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堂杰
[摘 要]當前,伴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國家對企業發展的重視不斷加強,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企業要想在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除了要不斷對自身的經營模式和產品的質量進行創新和提升外,同時大部分企業還會選擇企業合并,通過對企業規模的擴大,迅速地占領市場。這個過程雖然對合并企業有著種種優勢,但是不能忽視的一點就是關于企業合并報表會計的研究,在過去的管理上還存在一些問題,嚴重時甚至會給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帶來一系列不穩定因素。本分詳細地分析了企業合并報表會計面臨的問題,并且提出了企業合并會計問題的方法,促進企業整體財務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企業;問題;會計;合并報表
[中圖分類號]F062.3 [文獻標識碼]A
財務工作對企業來說是一份非常重要并且處于核心地位的工作,是對日常經濟業務往來進行記錄的憑證,特別是會計報表,能夠為企業管理者提供一份非常清晰明了的數據,為以后企業的發展和重大決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數據參考。在過去的企業合并報表會計中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例如,沒有明確規定合并的范圍、不能對會計準則進行全面的領會、信息缺乏真實性、會計政策不一致等問題,這些問題使財務工作不能順利地開展。因此,加強企業合并報表會計管理,是企業合并后發展不容忽視的問題。
1 關于企業合并報表會計存在的問題
1.1 規定范圍不夠明確
(1)伴隨著我國對會計準則的不斷完善,對于企業合并范圍也做出了相應的新規定,但是還是存在部分規定不夠明確的現象。規定只是對被投資的相關單位,也就是子公司可以按照母公司的要求進行運營,母公司對其有著間接性或者直接性的控制管理權,來對子公司進行合并。但是,對母公司間接擁有子公司的比例計算方法,沒有明確的提出。這就使企業在實際的合并過程中,由于財務相關人員在理解上存在偏差,或者有著不同意見和想法,對于企業中持股關系具有同一性的合并業務,在做出會計處理的方式方法上就不一致,最終使得出來的財務信息存在差異。
(2)企業進行合并時對相關的范圍如何進行具體的控制,新的會計準則中沒有明確提出,同時在時間上也沒有做出明確的規定,所以在企業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力量相對來說比較薄弱。特別是對規模較大的公司來說,因為沒有明確的時間要求,所以他們可以利用這個準則漏洞,來為利潤操控爭取時間,可以把暫時控制當做擋箭牌,缺乏相關實質性的操作,甚至不能對一些合并范圍之外的子公司進行排除。
(3)其實,從上面提到的新會計準則沒有明確規定上,我們不難得出,對企業怎樣進行實質性的操控和對子公司的控制都沒有明確要求,雖然只是強調了在合并的范圍內把控制作為標準,以及對母公司合并范圍涉及的情況作出了規定,但是仍然沒有非常具有實質性和清晰性的標準。
1.2 企業合并報表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
(1)長時間以來,企業會計人員受傳統的會計處理和理論上的影響較大,存在個別會計人員在根據會計核算進行分析的時候,所得出的相關信息缺乏真實性。而由于會計處理的方式都是環環相扣的,一旦信息缺乏真實性,在進行企業合并會計報表編制的時候,就會把所提供的失真信息作為基礎性的依據,然后對這些失真的信息進行整合,最終導致會計報表所反映出來的信息也缺乏真實性。
(2)企業合并報表會計中,不再是單獨的進行編制了,需要按照合并的范圍,把相關子公司的會計報表進行合并,也就是說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報表要共同編制。然而,由于子公司和母公司所處在不一樣的環境中,加上其它因素的影響,所以存在較大的差異,并且在過去的會計處理上涉及的政策和方式也都不一樣,使得相關財務人員在編制時,在信息真實性上會有一定影響。
1.3 企業合并報表會計存在所采用的會計政策不一致問題
新型的會計準則規定,在企業進行合并后,母公司和子公司在編制會計報表時,要采用同樣的會計編制政策。但是,企業在實際編制的過程中,因為子公司所處的行業和母公司不一樣,很多賬目都是在合并前有著自己的處理方法,所以很多企業按要求進行調整的時候,由于工作量相對較大,使得在合并的過程中,財務會計報表所反映出來的信息真實性也會缺乏。
2 關于企業合并報表會計問題的應對方法
2.1 企業合并報表會計要進一步合理規定企業合并的范圍
在企業合并后,需要對會計報表也進行合并,而會計報表就是對企業在一定的時間內的運營財務狀況和相關業務經營成果的反映,因此,在進行合并的時候,還是需要有一個明確的合并范圍進行劃分的,進而促進在企業合并后財務會計報表具有很高的準確性。企業在進行合并范圍的確定時,要注意把所有需要進行合并的子公司,全部納入到合并的范圍內,非子公司不得進行納入。在對合并的范圍進行界定時,企業要注重實質性。在控制的權力上,要以企業實際上擁有的決策表決權的標準來進行確定,不得利用形式上的權力進行確定。在實際的劃分過程中,如果出現實際控制權力和形式上的權力,或者持股的比例發生矛盾時,還需要對企業的實際財務決策權力和獲利的權力進行參考,來進行合并范圍的確定。
