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鄞州職業高級中學 王成波
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智能互聯、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技術在汽車中廣泛應用,這就對中職汽車專業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課堂上教師除了要講授汽車專業本身的知識之外,還需要給學生拓展些與日常生活密切聯系、與汽車技術發展前沿緊密貼合的知識。這樣可以將專業知識的學習與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能夠了解汽車技術發展現狀和應用趨勢。
當前,中職汽車專業使用的教材主要有2大類。其一是在實訓課程使用的教材,這些教材大多是作者根據汽車維修手冊流程而編寫的,更加注重某一車型的維修技術、工藝規范、結構分析及操作流程介紹,但缺少對工藝因果關系的闡述和相關知識的延伸;另一類是為學生升學和學習基礎知識而編寫的,這類教材比較注重知識體系的完整性、連貫性和科學性,但實踐應用技能講述不多,內容相對陳舊,不能很好地與汽車發展前沿對接。教材中所謂的汽車新技術、新工藝,其實已經不“新”了,大多已是在汽車行業中應用十年以上的技術和工藝。如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汽車概述》這本教材中項目八“了解汽車新技術”中所編寫的制動防抱死技術,其實早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就已在汽車中開始應用了。上述2類教材都有弊端,如果教師直接按照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而不進行內容的篩選和知識的拓展,就會導致學生學到的專業知識陳舊而片面,不能緊跟現代技術發展步伐。
國外先進的職業教育一個最大特點是他們在教學中往往沒有固定的教材,而是采用工作頁的方式進行教學。教師按需給學生提供相應的學習材料,讓學生對于學習內容一直保持神秘感。其實對于教材中的很多學習內容,完全可以通過學生自學完成,而不需要教師上課再按照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教學,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不說,還會引起學生的厭學心理。為此,教師在汽車專業教學中應根據技術發展現狀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激發學生不斷探索新技術和新知識的欲望。
不少中職汽車專業教師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到學校從教的,本來在學校學到的汽車專業知識和技能就非常有限,同時又缺乏實際汽車維修經驗。所以就出現了部分教師多年使用同一本教材,并且完全按照教材的內容進行授課的現象。這樣,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技能很難得到提高。如果教師有了有效知識拓展的教學理念后,就會在備課中充分考慮學生、教材、汽車技術的發展現狀、汽車與生活之間的聯系等各個方面。而這些知識又不可能隨手可得,是需要教師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搜集資料、整理并學習的。久而久之,教師的知識面將會越來越廣,教學思路會越來越寬。
當今社會,汽車正在走進千家萬戶,汽車的話題時常會成為我們談論的焦點。所以,對中職汽車專業的學生進行有效知識拓展時,可考慮汽車專業知識與日常生活現象的內在聯系。當每年夏天臺風過后,我們總會聽到有關汽車涉水熄火,洪水過后汽車牌照丟失頻繁等相關新聞。由此教師在汽車專業教學中可以引入“汽車涉水行駛技巧”“如何判斷汽車發動機是否進水”“汽車發動機進水后如何修復”“汽車涉水行駛發生車輛損壞事故是否可以理賠”“汽車涉水行駛牌照為何容易丟失”等話題。和這些話題相關聯的專業知識顯得特別實用。教師用學生日常所聞的話題引入教學,就極易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另外,“荷式開車門法”“三分鐘夏天車廂降溫法”等相關知識的教學,可以讓學生學習之后來幫助身邊的人處理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到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感覺到自我價值得到實現的自豪感。
汽車是集材料、信息、智能、時尚于一體的機器,汽車上的技術應用水平能夠反應一個國家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為了贏得市場、獲得贊譽、站穩腳跟,企業用于汽車上的各項技術更新速度快,工藝創新頻繁。汽車產業最具顛覆性的未來發展趨勢可以概括為“新四化”,即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及共享化。電動化是基礎,網聯化是條件,智能化是關鍵,共享化是趨勢。因此,在汽車專業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介紹當今汽車領域發展前沿技術。比如關于電動汽車發展的“移動充電汽車”“汽車生產那些事”“不出三年汽車就會變成這樣”等關于汽車發展研究的熱點知識。這樣有利于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和意識,有利于學生結合自己的個性特點思考今后從事的崗位和發展方向。
教師在講授專業性強的汽車知識時,如對內容不進行整合、改造與更新,學生學習起來就不容易理解,學習效率自然低下。為此,教師可以用動畫、漫畫加比喻的方式,用生活中的場景來解讀汽車知識與技術,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師在講解“如何來理解汽車兩輪驅動與四輪驅動”知識時,可采用劃船的比喻,船尾坐一人劃船叫作后輪驅動,船頭船尾各坐一人一起劃船叫作四輪驅動。然后教師又用比喻的方法介紹分時驅動、適時驅動、全時驅動等概念。學生學習起來就感覺輕松很多,而且學習過后不容易忘記。
教師要貼切、合理、高效地導入教學素材,必須積累相當數量的資料以備用。一般教師可以通過以下3種方法來收集汽車專業方面的資料。
汽車相關的微信公眾號常會為我們提供豐富和專業的汽車知識。如“汽車掌上之家”“汽車維護與修理”“汽車E路行”等公眾號里有“汽修社區”“課程試聽”等專欄來介紹汽車知識。在平時閱讀中,發現好文直接收藏或保存在手機電子筆記本中,簡單易行,受歡迎度高。另外,關注專業技術高的汽車同仁朋友圈,他們經常會發送精彩的汽車知識好文,這些文章也經過了他們的過濾和消化,可以放心學習和使用。
汽車專業雜志與書籍可以使我們掌握的知識更加系統、全面和專業。如《汽車知識》雜志中有圖解汽車百科、汽車發展史、車訊”等欄目,《汽車之友》雜志有新車介紹、汽車測試、讀者互動、汽車科技等內容,《汽車維護與修理》雜志有行業升級、免拆診斷、技術快訊等欄目。教學之余,汽車專業教師可以經常性地翻閱相關專業書籍,經過過濾和篩選,很多資源可以成為汽車課堂教學的理想素材。另外,汽車專業教師對汽車維修手冊的研讀,也可以讓教學內容更加嚴謹和專業。
除了外部的知識和信息的供給,汽車專業教學有效知識的拓展還需要授課教師不斷地去積累、歸納、總結、思考和提煉,形成個性化的教學素材。如把“車輛識別代碼”與“居民身份證”聯系起來,讓學生輕松理解車輛識別代碼的意義。把汽車各系統、機構與人體的器官、肢體類比起來,可以實現知識遷移,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輕松。
汽車專業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拓展有效的汽車專業知識,讓學生知識視野變得更寬廣,給課堂帶來更多的活力和生機,讓學生獲取更多實用的汽車知識,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