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摘要】小學語文作為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言基礎性課程,在培養學生語言能力與學科核心素養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本文從新課程背景角度深入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的困境,立足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實效,提出了現階段小學語文教學困境的破局措施。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困境;解決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近些年來,國家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大力提倡科教興國,全面開展了新課程改革,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不斷有新型教育理念與教學手段推廣應用。但是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中,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影響,造成大部分教師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具體有教育教學資源利用率有待提高、教育教學觀念落后等,不僅影響到素質教育的貫徹實施,還會影響到語文教育的發展。所以,現階段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必須正視當前存在的問題,采取行之有效措施,改善語文教學現狀,以期為小學語文教育發展夯實基礎。
一、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困境
(一)教育教學資源利用率有待提高
新課程背景下,傳統教學手段顯然滿足不了教學實際需求,廣大教師紛紛探索新型教學手段,并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實踐,將互聯網引進語文課堂教學中,可有效拓展小學語文教學資源,并豐富教學手段,切實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育教學效率與質量。然而在實踐中,受廣大語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影響,造成互聯網教育資源無法合理應用在課堂教育教學中。除此之外,現階段,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專業學習中,側重語文專業知識的學習,尚未學習計算機相關方面的知識,并且在入職之后,尚未接受過系統的計算機培訓,造成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中無法熟練使用計算機,更為甚者,部分語文教師根本不會使用計算機瀏覽教育教學資源,不能將網絡資源搬進課堂中轉變為教學資源。
(二)教育觀念落后
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深化實施背景下,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尚未意識到教學理念、教學手段創新的重要性,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依舊以滿堂授、灌輸式教學模式為主,側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以培養學生應試能力為培養重點,整個語文課堂教學尚未意識到如何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如何幫助學生提高語言應用能力等的重要性。正因如此,學生雖處于素質教育實施的大環境下,但是在教師的影響下,不得不采取傳統的機械式記憶學習方式,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難以提高。除上述內容之外,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對語文課程認識有誤,認為在課程講解過程中,僅需要講解一些重點詞匯,并不重視學生素養的培養,正是這種錯誤思想認識,造成大部分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并不積極參與到教學改革中,造成其教學工作局面無法改善,在此情形下,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自然無法得到有效培養。
二、小學語文教學困境的破局措施分析
(一)注重網絡資源應用,加強網絡建設,提高網絡資源應用效益
現階段,教育的公平發展,核心在于教育資源的公平分配。如何在網絡時代,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實現教育公平,需注重教育資源的合理應用,并加強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為教師課堂應用網絡資源提供保障。除此之外,加強語文教師的計算機培訓,促使其掌握相應的計算機操作能力,為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夯實能力基礎。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太空生活趣事多》教學中,太空充滿了神秘的色彩,宇航員是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太空中的生活究竟是什么樣的?特別是基于小學生好奇心強,太空中的生活“趣事”對他們一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利用圖片和多媒體資源教學課文,如播放紀錄片《完整的宇宙邊緣》或者播放神五發射視頻,與楊利偉叔叔一起探索和了解太空趣事。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課文內容的理解基礎上,還可以結合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遨游太空的事件,對學生進行愛科學、學科學的熏陶。而在這個過程中,網絡資源的合理應用極其重要,對教師而言也極具挑戰,合理地應用網絡資源,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二)更新教學觀念,提升語文課程素養
教師與教學質量息息相關,通常情況下,教師擁有良好的教育素養,將會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有效處理各種突發問題,并在課堂教學中,優化課堂結構,全面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因此,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在了解新課程理念與具體要求的情況下,及時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并不斷提高自身語文專業教學素養,從而在具體授課中注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掌握與學生素養、能力的提高。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曹沖稱象》教學中,基于二年級學生所特有的年齡特點,應更好地引領學生圍繞核心問題,啟發思考,鼓勵學生創新,訓練學生的思維和表達能力。這就需要教師結合自身教學觀念及課文結構特點,如教師可以根據低年級的小學生喜歡聽故事、愛動手、好奇心強的特點,向學生提出“曹操聽了大臣們稱象的方法為什么‘直搖頭”“曹沖稱象的具體方法和步驟是怎樣的”等問題,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學生合作及表達能力的發展。
(三)注重思想道德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新課程背景下,要求教師在教學語文知識點之外,還需注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思想品德的培養,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尤其是思想道德教育,更是現階段教育的核心內容。因此,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有意識向學生灌輸思想道德教育知識,提高學生思想素質,進而讓學生實現全面發展。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級《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教學中,其作為一篇詩歌型課文,教師一方面應該把控好課文朗誦的節奏,讓學生借助拼音充分自讀與齊讀課文,幫助學生認識課文的生字,如文中“鋒、曾、濘、荊、瑩”都是后鼻音,“曾”是平舌音,又是多音字,在本課中讀céng;“濘”讀第四聲,不要讀成第二聲;“棘”讀第二聲,不要讀成第四聲。另一方面還可以通過詩歌中“我不僅在小溪旁、小路邊找到了雷鋒叔叔,我還在……看到了雷鋒叔叔的身影”讓學生們理解雷鋒叔叔是一個時時處處關心人、幫助人的好榜樣。并可以借此讓學生自己闡述“說說你身邊的雷鋒(也可說自己)”。讓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詩中“誰需要幫助,我們就伸出熱情的手;誰需要溫暖,我們就獻上一顆火熱的心”的思想感情,以促進學生的德育全面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近些年來,我國雖在時代發展中實施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但是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依舊存在多種問題,例如教育教學資源利用率有待提高、教育教學觀念落后等,致使語文教育難以進一步發展。因此,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更新教學理念,改進語文教學手段,加強思想道德教育等,以此做好教育服務工作,有效促進小學語文教育的發展,為實現中國夢培養更多的綜合性人才。
參考文獻
[1]莊麗南.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開展策略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9(13).
[2]趙曉丹.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轉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J].中國農村教育,2019(12).
[3]韓文舉.新課程背景下如何轉變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J].學周刊,2018(14).
[4]曾燕.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加強小學語文漢字教學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3).
[5]韋國安.在習慣上下功夫,在方法上做文章——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