浪費的重要手段。從過去經驗來看,一些科研項目中由于相關工作不到位,立項后因知識產權問題陷入糾紛導致重大經濟損失;部分科研項目管理中重復投入、低水平創新現象仍然存在;難以科學管控創新成果,成果流失的現象時有發生。通過知識產權安全分析,進一步聚焦發展重點,提高研發精準度,優化技術開發路徑及防止可能的知識產權糾紛,提高公共財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率和產出效益。
三、完善知識產權安全分析機制建設策略
(一)建立知識產權管理體系,開展知識產權全面布局
知識產權管理體系的建設和知識產權意識的培養非朝夕之功,知識產權的獲權也需要經歷一段時間周期,因此,科創板企業應當盡可能早地著手建立內部知識產權制度和管理體系,并開展知識產權工作。在企業擬登陸科創板甚至是創建之初即針對企業的核心技術進行專利申請和布局,并對商標、域名、版權等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其他知識產權進行全方面布局。
(二)強化戰略評估
在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管理過程中,要加強對管理過程的評估工作。對戰略規劃發展以及戰略技術等進行準確判斷,如果在實際戰略實施過程中與戰略方案不符,需要及時做好調整與修改。所以,要始終堅持知識產權戰略原則,強化對各管理環節的監督與掌控,要避免一人獨大現象。要制定長期知識產權戰略目標,從而推動企業更好發展。
(三)質量方式管理的專利反饋
對于質量方式的管理而言,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專利反饋。代理人或專利審核人員無法決定專利質量的好壞,在發生了專利侵權或者法律訴訟時,專利的法律保護范圍是由法官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界定的。因此,法院的判決對專利是最重要的,其決定專利的編寫以及表述。知識產權相關的法律法規經常發生變化,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企業要深入學習相關法律法規,對司法的相關界定要有明確的判讀,明確專利的保護范圍,然后審時度勢,對專利的編寫以及專利的特點按照相關的規定進行編寫。此外,企業還要不斷學習各種專利侵權案件,從中吸取經驗與教訓,當發生專利侵權時,就可以利用其侵權漏洞進行有效反擊,只有這樣,才能在法律訴訟時獲得勝利,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四)完善知識產權安全機制
一是將知識產權安全分析作為重大科技項目管理中一項嵌入式支撐性工作,建立長效化和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將知識產權安全分析納入重大科技項目的決策,以及指南編制、立項評審、研究實施過程,通過建立重大科技項目立項的知識產權質詢等環節,推動相關工作制度化和長效化。二是對重大專項及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面向產業化與技術引進的重點項目、國際科技合作重點項目,有計劃、有步驟進行知識產權安全分析機制建設和工作部署,不斷完善標準和流程,同時避免程序復雜化。三是加快培育和認定一批面向科技項目服務的專業化知識產權服務機構,加強相關人才的培養,形成知識產權信息挖掘、分析與處理以及應對涉外知識產權糾紛等一站式服務網絡。四是加強相關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與平臺建設,建立重點領域知識產權安全分析報告發布制度,積極推動知識產權安全分析成果的運用。
(五)利用信息技術打擊侵權行為。
在盜版光盤、文章抄襲、假冒商標等侵犯知識產權行為日益嚴重的形勢下,要加大反侵犯知識產權的能力建設,通過信息技術等各種高科技手段,提升快速、準確發現知識產權侵權,中止侵權行為,懲罰侵權主體的能力。以光盤反盜版為例,為了防止光盤的數字盜版,數字版權保護技術應運而生。DRM是目前對網絡中傳播的數字作品進行版權保護的主要手段。DRM是一系列軟硬件技術的合稱,通過采取算法加密,限定軟件、數字影音等信息安全技術手段,限定有關內容只能在特定的軟硬件上使用,在尊重合法用戶對有關數字信息正常使用權益的前提下,根據版權獲得合理收盜,在發現侵犯版權的行為時能夠及時進行鑒別真偽。目前,被廣泛應用的DRM技術具體如下:影片加密系統,高級內容訪問系統,關鍵雙音頻,永久在線。
四、結語
總而言之,當前環境下知識產權保護非常重要,將知識產權安全分析納入重大科技項目的決策,以及指南編制、立項評審、研究實施過程,通過建立重大科技項目立項的知識產權質詢等環節,推動相關工作制度化和長效化,能夠推動產業的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 崔夢瑤. 網絡環境下的知識產權保護[J]. 產業與科技論壇, 2017, 16(4):40-41.
[2] 張瑞. 在新形勢下穩步推動知識產權機制創新[J]. 河南科技, 2017(10):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