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梅
[摘 要]本文主要是通過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視角研究社會治理問題。基層黨組織擔負著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重要責任,是基層的領導核心,基層黨組織必須跟隨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強化自身的政治功能和社會功能,為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貢獻自己的力量。本文通過基層社會的概念入手,以基層黨建的視角探究社會治理存在的問題,并探究治理社會問題的對策方法,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工作能力,保證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關鍵詞]基層黨組織;建設;社會治理問題;探究
[中圖分類號]D267 [文獻標識碼]A
1 基層社會治理的概念
“基層”是伴隨社會主義產生的,是一種政治概念?;鶎宇櫭剂x就是在最基礎的層面,在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層面。在我國基層黨組織是指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黨的委員會、總支部委員會、支部委員會。我們黨經常號召要到群眾中去,其實就是要求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體察民情,走到群眾中去,以群眾為中心,以群眾的需要為導向,堅持群眾路線,為人民做實事辦好事。
基層社會治理就是通過基層黨組織對社會進行治理,通過基層社會治理的方式使黨和政府直接與群眾接觸,直接受人民監督?;鶎有允腔鶎狱h組織最大的特點。但是基層黨組織處理的是基層社會的各項大小事務,也是最容易引起社會矛盾的工作,這就需要基層黨組織不斷加深和群眾之間的聯系,以群眾為中心,關心群眾的利益,和群眾溝通,了解群眾的需要。這樣才能解決民生問題,維護社會穩定。
2 基層社會治理的問題
2.1 基層黨組織作用弱化
基于基層黨組織建設對于社會治理而言十分重要,因為基層是與社會聯系最為緊密的一層,也是最能夠了解到群眾需要,真實反映民意的一層。但是就目前而言許多基層黨組織干部存在黨政一家的問題,并不能把行政職能和黨組織建設區分開,導致以政代黨的現象頻頻發生。黨政不分家其實是對基層黨組織的弱化,會削弱基層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發揮的作用,使黨政建設過于行政化,缺少思想層面的建設。另外,許多單位的黨建人員是從行政一線退下來的老領導,他們在思想上多有保守,對于時事大政方針了解過少,不能夠順應基層黨建的要求。 這導致基層黨建看起來非常重要,但是實際上工作多有不足。許多農村對于黨建工作的重視也多有不足,在黨建工作上略微自由散漫。黨組織作用弱化,會使黨的核心凝聚力下降,不利于社會治理。
2.2 基層黨建虛化
基層黨組織建設虛化其實就是基層黨組織過于形式化,對于黨建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真刀實槍地進行黨組織建設。許多基層黨組織忽視對新的政治理論的學習, 認為黨的政治學習可有可無,許多學習工作并沒有完成或者沒有按時完成,這是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工作人員思想不夠先進,不能夠與時俱進。另外,基層黨建對于自身的定位多有不足,許多黨建人員打著黨建的旗號做行政工作,黨建形同虛設,黨建人員對自己的要求過低,思想上不夠重視,思想要求低,不能夠關心黨員的生活,對于黨員出現的問題不予解決,這使得基層矛盾不能夠有效解決,不利于社會治理。
2.3 基層黨建僵化
社會治理與基層黨建息息相關,基層黨建具有完善健全的運行管理機制,會使社會治理如虎添翼。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中國基層黨組織建設稍有僵化,工作內容較為枯燥乏味,缺乏完善健全的運行管理機制?;鶎狱h員的執行力度相對較低,黨的工作和業務有所分離,不能夠到群眾中去,以群眾的需要為目的,為群眾解決問題。這非常不利于社會治理。而且由于基層黨建僵化,黨員之間缺乏溝通,不能形成工作合力,使得民情民意很難得到真實的反映,影響社會治理和社會凝聚。
3 基層社會治理的對策
3.1 基層黨組織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
基層黨組織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響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及黨的十九大提出的號召,構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完成從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的完美轉型。必須要和群眾緊密相連,引導社會群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共同促進社會進步。
