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奇晟
【摘 要】在我國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民商法的眾多領域中,都有關于連帶責任的規定,但沒有一部全面反映其內容的法律條文,特別是相關的理論研究不多。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民商法連帶責任,研究了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民商法;連帶責任;問題與對策
【中圖分類號】D923【文獻標識碼】A
現階段,國家在社會、經濟、文化等方面都在不斷進步與發展,其中,法律方面也在不斷完善與發展。民商法作為一部重要的法律,其是具有主體、誠信、權利意識的一種先進法律體系,但目前民商法連帶責任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民商法作用的發揮,因此,要加強該方面的研究,并采用有效的策略來解決問題,進而完善民商法的功能,將其作用發揮到最大。
一、民商法連帶責任概述
所謂的連帶責任,是指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倘若存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法律當事人時,在權利人利益受到某種損失時,所有的當事人均需要承擔部分或者全部的法律責任,比如當合伙人中有一位合伙人被控告,其他合伙人也會卷入到訴訟中。可見,當存在多個責任人時,其在承擔自身責任的同時,還需承擔全部責任;同樣當一個人完成了責任的承擔,其他責任人相應的責任也會取消。連帶責任制度的建立不僅保障了權利人的利益,對責任人的權益也是有所保障的。連帶責任經常出現于民商法中,隸屬民商事責任的一種,現代民商法中連帶責任的構成要素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傳統民事理論中的四個方面,另一部分是新的理論補充。具體來說,傳統的民事理論中,連帶責任的四個構成要件有違法性的行為、導致損失的事實、因果關系(行為與損失后果兩者之間)、主觀過錯。新的理論的補充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其一,連帶責任當事人最少有兩者,據相關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的約定,任何一位責任人都承擔著全部清償債務的責任,即當出現債務問題時,每位責任人都有義務清償債務,各個責任人之間是連帶的關系;其二,連帶責任人與債權人之間必須存在債的關系,這是連帶責任存在的重要前提,倘若兩者之間沒有債的關系存在,連帶關系也不會存續,同時在共同肩負的債務面前,責任主體是不分份額的承擔清償責任,即債務具有不可分的特點;其三,通常情況下,種類物、特定物是民事法律關系中兩個最普遍的客體物,受連帶責任為財務責任的本質影響,決定了連帶責任的客體是種類物,而不是特定物,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特定物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性,不滿足連帶責任人承擔連帶責任的要求[1]。
二、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研究
(一)連帶責任主體界定比較模糊
通常情況下,在民商法中,在確定當事人共同侵權行為的情況下,倘若法院沒有審理此案件時,法律上不會主動追究侵權人與被侵權人之間責任。從司法角度來看,倘若共同侵權人沒有被人起訴或者控告,那么法院可依據相關法律規定,對侵權人所要承擔的責任進行確定,比如精神損失、經濟賠償;如果在民事案件中,被侵權人對侵權人提出訴訟,其需要詳細收集和整理侵權人帶來的損失。但在一個事件中,多個債權人的過失及其連帶責任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并且很難準確界定。比如經濟糾紛案件,在相關過失和連帶責任調查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工作量,調查難度也比較大,過失應承擔的責任比例也很難準確作出裁定。
(二)連帶責任選擇權方面的問題
就共同侵權的案件來說,其通常是以民商法的審理程序為基礎,審理過程中,法院會要求被侵權人對涉案人員進行一次全部起訴,以此來提高訴訟的效率,節省案件的審理時間。其中,由被侵權人決定連帶責任的權利,倘若其選用這項權利,法院也難以自主啟動。當被侵權人對侵權人提出起訴之后,按照連帶責任的相關規定,被侵權人享有相應的獨有權利,并進行相應的處理。如果在執行權利中,加入共同侵權行為人連帶責任選擇權,原有的問題會變得復雜化,增加了處理的難度,對連帶責任的劃分也變得不太清晰。
(三)程序法與實體法之間存在的問題
民商法是實體法的一種,在實際的民商法應用中,較小的影響因素都會影響連帶責任的有效實施。實體法更側重公民權利和義務的明確,而程序法主要是提供當事人行使權利和義務的程序和規則,兩者存在明顯的不同。但兩者也存在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即程序法確定相關程序,實體法明確權利、義務,從而更好地執行。倘若民商法執行過程中,未有效使用程序法,民商法的連帶責任將難以發揮真正的效用。在某些規定和執行中,實體法與程序法發生沖突,會優先選用實體法,即民商法,并且要重視相關的連帶責任問題,從而更好地發揮連帶責任的作用。
三、民商法連帶責任問題解決的相關對策研究
(一)對連帶責任問題的主體進行明確
在社會經濟飛速發展、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背景下,相關法律也需要不斷完善,加強相關主體的明確工作,相關人員應根據確定的主體關系做適當地調整,從而更好地發揮法律的作用,更好地進行訴訟處理。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在訴訟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要在案件出現新的連帶責任人和債權債務關系的情況下,對現有的民商主體進行確定并及時協調,以保障現有被侵權人、連帶責任人的法律權利;二是根據實際情況,全面調查并確定民商活動的主體,為責任主體提供最大限度的法律權利保障,在維護法律的威嚴性的同時,有效處理相關案件[2]。
(二)不斷完善和優化連帶責任制度
現階段,我國各項法律法規還需完善,特別是民商法方面,在連帶責任制度方面還需要優化。在改善和優化民商法連帶責任的過程中,要依據連帶責任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措施,并在實際案件中進行有效利用,進而再將其納入連帶責任制度中。比如民商法連帶責任界線不明確的問題,國家應明確規定相關制度和程序,并在實際案件中進行合理運用,進而保障最終結果的合法性、合理性。
(三)加強訴訟程序的科學性
基于民商法的遵從,應適當地調整訴訟程序。在調整訴訟程序的過程中,應堅持平衡、效益原則,合理制定訴訟制度,改善訴訟程序,從而保障該程序的科學性、合理性[3]。需要注意的是,民商法連帶責任出現問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實體法與程序法存在一定的沖突矛盾,因此在調整訴訟程序的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兩者的相關規定。
(四)對訴訟責任加以明確和規定
據相關法律規定,當實體法與程序法有矛盾存在時,應遵循程序法服從實體法的原則。基于此,想要有效解決民商法連帶責任的問題,則需要明確并規定訴訟權的詳細問題,使得被侵權人和侵權人獲得相應的法律保障。另外,還需要具體明確共同侵權中連帶責任的承擔內容和形式等,制定有效的責任承擔原則和機制,從而有效處理民商法相關案件。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連帶責任是民商法中的重要內容,有效明確連帶責任主體、優化連帶責任制度、加強訴訟程序的科學性、對訴訟責任加以明確和規定,能夠進一步完善連帶責任權,從而不斷完善民商法,進而更好地處理相關案件,發揮民商法的作用。總之,有效解決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民商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從而促進社會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佚名.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的分析[J].法制博覽,2019(1):237.
[2]田慧先.對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的分析和探討[J].法制博覽,2017(35):215.
[3]呂馨妍.淺談民商法連帶責任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現代交際:學術版, 2017(15):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