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嬌
(江蘇省南京市雨花外國語小學,江蘇 南京 212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人們越來越重視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構建數學高效課堂至關重要。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因此,這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而忽略學生之前努力的過程。教師應該將教學關注點從成績轉移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上,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使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好習慣。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提出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數學高效課堂的具體策略。
數學核心素養是大數據時代下人們適應信息化生活的工具和關鍵。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是一項潛移默化的、長期的任務,因此,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從小抓起,讓其伴隨學生一生。數學教師應從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數學運算、直觀想象和數據分析六個維度,全方位地、立體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小學階段正處于學習習慣的養成時期、思維和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有利時期。為此,數學教師要善于運用靈活、生動的教學手段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構建數學高效課堂,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為學生日后進一步學好數學打下堅實基礎。
教材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是將教師和學生連接起來的橋梁,數學教學更是離不開教材。因此,這要求數學教師在教學之前認真研讀教材,挖掘教材中所蘊含的核心素養培養要素,仔細體會教材是如何呈現核心素養的。教師在深入解讀教材的過程中,要對教材中的每一張插圖、每一段文字、每一道練習題仔細分析和解讀,找到其與所學知識之間的聯系,然后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安排好教學時間,實現高效數學課堂的構建。教師深入挖掘教學內容時,要注意體會其中所蘊含的核心素養,并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進行篩選和拓展,用生動有趣的方法展示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和記憶數學知識,將核心素養培養落到實處。
例如,講解“平行四邊形”這部分內容時,首先,教師根據教學要求,需要把與“平行四邊形”相關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讓學生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和周長公式的推導過程,加深對“平行四邊形”的理解。其次,教師要引導學生用自己善于發現的雙眼,尋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從而為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好準備。最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模型思想,真正做到從多方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數學核心素養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需要學生和教師長久為之努力。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應該是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的。眾所周知,數學知識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運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問題。所以,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或者學習中的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這也是數學教師當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學生學習數學不僅可以為今后學習更高層次的數學知識做好準備,而且可以為日后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打下堅實基礎。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更重要的是可以幫助學生將知識轉化為能力。同時,還可以起到查漏補缺的效果,這對學生的學習是一種很好的監督。
例如,教師講完小數乘法之后,可以讓學生運用小數乘法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幫助計算某一市民家的電費和水費,或者根據該市民家前幾個月的用電和用水情況進行估算等。總之,生活中出現的小數乘法問題,都可以成為學生的練習材料。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是教師工作任務中的重中之重,因為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學習效率,而且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長久學習都十分有利。因此,數學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要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習慣,讓學生主動思考、主動發現問題,并主動尋找和得出答案,從而加深學生對問題的了解、對知識的記憶。此外,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也很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引導學生利用學到的知識來進行提問,做到與舊知識的連接,為學習新知識做好準備。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舉一反三,促使學生在解決完教師提出的問題之后,再提出新的問題,通過多次靈活性練習把知識內化為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例如,講解“乘法和除法”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給學生們布置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練習題,如:3×4×6=?24÷3÷2=?32÷(4×4)=?讓學生們以小組合作的方式解決問題,并舉一反三,設計出一些新的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教師還可以讓小組和小組之間進行練習,互相給對方出題,并完成練習,以此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前文已經談到教材在教學中的重要性,然而教師不能滿足于教材,還要在教材的基礎上進行拓展,想方設法增加教學素材,這樣才能用更充分、更豐富的教學素材來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教師要學會選擇教學素材。教師選擇教學素材時要注意兩點:一是符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二是符合教材中設置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這樣,才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此外,教師拓展教學素材時,需要注意拓展的方式和方法,要注意引起學生的重視,不能讓學生以為這是可有可無的內容。否則,這不僅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還可能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困難,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起到相反的作用。
例如,教學“正方形、長方形、圓形、梯形”等相關內容時,教師可以在講授完課本知識之后,再給學生提供一些課外問題,如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比較不同圖形的面積和周長的大小,以及這些圖形可以組成一個新的什么圖形,等等。教師還可以用練習題的形式進行拓展,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完成拓展訓練。
綜上所述,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建構數學高效課堂,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師、學校和學生高度配合。在核心素養培養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知識傳授的過程,更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長久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要深入解讀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核心素養培養要素;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核心素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習慣及發散思維;在教材的基礎上拓展教學素材,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