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延凌
【摘 要】在目前的工程造價審計中,跟蹤造價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建設項目跟蹤審計工作的實際使用問題。以跟蹤審計的重要作用作為切入點,詳細闡述了跟蹤審計在建設項目工程造價中的具體應用情況。
【關鍵詞】跟蹤審計;工程造價;現場施工
對于工程造價良好的控制,有利于建設單位降低建設成本,同時也可以保證工程的每個環節都可以順利推進。而想好對工程造價進行高效的管控,就離不開跟蹤審計工作。跟蹤審計貫穿于建設項目的各個環節,通過精確的計算得對造價進行高效的控制,保證建設項目的財務狀況公開、透明,進而提高整個建設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
一、跟蹤審計的重要作用
(一)充分發揮審計對于建設項目的監督作用
為了保證審計工作能夠發揮應有的效果,審計工作要從項目立項開始就參與進來,如果只是在竣工階段開展審計工作,那么對于施工前期以及施工中期建設單位的財務情況就無法做到高效的監管,很容易出現問題,使得審計工作的效用大打折扣。針對這樣的問題,審計部門就需要采用跟蹤審計的方式將審計的范圍進行橫向的延展,通過對于設計招標以及施工階段的全面管理,讓整個建設流程都處于高效的監督控制之下,借助于這種方式能夠減少資金的浪費情況[1]。此外,采用跟蹤審計的方式,可以讓建設企業中負責管理的工作人員提高工作的主觀能動性,對于材料與能源進行更為科學的使用,保證建設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將腐敗之風扼殺在搖籃之中
審計工作的特點就是在一些財務往來的細節處查找可能存在的問題,確保整個建設活動的資金流動在合理合法的范圍內進行,特別是對于資料的完整性以及資金往來情況要進行重點的檢查,而采用跟蹤審計的方式來進行此項工作,能夠進一步提高監管的力度,從而杜絕資金流動中一些不合理情況的出現,從根源上降低腐敗事件發生的概率,明確建設項目資金流動的紅線,保證建設項目的資金全部花在了項目上,以此來確保工程的總體質量。
(三)降低審計工作面臨的風險
傳統的審計工作開始的時間一般都是在工程竣工之后,此時建設項目已經完工,大批的施工設備以及建筑材料已經被運走,審計人員在進行核算的時候無法調查設備物資的使用情況,對于建設的具有經過也無法做到詳細的查驗,在這種條件下,審計工作只能是通過進貨單、簽證單以及驗收單等票據來進行,其審計結果出現重大差錯的風險比較高。而采用了跟蹤審計方式之后,相關核算人員就可以深入施工一線,掌握準確的材料使用、設備安裝、機械租賃等情況,提高審計的準確性。
二、跟蹤審計的具體流程
(一)設計階段
一方面在項目的設計階段,核算人員要對于設計院的從業資格、內控體系以及工程圖紙進行詳細的審計,并且對于設計院制定的概預算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確保其具有高度的合理性。
(二)預算階段
建設單位想要提高自己資金的使用效率,就要在項目施工之前對于整個項目進行詳細的了解,并且制定出科學的造價預算,與此同時審計部門也需要使用跟蹤審計的方式對于工程造價進行審計預算,以項目的具體情況作為基礎,制作出科學合理的造價預算。并且針對建設項目每個一階段的造價預算進行高效的控制,從而確保工程造價具有高度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為之后的建設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招標階段
在招標與投標階段,跟蹤審計人員對于招標、投標文獻的合法性以及完整性要進行重點檢查,并且對于投標人的投標資格進行詳細的核查,確保其擁有合格的投標能力,通過將審計工作與招投標工作的深度結合,確保招標、投標工作可以在公平、公正、公開的環境中展開,防止出現違規招標的現象。
(四)施工階段
對于施工階段進行詳細的審計工作是跟蹤設計模式的一大特點。具體來說就是對于項目建設的進度以及項目的質量要進行高效的管控,相關的審計人員要以事先制定的建設方案為基礎,對于實際的施工過程要進行詳細的調查,判斷其是否與施工方案一致,同時要對于工程的質量進行詳細的勘驗,嚴禁出現以次充好、偷工減料、不合理的工程變更等情況,避免因此出現返工的現象,影響到項目的進度[2]。此外,對于業主與建設方簽訂的合同也要進行高效的管控,讓合同的雙方都能夠按照合同的約定來履行自己的職責,進而提高對于工程造價的控制力度。
(四)驗收階段
