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煥興

【摘 要】本篇論文主要目的為更好的開展狂犬病疫苗的接種,從而進行對接種狂犬病疫苗后的種種不良反應而進行分析,以此提供依據。本篇論文使用的主要方法為研究分析近幾年接種狂犬病疫苗后的不良反應,對于接種后的不良反應,我們主要可以從接種者的年齡段以及狂犬病疫苗的種類等等不同的方面而進行比較研究,從而進行不良反應發生率的分析總結。由此本篇論文可以得出結論,醫護人員在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的過程之中,如果發現接種者產生不良反應,就應該進行相對應的有效處理,并且醫護人員應該使用安全性較高的方式給患者進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種。
【關鍵詞】狂犬病疫苗;不良反應;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37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2--01
引言:以我國目前的醫學水平來說,能夠做到有效預防狂犬病的方法只有接種狂犬病疫苗,但是在接種狂犬病疫苗之后,不同的接種者會有不同的接種反應,有些反應是良性的,但是也有些反應不是良性的。這些不良反應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就給接種狂犬病疫苗的患者造成了不安全感。為了能夠正確客觀的對狂犬病疫苗做出評價,本篇論文就以近幾年有關于預防接種狂犬病疫苗者的不良反應進行了一個數據統計,以此進行研究分析,以便我國能夠更好的進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種活動。
一.資料與方法
有關于資料方面,本篇論文一共收集了近幾年之中所知道的,接種了狂犬病疫苗的患者的信息,總共達到三萬多案例。
有關于狂犬病疫苗種類方面,本篇論文一共研究分析了三種疫苗種類。種類A:國產疫苗,名稱為成大速達,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種類B:國產疫苗,名稱為諾誠生物,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種類C:進口疫苗,名稱為瑞必補爾,人用狂犬 病疫苗(雞胚細胞)。因以上三種狂犬病疫苗為常用疫苗,所以本篇論文主要以以上三種疫苗為調查研究。
有關于接種程序,主要為五針法以及四針法,剩下其他的接種程序所進行接種的案例只占了所有案例的百分之十。
有關于不良反應,主要為局部反應以及全身反應。局部反應的狀態為紅腫、瘙癢、潰瘍、疼痛等等;全身反應所呈現出來的狀態為眩暈、發熱、胃腸功能絮亂等等。
二.結果
2.1 不良反應發生率 由近幾年的統計案例顯示,已知的接種狂犬病疫苗的案例一共有三萬零兩百一十六個,其中有五千零七十六個案例出現了不良反應,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百分之十六點八。我們以兒童組、中青年組以及老年組,這三組分類來進行不同年齡段人群的不良反應情況。通過比較研究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這一表格,從而獲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116.78,P<0.01)。
2.2 疫苗種類與不良反應發生的關系 通過本篇論文所涉及的案例進行研究分析之后,我們可以得出國產疫苗A以及國產疫苗B接種之后產生的不良反應為百分之十六點八以及百分之十七點四。其中包括了局部反應率以及全身反應率。國產疫苗A的局部反應率為百分之十二點九,而全身反應率為百分之三點九。國產疫苗B的局部反應率為百分之十三點八,而全身反應率為百分之三點六。由于國產疫苗A與國產疫苗B之間的不良反應率所產生的差異性較小,因此并沒有得到有效的統計意義。但是與進口疫苗C的不良反應率相比較,由于進口疫苗C接種之后產生的不良反應為百分之十三點七,因此具有有效的統計意義。
三.討論
由以上研究數據得出,六月到八月這段時期,由于天氣原因,人們進行戶外活動較多,且穿著較少,因此這段時期為接種狂犬疫苗的高峰時期。而進行接種狂犬疫苗之后,產生不良反應的年齡人群多為兒童以及老年人,產生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高達百分之二十點三。產生這一現象的因素有很多方面,比如說兒童以及老年人自身的免疫能力較低,老年人的體質較為孱弱,兒童的體質發育還不夠完全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同時,依據以上的研究成果,還能夠發現接種狂犬疫苗之后,所接種的人群的免疫效果與疫苗的抗原變異性和機體的免疫有關。從本篇論文以上的研究數據還得出,國產疫苗A和國產疫苗B由于所產生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幾乎沒有差異,因此這兩者之間的安全性相差不大。但是進口疫苗C與國產疫苗A和國產疫苗B所產生的差異性有點大,由此可以得出相關結論,進口疫苗的藥物純度高于國產疫苗的藥物純度。對于這三種狂犬疫苗接種后所產生的不良反應,患者大多數以局部的不良反應居多,且不良反應大多都可以自己進行緩解,不良反應并不是很嚴重。
結語:對于本篇論文之中所出現的不良反應,相關的醫護人員應該保持自己的耐心。對這些呈現出不良反應的患者,醫護人員要做到與患者親切的溝通,搭建起溝通的橋梁,這樣患者才會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從而讓醫護人員以及醫生的治療,能夠更好的進行下去。同時在另一方面,不同的接種者要選擇不同的,適合自身的狂犬病疫苗。而醫護人員在給患者選擇合適的疫苗進行接種的時候,對于疫苗的使用劑量也要做到合理控制。為了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還需要做好對于抗體的檢測。但是不論是誰,只要被動物咬傷,就必須要進行狂犬病疫苗的注射。對于我國社會居民來說,只有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人知道如何正確的處理被動物咬傷之后的方式,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的人因為不了解狂犬病,其中很少一部分最終造成了死亡的結局。很多接種狂犬病疫苗的患者,在出現不良反應之后,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負面情緒,比如說焦慮、緊張、恐懼以及等等情緒,從而造成的后果就是對狂犬病疫苗的接種拒絕進行。這樣狂犬病疫苗所能夠帶來的免疫功能,由于沒有進行全程的接種,并不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于朝鳳,陶書鳳,王曉宇。狂犬疫苗接種人群流行病學調查分析[J].江蘇衛生保健,2012,14(1):22-23。
胡麗珍,吳麗蘭,張少雯 。狂犬病接種后的不良反應及護理[J].職業與健康,2012,28(6):761-762。
李艷輝 。育齡婦女狂犬病暴露后接種疫苗對妊娠的影響[J].中國優生與遺傳雜志,2012,20(3):127-128。
李靖,羊海濤,孟繁岳等 。江蘇居民狂犬病防治知識水平調查[J].江蘇衛生保健,2010,1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