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福榕

【摘 要】目的:關于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應用雷貝拉唑和莫沙比利對慢性胃炎治療的效果分析。方法:將2017年10月到2019年5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慢性胃炎44例患者作為本文觀察組,治療的過程中對所有患者均聯合應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雷貝拉唑和莫沙比利進行用藥,選擇同期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另外4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對照組,治療的過程中采用常規療法進行治療,對兩組患者經不同治療之后的效果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有效治療3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6.36%,對照組有效治療3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8.1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對患者進行胃鏡檢驗評估療效,觀察組胃鏡檢驗有效41例,有效率為93.18%,對照組胃鏡檢驗有效32例,有效率為72.73%,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3例,發生率為6.82%,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8例,發生率為18.18%,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結論:臨床治療慢性胃炎患者時,通過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雷貝拉唑和莫沙比利可以發揮理想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莫沙比利;慢性胃炎
【中圖分類號】R97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02
本文主要分析采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雷貝拉唑和莫沙比利對慢性胃炎治療的效果進行分析,同時將主要研究情況進行如下的論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0月到2019年5月來我院進行治療的4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本文的觀察組,選擇同期來我院進行治療的另外44例慢性胃炎患者作為本文的對照組,確保本文兩組研究對象基本資料一致,以方便進行分組對照研究。對照組當中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比例為20:24,患者發病最大年齡為76歲,最小年齡為28歲,平均年齡(51.8±13.4)歲;觀察組中男女比例為21:23,患者發病最大年齡75歲,最小年齡24歲,平均發病年齡(50.8±12.6)歲。本文所有患者經過中醫診斷為氣虛血瘀型慢性萎縮性胃炎,對患者入院的時候通過胃鏡檢查和病理組織活檢等確診,本文患者均排除合并有嚴重的臟器損害和肝腎功能障礙等情況,所有研究對象符合倫理委員會的相關標準。通過統計學軟件檢驗兩組一般資料,兩組患者入組無差異。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治療時常規應用森林療法進行治療,為患者晨服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選擇劑量為20mg,為患者給藥克拉霉素膠囊0.5g,每日給藥兩次,為患者應用阿莫西林1.0g,每日用藥兩次。如患者合并腹脹癥狀,可為患者加用枸櫞酸莫沙比利,口服5mg,每日進行三次治療。對本文的觀察組患者治療時,主要應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雷貝拉唑、莫沙比利進行治療。氟哌噻噸美利曲辛在用藥的時候通常每天2片:早晨及中午各1片;嚴重病例早晨的劑量可加至2片。每天最大用量為4片。雷貝拉唑用藥10mg,每天早上餐前半小時為患者用藥,莫沙比利應用5mg每天餐前半小時為患者口服,每日為患者用藥三次,連續為患者用藥4周,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進行評價和比較。
1.3 觀察指標 對所有患者選擇采用客觀的指標對治療總有效率進行評價,對兩組患者的有效率進行比較,記錄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情況,并比較不良反應發生率。如患者治療之后,所有臨床癥狀全部消失,說明顯效;各項臨床癥狀在治療以后都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說明臨床治療有效;患者治療以后各項癥狀沒有改善,甚至加重,說明治療無效[2]。注:治療總有效率=治療顯效率+治療有效率。
對所有患者進行胃鏡檢驗,調查胃鏡檢驗有效率,并作比較。
1.4 統計學分析 啟動統計學軟件IBM SPSS25.0對兩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采用t值檢驗計量值,卡方檢驗計數值,以P<0.05表示數據之間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有效治療38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6.36%,對照組有效治療30例,治療總有效率為68.18%,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對患者進行胃鏡檢驗評估療效,觀察組胃鏡檢驗有效41例,有效率為93.18%,對照組胃鏡檢驗有效32例,有效率為72.73%,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觀察組出現不良反應3例,發生率為6.82%,對照組出現不良反應8例,發生率為18.18%,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本文兩組患者經過不同治療以后的臨床治療效果的詳細狀況,請參見表1的結果。
3 討論
從現代醫學角度來說,慢性胃炎的發病機制還尚不完全明確,臨床通常認為這種疾病和幽門螺桿菌感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同時也和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十二指腸的溶液反流、飲食習慣、精神狀態和全身性疾病存在一定的聯系。有研究認為,大約超過80%的慢性胃炎患者都能夠檢測到幽門螺桿菌感染,現如今對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根除性治療,是對慢性胃炎進行治療的主要手段。
但臨床認為,有一部分患者經過正規的抑制胃酸、黏膜保護和三聯、四聯療法治療以后,患者存在有胃部不適等相關的消化性癥狀仍然長期存在,同時使患者伴隨著一定的焦慮和抑郁狀態,導致患者存在全身不適感,這會使患者的總體健康水平大大降低,并且長時間的就醫影響生活質量,還會浪費不必要的醫療資源。一般醫學界認為精神壓力和生活方式會導致慢性胃炎發病,還有一部分患者因為存在有消化道癥狀和軀體障礙等,使患者疾病表現日趨嚴重。臨床在治療的時候,消化系統的運動和分泌功能因為受到自主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等,因此也很容易受到內外環境的雙重影響,這使得患者的身心相關敏感器官表現的更加嚴重。所以在進行常規的抗感染、抑制胃酸等治療的基礎之上,也需要配合調節神經功能和改善精神狀態的藥物,以便于發揮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應用雷貝拉唑和莫沙比利治療基礎上為患者應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進行治療,主要目的是為了協同對患者的中樞神經系統的功能進行調節改善,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軀體癥狀,幫助患者緩解精神的狀態,這樣能夠促進患者疾病的極大化恢復。而通過本文結果能夠驗證,對患者應用三種藥物的聯合應用具有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臨床治療慢性胃炎患者時,通過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雷貝拉唑和莫沙比利可以發揮理想的治療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陳擁軍.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莫沙必利和雷貝拉唑治療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分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8,30(03):47-48.
曹明賢.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雷貝拉唑、莫沙必利治療慢性胃炎臨床效果觀察[J].白求恩醫學雜志,2014,12(03):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