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潔 顏華 黃奕
摘要:以宜賓市、區(縣)環境監測站為例,基于“十二五”期間人才隊伍、硬件設施、技術能力水平、質量管理和經費投入保障五個方面的現狀,提出市、區(縣)環境監測站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的思考。
關鍵詞:人才隊伍;硬件設施;技術能力水平;質量管理;經費投入保障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10.084
Abstract: This article studied the status of talent team,hardware facilities,technical capability level,quality management and fund input of municipal and district(county)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welfth Five-Year Plan period in Yibin city. It suggeste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reflections of development。
Key words:Talent team;hardware facilities;Technical capability level;Quality management;Fund input and guarantee
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重要內容,可及時反映環境質量現狀及變化趨勢,是環境監管的基本手段,是環境執法的重要依據,也是環境保護事業最具基礎性、戰略性的一個支撐體系[1]。市、區(縣)環境監測站作為監測體系的前沿和哨崗,為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基礎性、原始性數據,因此,它的建設和管理尤為重要。本文以宜賓市、區(縣)環境監測站“十二五”期間的現狀為例,提出在逐步推進省以下監測機構垂直管理的形勢下,市、區(縣)環境監測站存在的問題和發展的思考。
1 市、區縣環境監測站現狀
1.1 人才隊伍建設現狀
1.1.1 環境監測人數不滿足當下環境監測任務的需求
“十二五”期間宜賓市、區(縣)環境監測站編制數增加較少,新成立的機構如機動車尾氣中心、信控中心等機構劃出編制后,各級編辦并未新增編制。人員被借用、混崗的現象普遍,全市環境監測系統僅2017年借用人數就達61人。而環境監測任務量不斷增加,僅2017年全市測管協同監測就達632次。
1.1.2 環境監測人員的素質亟待提高
高素質人員緊缺,存在重引進輕培養的現象,常常以培訓代培養。區(縣)站人員流失較嚴重,5年間考出、調動、辭職人員達60人,穩定的監測隊伍難以形成。同時,人員的結構不均衡,老齡化現象嚴重,或者出現年齡斷層,導致傳幫帶工作不夠,技術工作無法銜接。
1.1.3 人員激勵措施不夠
區(縣)站監測人員待遇參差不齊,崗位設置偏低,晉升受限,同時缺乏人員的績效考核和成果獎勵體系、激勵性機制不完善,導致人員積極性不高。
1.2 硬件設施建設現狀
1.2.1 監測用房不達標
全國環境監測站建設標準規定了各級環境監測機構的用房面積及要求。截至2017年,市站及3個區(縣)站實驗室用房面積低于國家標準化建站的要求,5個站行政辦公用房面積不滿足標準要求。在站房布局上,有的站因與環保行政共同辦公等原因,導致實際用房面積更少,有的站辦公和實驗區域沒有有效隔離,實驗區域沒有合理分區,易對項目造成干擾,影響結果分析。
1.2.2 監測用車不足
截至2017年,全市監測車輛共計27輛,其中10年及以上車齡車輛13輛,部分車輛車況欠佳,難以滿足我市丘陵地區的采樣任務。同時,大部分區(縣)站用車由縣環保局統一調配,不能及時響應監測任務,難以滿足日常監測工作的需求。
1.3技術能力水平現狀
1.3.1市站積極拓展能力建設,區(縣)站監測能力較薄弱
截止2017年,宜賓市站獲認可的技術能力涉及水、氣、聲、土壤、固廢、生物、煤質等環境監測領域共計300余項,近年來積極拓展項目能力,累計新增項目100多項。區(縣)站獲準監測能力項目較少,主要涉及水和氣中常規項目,難以滿足當下環境監測工作的需求。
1.3.2 市站穩步保持監測水平,區(縣)站持續保證和改進實驗室分析水平的能力較弱
市站和各區(縣)站積極參加實驗室間比對、能力驗證和上崗考核,以持續保證和改進實驗室分析水平的能力。市站完成的情況較好,大部分區縣站參加實驗室間比對和能力驗證結果不理想,參加上崗考核新增項目較少。
1.3.3 市站儀器設備使用、維修、維護頻率高,區(縣)站儀器設備自動化水平不高,更新、維護不足
市站部分服役5年以上的大型儀器設備由于頻繁使用,已逐漸步入了老化期,維修維護費用日益高漲。區(縣)站儀器自動化程度不高,監測效率較低,面對不斷更新出臺的標準,現有的儀器設備難以滿足要求。
1.4 質量管理現狀
環境監測數據質量是環境監測工作的生命線,分析數據是否準確可靠直接反映實驗室的監測能力和水平[2],而質量管理是保證監測數據質量的基礎。市站設有專職質量管理人員,在全站已形成全員質控的意識和氛圍,但仍需加強。大部分區(縣)站由于人少事多,缺乏專職質量管理人員,仍停留在以完成監測任務為目標,忽視了對質量的管理。
1.5 經費投入保障現狀
省、市兩級下達的監測專項經費只能按照“專款專用、單獨核算、注重績效”的原則使用,實際用于日常開支和能力建設的經費主要靠地方財政撥款維持。大部分區(縣)站經費由縣環保局統一核算,部分局站資金混用,新增業務和儀器設備更新、維護沒有同步安排工作經費預算。
2 新形勢下的發展對策及思考
垂改制度逐步推進,現有市、區(縣)環境監測站要明確自身職能,抓住機遇,狠抓能力建設,從人、財、物各方面全力保障,以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和需求。
(1)優化保障監測人員,打造穩定的監測隊伍。從數量上,爭取增核編制數,減少或遏制人員借用情況。從質量上,重視培養,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培訓。同時,建立有效的人員引進、考核、成果獎勵機制,統籌崗位晉升機制,合理調整監測機構人員薪酬。
(2)提升監測技術水平,加強跨區域聯動監測能力建設。垂改后,可通過優化整合地方監測能力,統一布局和規劃地方監測系統,加強信息化建設和數據共享,從下至上滿足全市環境監管的需求。
(3)加強財政保障,完善硬件設施短板。主管部門應加大對環境監測部門的財政支持和傾斜,建立合理的配套保障運行經費制度。同時,明確各個層級監測站的職責和發展方向,對投入大、人員素質要求高、利用率不高的項目建議在區域內重點扶持有能力的監測站上,避免重復能力建設。
參考文獻
[1]周弛.淺談美國環境監測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J].中國環境監測,2010.6(3):45-47.
[2]楊雪,豐碩.淺談環境監測實驗室的質量管理措施[J].能源與環境,2017,4:71.
收稿日期:2019-08-24
作者簡介:李茂潔,(1986-),女,漢族,碩士,中級職稱,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和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