2.2 企業合并報表會計要把統一性和重要性的原則相結合
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對于企業的財務來說,是一項較為重要的工作,而且工作量也是較大的。財務報表編制的原則上要借貸平衡,同時是根據企業一年來經濟業務所記錄的記賬憑證進行編制的,這就使得在日常記賬的過程中要注重數據的準確性,一旦結果出現借貸不平衡,就需要逐一地進行查找。而企業合并后,工作量更會相應地增大,因為需要把子公司和母公司兩個公司進行編制。在子公司的財務處理中,由于公司的規模和公司的往來業務決定,子公司的會計處理所采用的會計政策和流程,相對母公司來說比較簡單,而合并之后,需要對其采用的會計政策和處理的方式,都要進行統一,同時對結算的時間也要保持一致,進而確保會計信息能夠更加準確。在編制會計財務報表的時候,可以選用一些比較規范性和先進性的財務軟件,也可以對相關核心信息進行篩選,這樣就可以通過比較核心的信息進行編制報表,簡化了編制工作的流程和減少了相關財務人員的工作量。
2.3 企業合并報表會計要不斷對合并報表編制的方法進行創新
當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規模較小、在經營管理中存在問題的企業大多數都會選擇和規模較大的企業進行合并來共同發展。在企業合并中,有很多種形式,有的是利用收買來進行合并,有的這是通過一定的交易來進行合并,而這些形式都是少部分企業所選擇的,大部分企業還是會選擇進行重組形式的合并。重組形式的合并,對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形成過程以及資本市場有著很高的要求,要求母公司與子公司之間差異小,而實際過程中這些存在很小差異的狀況是非常少的,所以面對這種情況,還是需要采用權益相結合的方法,來進行合并報表的編制。在權益報表編制上,有著很大的優勢,就是編制的方法和其他方式相比簡單快捷,但是并不是說方法越簡單就越好,因為在當前經濟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的發展節奏也是越來越快,所以還是采用過去的權益方式編制合并報表,存在一定的滯后性,不能很好地符合企業實際的發展情況,所以,這就告訴我們,在企業編制合并報表的時候,要靈活地掌握編制方法,對編制報表的方式進行創新和完善。例如:企業在編制合并報表的時候,采用權益法時,可以根據母公司合并后的損益狀況進行分析,看公司的相關業務是不是實現了損益,也可以對損益的情況進行推定。同時,不能忽視子公司的成本投資情況,要對子公司的資產價值實現賬實相符,減少差額的存在情況。這樣就能夠很好地實現,母公司在投資和凈收益的情況讓子公司有著明了的反應,并且能夠實現子公司在運營時的情況,進行整體性的分析。
2.4 企業合并報表會計要加強信息的真實性
降低生產成本,是大部分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特別看重的,以最少的投入實現最大的利益。成本的降低除了要提高生產的效率外,更需要對企業各方面業務進行科學的管理,從而實現良好的運營效果,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在實際的企業合并報表編制的過程中,總是會對一些合并的重要信息進行掩蓋,為了更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所以報表信息的真實性缺失。因此,在企業的進行合并報表時,要與企業的實際經營狀況進行相結合,注重一些財務管理過程中的細節問題,對成本進行全面的控制,科學合理地進行管理,這就能夠使得財務管理和企業成本的控制進行高效地融合,促進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在企業進行合并以后,要把這些涉及的原始數據進行及時并且準確的記錄,便于企業更好地管理。
3 總結
財務工作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很多企業的管理者總是把眼光放在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上,使財務工作在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問題,尤其是關于企業合并報表會計問題上。在新形勢下,伴隨著企業發展形式不斷多樣化,經營業務的不斷全球化,所以,傳統方式上的合并報表會計,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那些信息、數據需要者的要求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就要針對企業合并報表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對相關制度進行完善,堅持以新的會計準則為出發點,不斷適應新形勢下對會計的要求,為企業和信息使用者提供準確率高的企業合并報表,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許文婷.經濟實體理論下的財務報表合并的會計問題研究[J].財會學習,2018(21).
[2] 武岳.淺議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有關的問題[J].財經界,2017(15).
[3] 谷雨薇.中國與國際會計準則合并會計報表比較[J].現代商貿工業,2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