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娟娟
(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胥口中心小學,江蘇 蘇州 215164)
如今,美術欣賞課越來越受到師生的重視,美術教師開始更多地專注欣賞課教學。培養學生的審美情感,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使他們自信地展示自我,感受生活。讓學生從歡愉的課堂中延伸到生活中感知美、欣賞美和表現美,是美術教師共同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標。學校教育應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除了需要注重主科教學之外,更需要注重其他學科的教學,如美術、音樂、體育等。美術作為基礎教育的重要學科,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欣賞課教學的重要意義,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欣賞能力,對美能夠直接進行認知,對生活中的美丑、善惡能夠進行準確區分,這對他們以后的學習、工作、生活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各種因素的限制,學校往往把美術教學作為培養學生欣賞水平、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主要途徑。小學美術教學內容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作用非常大。因此,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什么是美,并進行評價,以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進而創造出美的作品,形成他們對美的獨特感受和認知。這種教學方式能為學生欣賞能力培養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教師在帶領學生認識美丑、評判高雅庸俗的過程中,能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借助美術欣賞課教學,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美術是一門極具藝術氣息的課程,借助大量的美術作品展現,以及教師帶領學生對美術作品進行多角度的欣賞,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讓學生學會多角度欣賞美術作品,并在作品中體味意境,使自己的想象思維得以發展。美術課程與其他課程不同,教師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解放思想,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必然能夠得到培養。此外,在欣賞課教學中,教師應適當地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和自我體會,寫學習感悟,創作美術作品。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美術教材涉及大量中西方藝術元素,有中國的水墨畫,有國外的抽象藝術,有簡單的色彩搭配,有復雜的圖畫構思等等。借助教材以及教師提供的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生可以在欣賞課教學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美術知識。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對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能尤為重要。借助美術欣賞課教學,學生所見所聞增多,才更有可能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才更有可能對美術學習產生興趣,這方面的潛能才有可能被激發出來。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教學擺脫“應試教育”的束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教學重點。但在實際教學中,更多學校還是偏向于“應試教育”,側重語數外等學科教學,而美術欣賞課往往會被忽視。另外,受教師教學態度和學生學習態度的影響,美術欣賞課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因為欣賞課教學內容比較少,所以有的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會有所懈怠,導致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不高。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本著拓展學生知識面,提高學生興趣的初衷,為學生提供一些課外內容,但往往忽略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展示的欣賞作品,使學生難以理解。這樣一來,反而事倍功半,影響了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有時候,美術欣賞課教學還會因教師語言表達能力不足導致學生不能理解。部分學生因為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往往對語數外之外的其他學科不重視,因此,在上美術欣賞課的時候,他們會抱以“玩”的心態。學生的不配合,成為美術教師教學中遇到的一大難題,嚴重妨礙了課堂教學進度,降低了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學校和教師都應該正確對待美術欣賞課教學,要充分認識到美術欣賞課教學對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意義。學校應對美術欣賞課教學給予必要的支持,對需要完善的教學設施,及時尋求相關部門幫助解決。教師應重視美術欣賞課教學,認真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選擇合適的教學資料,進行教學預設,以便擁有清晰的教學思路,促進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還需要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學素質,強化自己的語言運用,使心中所想即為所講,促進學生對相關教學語言的理解。
當前,少數學生對美術課抱以“玩”的心態,缺乏學習興趣,為了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積極主動地欣賞藝術作品,教師需要合理運用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美術欣賞課教學中,教師展示的作品不同,授課側重點也應該有所不同。有的作品傾向于展現歷史故事,有的作品傾向于表現藝術家奇妙的構思,有的作品側重于表達某種特殊寓意。針對不同作品,教師需要運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例如,在帶領學生欣賞中國畫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古典音樂,展示古詩詞,烘托教學氣氛,展現教學意境,深化學生的情感體驗。針對教材中的某些美術作品,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同一作品不同角度的圖片,讓學生全方位地感受藝術家的創作風格和作品的奇特之處。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現更多美術作品和美術學習資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美術欣賞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喜歡就某一美術作品,從自己的角度分析作品,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思維特點,導致學生對教師的某些觀點不贊同,但是又沒有辦法反駁。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狀態。為此,教師應改變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多為學生創造課堂討論交流的機會。例如,針對某一幅畫作,教師可鼓勵學生談談自己的看法,讓他們勇敢地說出“我覺得,我認為……”這樣的話語。學生自主發言的過程,也是學生大腦思考的過程。學生通過闡述自己的觀點,接受他人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和感受,審美能力會得到不斷提升,欣賞水平會逐漸提高。
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生活化的語言,為學生展示貼近生活的美術作品,能在有助于引導學生理解美術作品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美術與生活的聯系,認同美術在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針對美術欣賞課教學內容,為學生適當布置生活化的美術話題,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藝術,將美術欣賞課中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觀察中,使自己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從而真正發現生活中的美,判斷生活中的善惡,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綜上所述,針對美術欣賞課教學,學校和教師都應該用正確的觀點認識它,領會它對學生各方面發展具有的重要意義。要對當前美術欣賞課教學進行調查研究,善于發現教學中的問題,并認真進行分析,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以激發學生美術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為學生成長成才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