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尼·艾麥提
【摘 要】以新疆為研究區域,通過設計水資源人口承載力評價方法,構建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的回歸預測模型,對新疆水資源人口承載的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了研究。研究發現:新疆水資源雖然總體上比較豐富,但由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的需求,水資源的消耗量非常巨大。在水資源人口承載力水平、等級等方面,總體上都顯示東部西部低,北部南部高等特征。與人口的變化相比,水資源在一定時期內是相對穩定的。人均水資源總體上比較豐富,但單位土地水資源較少。因此,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控制人口的增長加強水利基本建設優,優化灌溉制度節水。
【關鍵詞】新疆;水資源;人口承載力承;載力大等級
一、引言
新疆的發展離不開該地區的水資源,水資源是建設綠色生態的必需要素。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新疆對水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從2003年的500.7億立方米的用水總量迅速增加到2017年的552.33億立方米,凈增加51.63億立方米,增加了10.31%。該增加量相當于整個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每年的用水總量。而且2003—2017年,幾乎每年的用水總量都要高于上一年的用水總量,且未來有保持這個狀態的趨勢。從新疆用水總量占全國用水總量比重來看,2003—2017年處于基本穩定的狀態,其中比重最高點為2007年的3.76%,最低點為2014年的2.67%。水資源供給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前提與保障。研究新疆水資源的人口承載力,有利于了解該區域水資源的供給與利用狀況。通過對長江經濟帶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的動態模擬與預測,能夠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為新疆的可持續快速發展提供理論支持。
二、研究方法
(一)建立水資源承載能力評價體系
水資源承載力的評判標準極為困難,在評判過程中,又以對地區的初始評價指標的選取和初始的作為參比標準的評價體系最為關鍵。基于新疆地區的現階段水資源的現狀和數據,并結合算法和模型,我們最終確定了在生態保護環境下的評價指標體系。
(二)水資源承載力等級劃分
區域水資源承載力是指區域在一定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條件下,以生態、環境健康發展和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協調為前提的區域水資源系統能夠支撐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合理規模,但它是個變化、動態的概念,有學者把區域水資源供給區域人口的最大限值歸為是該區域的水資源承載力。根據聯合國的規定,人均水資源豐水線為3000m3/人,警戒線為1700m3/人,下限為1000m3/人。本研究以此為基礎結合相關公式將水資源人口承載力分為:豐水線人口承載力、水資源警戒。
人口承載力和水資源極限人口承載力。具體定義如下:
豐水線人口承載力=水資源總量/人均水資源豐水線
水資源警戒人口承載力=水資源總量/人均水資源警戒線
水資源極限人口承載力=水資源總量/人均水資源下限
根據對不同類型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的計算以
及與實際人口的關系,本研究將水資源人口承載力劃分為四個等級:
等級1(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盈余),等級2(水資源人口承載力適度),等級3(水資源人口承載力警戒),等級4(水資源人口承載力危機)。定義方法如下:
等級1:豐水線人口承載力>實際人口
等級2:豐水線人口承載力≤實際人口<水資源警戒人口承載力
等級3:水資源警戒人口承載力≤實際人口<水資源極限人口承載力
等級4:實際人口≥水資源極限人口承載力
三、新疆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現狀
水資源警戒人口承載力與豐水線人口承載力、水資源極限人口承載力相比,比較接近目前的實際人口。從新疆2017年各省市水資源警戒人口承載力的空間分布特征來看,分布極度不均勻。北疆的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塔城地區和阿勒泰地區等地區的水資源警戒人口承載力要明顯高于其他地區,但克拉瑪依市和烏魯木齊市等地區的水資源警戒人口承載力要明顯低于其它地區。另外,新疆邊緣地區其水資源人口承載力比較高,比如塔城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區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相對較高。新疆14個是地市中,克拉瑪依市、烏魯木齊市和吐魯番地區這四個地市水資源警戒人口承載力都要遠遠小于實際人口。塔城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和阿勒泰地區的水資源警戒人口承載力與實際人口承載力較為接近。從豐水線人口承載力來看,阿勒泰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和田地區等地區豐水線人口承載力大于目前的實際人口。這表明,新疆14個地市中,有7個地市的水資源有能力保證較大程度的人口增長。從水資源極限人口承載力來看,克拉瑪依市和烏魯木齊市這2個地區水資源極限人口承載力要小于實際人口。這意味著,新疆14個地市中,這2個地區的人口已經遠遠超出了當地水資源的承載能力。
根據水資源承載力等級劃分規則,克拉瑪依市和烏魯木齊市屬于等級4;吐魯番地區屬于等級3;阿克蘇地區、哈密地區、昌吉回族自治州和喀什地區屬于等級2;阿勒泰地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塔城地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博爾塔拉蒙古自治州和和田地區屬于等級1。從空間分布特征來看,新疆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總體顯北部和南部高,東部和西部低的特征。14個地市中,有3個地區屬于等級 3~4,這意味著有新疆水資源人口承載力還算合理,就部分需要區域以外的水資源供給來維持本地區的人口和經濟增長。
四、新疆水資源人口承載力未來狀況預測
根據預測結果,分別做出三種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結構圖,如圖所示,藍色是水資源豐水線人口承載力,紅色是水資源警戒線人口承載力,綠色是水資源極限人口承載力。吐魯番地區、烏魯木齊市和哈密地市三個地區的各項指標都很小,承載能力弱,這些地市的水資源人口承載力還不如水資源豐富度中等的地市的水資源豐水線人口承載力,如阿克蘇地區、塔城地區。和田地區、阿勒泰地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這四地市的水資源交豐富,水資源豐水線人口承載力的狀態下也能維持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
五、結論與討論
在新一輪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需要降低部分地區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的壓力,適當控制人口增長速度。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口的增加,新疆的水資源短缺將愈加嚴重,為了緩解水資源的供需矛盾,新疆各地需要積極開展節水型社會的構建,從制度和政策上調整用水結構,提高居民節水意識,從水量上遏制需水的過快增長,不斷提高城市的水資源承載能力。同時加大科技投入,開發研究節水技術從而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參考文獻】
[1]李煥,黃賢金,金雨澤,張鑫.長江經濟帶水資源人口承載力研究[J].經濟地理,2017,37(01):181-186.
[2]劉文紅.新疆人口空間分布的影響因素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12):17-18.
[3]馬宇翔,彭立,蘇春江,王旭熙,徐定德.成都市水資源承載力評價及差異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06):159-166.
[4]鐘世堅.珠海市水資源承載力與人口均衡發展分析[J].人口學刊,2013,35(02):15-19.
[5]李含琳.保水農業:西北民族地區發展節水農業的大方向[J].柴達木開發研究,2011(02):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