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軍亮
【摘 要】文人畫是中國繪畫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它起源于中國漢代,發展到唐宋達到巔峰。文人畫不同于其他山水畫形式,一方面它是文人士大夫繪制出來的一些富有“詩意”的作品,另一方面,畫面往往與詩歌、書法融合在一起,通過兩者的融合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畫面效果,文人畫的構圖方式也正是因此而產生的。本文以中國文人畫的構圖方式為出發點,重點探討其在現代書籍裝幀設計中的運用。
【關鍵詞】文人畫;構圖方式;現代書籍裝幀設計;運用
中圖分類號:TS881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0-0127-01
文人畫是一種古代文人、士大夫繪制的繪畫作品的種類之一。它最早可以追溯到漢代時期,但真正開始興盛是在唐代。著名的詩人王維曾多次創作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文人畫作品。隨后大量文人畫家的出現讓繪畫與文學形成了更加緊密的聯系。文人畫的構圖方式與其他繪畫的構圖方式有著較大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人畫構圖方式及布局特點
一般來說,中國文人畫的構圖方式具有兩個基本特點,分別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三段式構圖方式
首先是三段式構圖。文人畫自王維開始就十分注重對畫面三段式構圖的處理。在很多畫家的畫面中,畫面最上面為一段,主要繪制一些遠處的風景,比如山、林等相關形象,畫風縹緲卻又依稀可見。中間很大一部分內容為空白,通過空白的方式表現出“湖面”“水泊”等效果,同時也通過這種方式將整個畫面進行很好的層次分割與處理。最下方也是以景物描寫為主,多數情況下會以樹木、亭臺樓閣為主,且描繪形象比較細致。
(二)三遠式透視方法
三遠透視的方法同樣是文人畫構圖過程中采用的一種繪畫方法,這種繪畫方法與西方的“焦點透視”有著本質的區別,卻不影響畫家內心對客觀世界的描繪力度。著名山水畫論家郭熙在書籍《林泉高致·山水訓》稱“山有三遠”,即“高遠”“深遠”和“平遠”。這“遠”既屬于審美客體,亦屬于審美主體,即追求一種超脫、平淡、豁達、澄澈、寧靜的心靈境界。其中“自山下而仰山巔,謂之高遠”,“自山前而窺山后,謂之深遠”,“自近山而望遠山,謂之平遠”。在這幾種不同的透視之中,文人們很好地將其運用到自己的畫面之中。很多畫家所描繪的山水本身并不是畫家從一個點觀察后的繪制情景,而是通過散點的方式繪制而成的,使得畫面具有虛擬縹緲之氣。
二、文人畫構圖方法在現代書籍裝幀設計中的運用
書籍裝幀不僅是對書籍封皮的處理,更是對書籍整體結構的優化和處理。在進行書籍裝幀設計過程中,將文人畫藝術構圖方式運用到書籍裝幀畫面之上,不僅可以很好地提升書籍的觀賞程度,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畫面本身的文人氣息,更好地將文人與書籍結合在一起。因此如何更好地將中國傳統文人畫藝術效果運用到書籍之上,是提升書籍裝幀藝術效果的關鍵所在。
(一)將三段式的構圖方法運用到書籍裝幀的形式或畫面之上
首先設計師可以嘗試將三段式的構圖方法運用到書籍裝幀的外觀形式和畫面之上。就書籍封皮本身而言往往分為書名、畫面、其他文字信息三部分內容。這三類信息與文人畫中的三段式之間有著很大的相似度。為了更好地提升畫面的整體質量,設計師可以嘗試運用三段式的方式將三者之間的關系處理好。第一,在書名的處理上,由于是整本書最關鍵的內容,因此必須將其放在書面的最顯眼的位置。在文人畫的構圖中,最顯眼的位置有兩處,一處是下方,一處是中間。其中下方的畫面往往都是畫家希望重點描繪的形象,而中間則是畫家有意空出的大面積的空白。在相關設計過程中,設計師可以嘗試將書名放置在這兩個區域中。第二,圖案的處理上。圖案也是書籍封皮裝幀設計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圖片的放置上需要注意其本身的顯著度不能超過標題,因此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采用“留白”的方式進行畫面處理。
(二)將三遠式的透視方法運用到書籍裝幀的形式或構圖之上
三遠式構圖法與西方焦點繪畫之間有著極大的差異性,三遠式(散點)透視法本身不注重透視焦點的固定性,注重通過多個透視點的方式進行畫面處理。在此基礎上,書籍裝幀時也應嘗試通過這種方式進行處理。一方面,當書籍表面需要繪制一些畫面時,其透視方法可以嘗試采用散點透視的方法進行處理,從而為畫面增添更強的文人氣息。另一方面,在進行藝術處理過程中,設計師可以將散點透視的方式與現代繪畫藝術形式中的“抽象畫”風格結合在一起。通過這種方式對畫面布局進行二次處理,從而為畫面增添更加強烈的文人畫視覺藝術效果。
三、總結
總之,文人畫是中國畫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與山水畫、花鳥畫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繪畫的三個重要形式。然而與其他幾種繪畫形式不同的是,文人畫的畫家主要是以文人、士大夫為主。在畫面的內容處理上,文人畫則更多的是以山、水等風景為主,人物、動物等相關內容為輔。同時配有各種詩歌和書法。因此文人畫的繪畫構圖與其他繪畫形式有一些聯系,也有一些不同之處。然而不論是三段式的構圖方式,還是三遠式的透視方法,都對后期書籍裝幀設計有著很大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閔為熹.水彩畫在書籍裝幀上的應用[J].藝術評鑒,2019(05):39-40.
[2]韓燕梅.從“逸筆草草”到“逸品”——倪瓚美學思想淺析[J].國畫家,2019(0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