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冬梅
摘?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合同主體的綜合競爭實力和管理水平與國際先進管理模式相比差距較大,特別是在合同管理的風險防范與控制方面更有待進一步提高。外界客觀環境因素、合同管理體系不健全、人員素質較低、抗風險能力較差等諸多因素的影響都可能導致合同管理的風險。因此,加強合同風險評估、研究防范控制措施、健全制度機制,切實提高抗風險能力,以確保合同主體健康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合同管理?風險?對策
一、合同管理風險的主要表現形式
(一)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
按照風險防范控制的等級劃分,合同管理風險可分為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可控風險是在合同管理過程中,通過實施規范化的流程管理,進行信用風險評價、履約風險評估、合同爭議解決、合同解除管理等,最大限度地規避或降低風險。不可控風險是指由于受宏觀經濟環境、政治、政策、法律以及自然災害事故等因素影響,造成合同不能正常簽訂、履行。
(二)內部管理風險和外部環境風險
一般情況下,合同管理的客觀風險受經濟環境、法律法規、合同條件以及國際慣例等制約和影響,其風險責任是合同雙方無法規避的。而合同管理的主觀風險受內部和外部主觀因素的影響,很多是可以規避的。內部管理風險是由于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流程管理不規范、監督不到位、人員素質較低等因素,造成在合同簽訂、履行、變更或轉移、解除過程中存在風險,這種風險可導致企業經營決策失誤或帶來巨大損失。外部環境風險是由于合同對方信用等級較低、不正當競爭以及財務狀況不佳等因素,造成的蓄意欺詐或違約導致合同管理風險。
(三)直接管理風險和間接管理風險
按照風險防范控制的責任劃分,合同管理的風險可分為直接管理風險和間接管理風險。直接管理風險是企業自身在直接參與合同管理全過程中,由于在合同評審、履約、變更或轉移方面存在管理不規范、制度機制不健全、監督不到位等因素,給合同管理帶來的直接風險。間接管理風險是企業自身在間接參與合同管理的全過程中,由于合同中的聯合體成員、分包方及第三方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合同的履約、變更或轉移、終止等方面存在的管理風險。
二、強化合同管理的對策
(一)強化合同意識,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素質
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素質是企業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務,合同管理人員包括專職人員,也包括企業主要部門的領導,如項目經理、總工程師、總經濟師、經營部門負責人等。合同管理人員首先必須是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同時還必須熟練掌握和運用各種法律、法規;精通合同業務,熟悉合同履行和工程索賠管理。企業應重點培養有應變能力、堅持原則、知識面寬廣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合同管理工作。通過對他們的培養,使他們能夠應對施工合同管理中的各種復雜問題,發揮合同管理的紐帶作用,為工程項目管理提供科學決策的依據。
(二)加強工程招投標管理和合同管理
在實際的施工中,通過變更施工圖紙或施工技術要求來變更合同的價格或工程量等內容要求招標方加大資金投入,對于這樣的問題,招投標各方應嚴格按照招投標程序進行招標和競標,力爭做到公平、公正、公開,確保招投標程序合法、嚴謹。在規范招投標管理和合同管理中,還需要加強對承包商資質和誠信度的考察,嚴把承包商資質管理關,建立與工程量清單相配套的工程管理制度和合同管理制度。
(三)實行合同實施監督
實行合同實施監督:工程實施監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務性工作,施工合同監督可以保證施工合同實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結果進行。首先,要協調業主、工程師、項目管理各職能人員,所屬的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之間的工作關系,對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進行工作指導或做經常性的合同解釋,使工程小組都有全局觀念,合同項目管理的有關人員每天檢查、監督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的合同實施情況,在進入施工現場后對工程變更進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實行合同評審制度,每份合同簽訂前就進行嚴格、細致的合同評審,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潛在風險,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法律風險。
(四)增強合同和索賠意識,做好合同索賠管理工作
由于我國項目管理的發展時間還不是很長,對于項目索賠意識也不是很強,所以,首先應加強對經理部各層次的管理人員進行合同、合同管理及索賠的宣傳、培訓和教育,使大家認識到這個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合同和合同管理。在工程合同實施過程中,出現索賠問題是難免的。因此,必須建立工程索賠管理制度。在簽署合同和施工過程中,承包商應該始終以工程合同為依據,認真整理和分析合同內容,充分考慮各種不利因素,分析合同索賠的可能性,以便采取最有效、最科學的合同管理策略。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還應結合相關法律法規認真研究合同各項條款,積極調查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尋找索賠證據。這不僅有利于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更有利于企業不斷適應工程領域的最新規范,從而提高企業未來的生存能力和競爭能力。
三、結語
總之,創造出一條成功的項目合同管理之路,不僅對項目、對企業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對國家也會產生良好的社會效益。成功的合同管理能促進項目和企業的平穩發展,能推動市場的不斷規范,同時也對我國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