在該階段,負責進行跟蹤審計的工作人員要對隱蔽工程,施工變更等進行詳細的審查工作,并且將審計核算得出的建設項目各項指標與工程實際竣工后的指標進行比對,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審計的準確性,以此來提高對于工程造價的控制能力,確保建設單位在滿足質量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獲得更多的利潤。
三、跟蹤審計在工程造價審計中面臨的困難及解決辦法
(一)審計人員素質的影響及解決辦法
跟蹤審計工作是由專業的審計人員來進行的,而目前我國審計人員的平均素質水平較低。一方面是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有待加強,很多的審計人員只會傳統的審計方式,對于跟蹤審計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另一方面就是審計人員的職業素質不高,部分審計人員在進行工作的時候責任心不強,沒有經過詳細的調查就開始進行工作,造成了嚴重的后果。
想要解決審計人員的素質問題,首先就是要通過定期開展學習班或者學術研討會的方式來提高審計人員的業務能力,以此來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以及質量。其次就是要組織審計人員學習工程造價的管理理論,并且通過大量的模擬練習來熟悉跟蹤設計的方法,更好地把握審計過程中的一些細節問題[3]。最后就是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素養,借助于科學的量化考核,將審計人員的業務考核成績與薪資掛鉤,以此來調動審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二)審計工作缺乏客觀性的影響及解決辦法
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一些外界的因素會對審計工作產生一定的影響,導致其失去了本該擁有的客觀公正性,讓審計工作失去其原本的意義。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審計人員在進行工作的時候要正確處理項目各個部門之間的配合問題,一方面要明確各個部門所擁有的權利以及義務,并且在審計相關法律條文的框架下來進行工作,以此來保證審計工作的客觀性。另一方面相關人員在進行核算的時候,不要只盯著工程造價,要將自己的工作與建設項目進行深入的聯系,以動態的方式來對建設項目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監管,提高審計意見的合理性以及實用性。此外,對于參與審計工作的人員,審計單位要嚴格按照單位制定的獎懲制度來對審計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避免由于審計人員的原因而對審計的結果產生影響。
(三)審計方案可行性不高及解決辦法
建設項目由于功能不同,體量不同,其審計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有些審計工作缺乏靈活性,不考慮項目的實際情況,一味按照傳統方式進行,嚴重影響審計工作的實用性[4]。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審計人員在進行核算的時候就要對項目進行詳細的調查,根據項目的特點對于審計的方式進行微調,制定出具有高度可行性的審計計劃,保證審計工作的權威性。
四、結束語
跟蹤審計工作能夠將審計深入到建設項目的各個環節中,通過對于預算、設計、招投標、建設以及竣工這些階段的高效控制,實現對于工程造價的有效管理,為建設項目的順利推進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善陟, 張善任. 跟蹤審計在工程造價審計中的應用及價值探索[J]. 四川水泥, 2017(4):209-209.
[2]伊霍雨人. 建筑工程全過程中造價跟蹤審計的應用[J]. 科技經濟導刊, 2017(6).
[3]張志成. 關于工程造價跟蹤審計工作的思考[J]. 財會學習, 2018, No.192(18):152-153.
[4]孫亞娟, 孫穎. 分析建筑企業工程審計在工程造價控制中的應用[J]. 知識經濟, 2018(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