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物聯網技術應用越來越廣泛,在為各行各業提供便利的同時,使得“萬物互聯”,有效提升工作及管理效率。智慧校園建設順應當前社會發展態勢,對于科學有效推進教學管理活動的開展,提升整體教學水平具有積極意義。基于此,十分有必要就當下智慧校園建設情況以及優化措施進行探析,以期促進校園管理向著更加智慧化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物聯網;智慧校園;建設
一、物聯網技術與智慧校園概述
創立物聯網的主要目標是讓人們認識所有事物的相互依賴性,打造一個信息化技術時代。互聯網通信網絡可以用于信息對象之間的交換。且物聯網的主要機制是通過互聯網連接其他物體信息,并對信息進行識別和應用,最終打造信息化校園。智能校園是基于校園網的信息管理技術,并使用智能信息工具為整個管理過程提供全面的校園數據,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有效地反映管理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將這種信息技術運用在生活中,從而提高信息技術設備與人們反饋交互的能力。
二、物聯網在智慧校園社區的建設工作中的功能
生活中,物聯網通過自身的信息技術和相關的網絡體系對人類的生活加以處理,在交通,通信,購物等方面已經得到了大范圍的應用,物聯網越發的變得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同時隨著有關支持物聯網的技術的發展,物聯網的應用也隨之變化,已經逐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教育中的應用更加重要,對于形成智慧化的教育方式和校園生活是離不開物聯網發揮作用的。
(一)物聯網監測校園的整體環境
學校中用到的多媒體設備多種多樣,教室中的多媒體教學屏幕,掃描儀,機房中的電腦,實驗室中的實驗設備,辦公室的電腦以及整個學校的路由器和發電站等。只有這些設備能保持正常的工作才能保障學校教學工作的正常進行,而由于線路超負荷或者因為機器老化等原因很容易造成學校教育網絡的癱瘓,影響學生的學習進程以及學習熱情。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通過物聯網對學校的相關設施進行監控管理,能夠有效的避免此類事情的發生,在檢測到設備發生故障時工作人員及時的進行報修,這樣大大減少了學校工作人員檢查設備的工作量并且對各部門工作的正常進行有一定的保障作用。
(二)監控識別工作人員的信息
為了加強對學校內部學生和教師的人身安全,學校采用智能識別的方法對進出學校的人員進行嚴格監控,學生和工作人員提前在機器上錄入自己的相關信息,出入學校時通過掃描學生科或工作卡來確認信息,確認持卡人的身份,再進行放行,這樣能有效保障學校內部人員的安全以及學校的財產安全。學生面臨重大考試時需要對學生的身份進行識別,通過掃描身份證、學生證、準考證等相關證明身份的證件來參加考試。通過物聯網的技術掃描證件,這種方法不僅減少了考試時會發生的替考,作弊等不合法的行為,還大大減少了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量,提高考試的公平性,避免學生受到不公正待遇。通過物聯網技術對建設智慧校園的工作有極大的幫助,能有效的加速智慧校園建設的進程。
三、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校園建設中的實踐優化策略
借助互聯網技術來建設智慧校園最重要的應用之一便體現在教學管理層面。通過智能化物聯網技術,在為校園內部的基礎設施進行優化之后,也逐步使得傳統的教學方式開始發生變化,教師在教學管理層面逐漸擺脫以往陳舊的、低效率的管理模式,借助當下智慧化的應用有效提升了教學策略、優化了管理模式,在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以及學習能力的同時,也為智慧校園的下一步構建提供了充裕的條件。
首先,在智慧教學方面,借助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師生之間可以開展多元化交流互動活動。首先,教師在課程講授層面可以借助物聯網技術下的智慧教學模式,通過教學管理平臺對學生進行精確識別,之后對學生進行個性化的評價,建立起智慧校園的學生信息知識庫,將學生的信息進行采集,進一步制定“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之上,教師可以借助網絡技術將教學的課件上傳,供學生自行下載,為便利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條件;再之后,教師還可以借助微信或是微博等現代社交平臺與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了解學生在當前階段上的學習困惑,進而,有效調整教師下一步教學管理模式,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其次,智慧圖書館的建設也成為物聯網技術在校園發力的重點之一。物聯網技術下的智能圖書館主要是通過物聯網射頻等技術來開展圖書的借閱登記等工作,在以往圖書管理中,往往需要專門的圖書管理人員進行圖書資料的分類整理以及借閱登記,效率低下且費時費力,而借助物聯網射頻識別技術則可以實現智慧化的管理,具體表現在學生可以借助一卡通等設備來刷卡掃描實現借閱圖書或是送還圖書。在此基礎之上,物聯網技術還可以對智慧圖書館進行優化,通過大數據采集技術的引入,為學生或是其他的讀者提供更好的服務,通過對借書人的興趣愛好,為其推薦更適合他們閱讀的書籍類別,切實實現個性化,實用化推送與管理。
四、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校園中應用的發展方向
(一)物聯網在校企合作方面的應用
學校和公司之間的協作通常用于配置當前的校園的信息管理系統。公司通過各種方式為學校學生提供實習機會,進一步將教育和實踐結合起來,為學校和企業創造雙贏局面。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通過物聯網技術,為公司提供有用的信息,并且還可以為學生提供有用的實習意向。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信息化系統管理中,需要將設備進行簡化,然后再使用,除此之外,還可以將商業或實時工業形象的實時圖像發送到課堂,讓學生進行學習,以便讓學生更清楚地了解信息管理的知識。
(二)物聯網在教育部門方面的應用
信息管理系統除了在校園方面可以選擇應用,還可以應用到教育信息平臺。在進行應用時,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教育平臺需要根據每個校園的動態情況及時解決教育平臺內部信息的分布。第二,教育機構還需要提供相應的教育數據庫,建立集中的數據庫需要涵蓋各部門的教材,以便更好地幫助學生通過反饋學習增強各方面知識的認知度。第三,教育機構可以利用相關平臺宣布相關政策并及時傳播有關教育的信息。第四,教育機構需要通過對問卷系統和教育信息平臺問題的反饋來識別課程錯誤并控制相關教育部門。
五、結論
在物聯網技術指導下建設智慧校園,對于提升校園建設水平,強化科研、教學、管理工作實施效果具有積極意義。實際推進智慧校園建設工作順利開展并取得良好實效,需要注重結合校園自身建設情況,發揮物聯網技術的優勢,同時還要強化校園基礎設施建設,合理構建完善的物聯感知系統,按照整體規劃分步實施原則建設智慧校園,全面樹立并落實智慧服務理念,這樣將能夠使智慧校園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和管理工作。在未來的發展中,智慧校園將能夠取得更好的發展成果,服務于校園建設和教育活動。
【參考文獻】
[1]彭思翔.物聯網技術在智慧校園建設中應用的現狀與發展方向研究[J].電子世界,2017(4):89+91.
[2]豐明聰,李盤榮,胡云.基于云計算和物聯網技術的開放大學智慧校園建設——以無錫開放大學為例[J].銅仁學院學報,2017,19(6):70-73.
[3]林信川.面向云計算平臺的物聯網智慧校園建設[J].軟件導刊,2016,15(4):161-163.
作者簡介:白晏銘(1996-),男,滿族,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人,大連東軟信息學院計算機與軟件學院物聯網工程專業,研究方向:物聯網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