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洪喆
【摘 要】 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精神指引下,在校的大學生作為高學歷人才,更應該是參與社會創業的重要主體,將個人專業知識付諸實踐,在實踐中創新創業,成長成才。創新創業是提高大學生人才培養質量和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喚醒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培育創新精神,提升創業能力,使其掌握創業活動的內在規律及所涉及的關鍵環節,從而理性地規劃自身的職業發展方向。
筆者作為在校大學生,對創業方面知識進行了學習,本文嘗試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現狀及原因進行了分析,并簡要闡述了培養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意義,最后提出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鍛煉提升的路徑,并以聯系工科大選而生提出相關對策,以供相關專業同學進行參考。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是當前社會高度關注的問題。為適應當前形勢的發展,滿足更多當代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需要,高校作為培養與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搖籃,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積極探索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方法與途徑,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給與政策扶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幫助他們在創業中取得成功。
縱觀現階段我國大學生創業創新,總體發展趨勢良好,學生參與積極性日益提升,社會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其中不乏諸多創業成功的大學生。但總體來看,大學生創新創業中還存在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相關問題的及時解決有利于推進大學生更好的創新創業。
1.工科大學生參與創業主動性不強,創業參與率不高
通過調研和高校統計量表,我們可以關注到,中國高校的大學生參與創業普遍參與率相對較低,雖然不發諸多創業成功典型,但大學生參與創業的基數太少。各個專業參與創業的情況不盡相同,參差不齊,尤其是在工科專業,學生由于專業特點等因素,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比例相對較低。通過分析,相關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受傳統文化與社會環境的影響。如高校缺乏創新創業方面的啟蒙教育,相關政策還不夠完善,導致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目標缺乏清晰的認識,具有較強的思維依賴性。二是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缺乏正確的認識。現階段大學生很多是獨生子女,生活安逸,他們認為只要把現在的知識學好就不錯了,也不愿意吃苦,缺乏創新創業的勇氣。三是受家庭教育的影響。這一點較為普遍的影響著學生,大多數家長認為孩子找份穩定的工作或者高收入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并且對創新創業有較大的擔憂與質疑,過于關注得失,導致大學生創業意愿不強。
2.創新創業缺乏創業實踐鍛煉平臺,工科大學生參與實踐機會匱乏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部分大學生確實不存在創業的想法。但也存在著部分工科大學生希望參與創業,學習創業知識,尤其是能夠有參與創業的平臺和機會,鍛煉個人的創業能力,在“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理念的引領下,高校雖然加大了對創新創業的重視,紛紛開展了豐富多樣和創新創業相關的實踐活動。但是,就目前而言創新創業教育還不夠,而且實踐鍛煉平臺的建設不夠完善,導致高校所開展的創新創業教育活動還停留在相關政策的解讀、創業講座、創新創業競賽等層面,教育的覆蓋面也不廣,其教育并不能很好地滿足大學生的現實需求,通過了解我所在的城市各高校普遍存在著以上的問題亟待解決。高校常常將創新創業教育當作第二課堂,且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的深度與廣度還不夠,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高效開展存在較大阻礙。
3.高校的創業師資配備和培養力度不夠
創業創業教育的開展同樣離不開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與此同時也對教師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高校教師教學難以滿足創業創新教育的新形勢,相關老師的課程教學也與社會創新創業相脫節,導致工科大學生很難在創業課程上學習到切實有效的創業知識。但大部分院校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師資配備問題。從而導致進入惡性循環的軌道,導致創新創業教育沒有成績更沒有成果,也更不可能有成功的創業團隊。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創業硬件投入不夠,創業成果缺乏切實有效的轉化渠道等問題,面對大學生創業創新存在的障礙,我們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進行解決。
培養在校生創新創業意識,提升大學生參與創新創業參與率。
要在平時的各種日常管理、思想教育活動中,積極宣傳創新創業的理念,及時幫助學生了解當前的創業政策、法律法規。輔導員應開展全程化、立體性、分層次的創業教育。針對低年級學生,重點激發他們的創業興趣和創新意識。針對中高年級學生,鼓勵他們選修創業課程,參加各類創新計劃大賽;對于畢業生,則要引導有創業意向的同學落實到創業行動中,并與所學專業知識相結合、與職業生涯發展相結合。
積極搭建工科大學生創新創業平臺,提升其相關能力。
作為高校,要了解大學生針對創業的渴求和需要,及時給與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尤其是在創新創業工作中,不能僅僅拘泥于理論層次,應帶領學生參與創業實踐,爭取取得創新創業成果。其中首先,要引進來,將在社會上取得良好創業成果優秀的大學生創業典型引進校園,通過講座、交流會等方式,講述創業經驗故事,給想參與創業的同學以實戰經驗;其次,要筑平臺,積極自主舉辦各層次創業賽事,帶領學生尋找創業項目,制作創業計劃書,了解創業流程等知識,在模擬實戰中成長;同時,要積極查看和學生息息相關的創業類賽事,積極組隊參加比賽,在省國家級挑戰杯等賽事中爭取取得成績,這也是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良好代表。
4.與時俱進,做好創新創業教育
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相關平臺更是成為時下創業者最為熱衷的創業領域,作為在校大學生,尤其是工科學生擅長計算機操作,更要發揮專業特長,及時了解相關創業風向,積極投身其中,爭取有所作為。高校更要捕捉前沿創業信息,輔助學生參與相關的創業創新活動。
大學生是高校創新創業的主體,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是高校培養高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現代創新型國家發展的迫切需要。通過以上相關舉措的落實,希望對在校工科大學生創業創新教育給與有針對性的一點幫助。
【參考文獻】
[1] 張樂樂.“互聯網+”環境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路徑探索[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