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行軍
【摘 要】新時期,為了提高油田應急物資管理水平,需要構建完善的油田應急物資保障體系,本文基于工作實踐,以江漢油田應急物資保障工作為研究,積極進行了深入探索,希望能夠不斷提高江漢油田應急物資保障水平。
【關鍵詞】油田;應急物資;保障
在油田應急物資保障工作開展過程,要重視結合油田企業發展實際,有效的分析相關工作開展存在的問題,以此才能提高認識,積極做好應對,以確保油田應急物資管理效率不斷提高,進一步為油田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1、油田應急物資儲備的重要性
通常而言,諸如江漢油田等石油化工企業面臨的系列風險與企業規模密切相關。企業規模越大,其承擔的業務類型越多,面臨的風險也越大。諸如自然災害、公共衛生問題、社會安全隱患等多種風險存在于工程建設、煉油化工、勘探開發等多種石油化工企業的相關業務中,并且均能夠造成嚴重的人身財產損失。因此,石油化工企業管理人員應當具備防災減災意識,及時制定相關策略,未雨綢繆,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這一工作以應急物資儲備為重點內容。所謂應急物資儲備,就是提前儲備系列物質以備不時之需,當由于某種突發因素導致事發地點物質緊缺時,這些預先儲備的物質可以在一定時間內起到代償作用。因此,企業管理人員應當重視這一環節,而不應當等到嚴重安全事故或自然災害發生時再亡羊補牢。由于石油化工企業面對的自然與社會問題大多具有突發性、緊迫性,因此一旦發生,便難以及時止損。綜上所述,只有提前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訓練員工應對突發情況的意識和能力,才能在災害發生時及時作出反應,迅速向災害發生位置提供充足的物質,最大限度減少石油化工企業的經濟損失。
2、油田應急物資管理存在問題
就目前情況而言,江漢油田的應急物資儲備工作計劃仍然未能得到順利實施。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法律法規方面的缺陷。諸如《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等相關法律對石油化工企業的應急物資儲備工作提出了總體要求。然而,在其余法律中,能夠細化這一要求、對“儲存多少、如何儲存”等問題的明確描述卻寥寥無幾。因此,由于法律方面存在的缺陷,江漢油田的應急物資儲備工作始終難以順利開展,其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也有所欠缺,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該企業處理重大突發事件的能力提升。與此同時,江漢油田石油化工企業還存在著資金來源渠道不暢、專項資金短缺等問題,因此面對著重復建設、資源浪費、采購效率低下、采購結果難以滿足所需等不利于企業未來發展的現象。除此之外,由于江漢油田的工作線長、涉及范圍廣,因此與其他石油化工企業相比,應急物質儲備不足對其影響更大。
3、油田應急物資儲備體系建設途徑
3.1建立健全應急物資儲備制度規范
為實現江漢油田的應急物資儲備規劃的完善、應對緊急突發情況能力的有效提升,中央部門應當完善企業應急物資儲備體制,即通過修改、細化《企業應急物資儲備方案》《企業應急物資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制度,從而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能夠知道石油化工企業處理緊急突發情況的保障體系。
3.2規范企業應急物資分類、分級
除卻制定相關法規制度,江漢油田也應當重視提升自身的應急物資保障能力。首先,應當對應急物資進行分類、分級。這一工作的參考標準為國家民政部門《應急物資分類及產品目錄》。企業管理人員應當進一步明確“應急物資”的概念,并對其分類和分級方式加以研究,從而歸納總結得到相關指導建議。
3.3制訂應急物資儲備標準
除此之外,江漢油田企業管理人員還應當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應急物資儲備標準,以規范這一工作內容。標準的相關內容應當涉及企業工作的各個環節,包括倉儲作業、儲備安全等等。除此之外,還應當明確各級應急物資儲備的目錄,并加以細化。
3.4統一規劃應急物資儲備