在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視角下進行社會治理就是以基層黨組作為社會治理的核心和主體,讓政府、非政府組織、機關團體、社會個人共同參與到社會治理中,彼此之間進行分工合作、溝通配合,形成立體式、多方位的社會治理格局?;鶎狱h組織要在其中起到引導作用,進行制度安排、政策制定、宣傳教育等,調節各方利益,使得公眾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會治理的實踐中。這也要求基層黨組織必須改變自身作風,改變黨政一家的思維模式,要重視基層黨組織建設,尊重和接納其他社會主體,形成多元的共建共享社會治理格局。
3.2 基層黨組織要保證多方利益共享
社會治理問題主要是利益沖突問題,如果各方利益出現沖突就很容易分崩離析,降低社會凝聚力。因此社會治理的核心問題就是要處理好各個社會治理主體的利益問題。這也是基層黨組織面臨的挑戰?;鶎狱h組織要想保證多方共同參與治理,互相聯合,共同行動,就必須調和好各方之間的矛盾,解決好各方之間的利益,讓各個治理主體共享社會治理成果,從社會治理中獲益,最終實現全民共享。但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利?益不平衡的事情時有發生,社會階級的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會弱勢群體的貧困程度。這無疑增加了基層社會治理的難度?;鶎狱h組織必須要通過新的管理模式,和各個社會治理主體進行調和,解決社會矛盾,實現群體利益。
3.3 基層黨組織要提高自身共建能力
基層黨組織是我黨設立在基層的組織,是我黨的執政基礎?;鶎狱h組織必須提高自身共建能力,具備社會治理能力,充分發揮自身的社會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強化其作為社會治理主體的核心競爭力。同時基層黨組織還應該做好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對于其他的社會治理主體進行宣傳教育、輿論引導等, 規范社會行為,提高其他主體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做好群眾之間的協調工作,經常和群眾溝通互動,提高群眾的社會治理能力。 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有意識地改進工作方法,從實踐中汲取經驗,提高自身的共建能力,更好地參與社會治理,更好地解決群眾的問題,到群眾中去,為群眾服務。
3.4 基層黨組織要創新社會治理機制
基層黨組織要加強自身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機制,協調好參與社會治理的各個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協調處理各個利益主體之間的利益沖突,促進參與社會主體的各個利益主體共同參與社會治理,把協商合作作為社會治理機制的重點。 其核心在于將各方社會治理主體作為自己的伙伴,而非利益角逐者,這樣才能得到各方治理主體的配合和信任,達到共建共享的目的,實現公共利益最大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社會治理目標。這要求基層黨組織改變過去的單一化的社會管理模式,以互動平等的方式和社會治理主體進行協商合作,巧妙地化解社會沖突。
3.5 基層黨組織要聽取公眾意見
基層黨組織不僅要采用合理的機制創新社會治理,還要到群眾中去,參與群眾的生活,真正地了解群眾的實際需要,感受群眾的所思所想。切實保障群眾利益,保證群眾間接參與社會管理和決定社會重大事物的權利,真正了解群眾的利益訴求?;鶎狱h組織要認真聽取公眾的意見,拓寬公眾表達意見的渠道,做好黨和群眾之間的橋梁,建立健全公眾的意見表達機制,解決好民生問題。
3.6 基層黨組織要注入新鮮血液
目前我國出臺了許多更新基層黨組人才的辦法,比如選調生、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等?;鶎狱h組織應該抓住機會,多招攬大學畢業生,一方面大學畢業生具有先進性,他們大多在較為發達的城市生活過,思想比較先進,對于時代的前進脈絡有清楚的了解,可以帶動基層黨組織的發展和進步。另外大學畢業生具有實踐性不足的缺點,基層黨組織和群眾之間聯系比較緊密,實踐性較強,剛好可以使大學生得到充分的鍛煉。二者之間相輔相成,共同發展。
4 結論
綜上所述,基層黨組織作為黨的基層組織,作為黨和群眾之間的紐帶,必須牢記自己的使命,加強自身建設,創新社會治理機制,深深地扎根到基層,到群眾中去,以群眾的利益為己任,為群眾服務。只有基層黨組織不斷加強自身的黨政建設,提高自身的共建能力,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才能協調好各個社會治理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解決多方之間的利益沖突,處理好利益分配問題,化解社會沖突,促進共建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的形成,實現各方利益最大化,共享社會發展成果的目標。
[參考文獻]
[1] 于亞杰.基層黨組織建設視角下的社會治理問題探究[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2017(03).
[2] 沈筱芳.黨的領導與基層社會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7.
[3] 唐雙捷.供給側改革視角下的城市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17.
[4] 盧文華.基層黨建主導下社會治理創新研究[D].寧波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