由于江漢油田位于長江中游地區,該地區水流形式復雜多樣、氣候變化迅速,因此對企業施工造成了一定困難。復雜的自然地理條件也為江漢油田帶去了更大的突發事件風險,因此,統一規劃應急物資儲備、建立一套完整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十分必要。結合企業自身發展狀況和該地區自然因素分析可知,為優化應急物資的儲備結構,首先應當對其布局加以統籌規劃。其次,應當著力于規范物資的儲備規模和具體分布情況。這一環節不僅需要參考江漢油田周邊的地理特征,還應當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納入考量。具體措施為:采取AVC分類法等對應急物資進行分類管理,以提升應急狀況下調用儲備物資的效率;依據市場供貨情況對應急物資進行分類,并著力于短線物資和重點物資的儲備工作,以突出儲備工作的重點,避免盲目儲備和資源浪費。
3.5提高應急物資儲備管理水平
提升江漢油田應急物資儲備管理水平的方式多種多樣。應急物資本身的性質也影響著其采購與儲存工作。通常而言,實物儲備工作即將購買所得應急物資直接儲備于倉庫中,在發生意外狀況是緊急調用。這些能夠進行實物儲備的應急物資通常具有使用壽命長、保質日期長、不易損壞和老化等特點。在進行實物儲備的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對其進行定期檢查和更換,以免在遭遇突發情況時,能夠調用的物資短缺或質量不能得到保證。協議儲備方式則適用于保質期短、易損壞和老化的物資。這一儲備方式是指石油化工企業提前與物資供應廠商簽訂協議并支付費用,當緊急情況發生時,能夠從生產廠商直接調用最新生產的應急物資。這種應急調用的方式能夠保證資金占用量大、不便長時間儲存的物資得到及時調用,從而完善了石油化工企業應急物資保障體系。
4、油田應急物資管理的建議
綜上所述,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江漢油田的應急物資保障體系呼之欲出。然而,在制定這一保障體系的同時,企業也面對著應急物資的采購、入庫、儲存、出庫、監管、運輸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應當本著集中儲備、規范調度的原則,爭取以最少的人力財力,獲得最大數量、最多種類、利用率最高的應急物資。這就要求企業管理人員著手建立一套能夠與現代信息技術接軌的儲備模式,同時加強對應急物資儲存流程的動態監管。
這一信息儲備系統應當具備多種與江漢油田實際情況相匹配的功能,例如實時監測、查詢統計、提報審批等。這些功能不僅要求信息儲備系統應當充分利用大數據與物聯網技術,而且還要求對應急物資進行細致、全面的編碼,并設計一套相應的標準化目錄。
放眼全球,多種石油化工企業的應急物資儲備與管理模式可作為江漢油田的借鑒。例如,國家應當對大型石油化工企業的應急物資儲備構件專門的系統機構,從而保障應急物資采購資金的充足,同時還應當設立應急物資儲備金、應急救助補助金等多種與之相關的基金項目。與此同時,由于自然條件和石油化工企業實際狀況的不同,其對“應急物資”的定義也有所不同,因此應急物資的數量、種類也有所差異。這就要求企業管理人員制定一套詳細、系統的管理系統,從而便捷本企業對應急物資的檢索、調用和統籌管理。這一系統應當充分借助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優勢,將傳統的管理模式與“互聯網+”的時代特征相結合,從而使大數據、云儲存等新型計算機技術服務于企業的應急物資儲存管理。
5、結束語
總之,通過進一步分析,在有效的開展油田應急物資管理過程,要充分做好物資保障工作,以此才能進一步為相關工作開展奠定良好基礎。本文深入工作實際,有效的提出了具體的工作策略,希望分析能夠為相關工作順利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朱曉健,任述飛.關于加強油田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思考[J].化工設計通訊,2017,43(05):255-256.
[2]張魯濤.油田企業應急物資儲備與管理研究[J].安全、健康和環境,2015,15(01):50-51.
[3]孫立臣,張魯濤,陳亞華.加強油田企業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思考[J].職業衛生與應急救援,2012,30(03):118-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