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新
摘?要:護理專業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主要依托于實訓基地的建設,為了提高臨床技能實踐教學,本文從護理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以及基于臨床工作過程進行臨床護理實踐操作兩個方面來論述如何加強現代護理實訓中心建設和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關鍵詞:現代?護理實訓中心?建設?提高?實踐教學
隨著患者對醫療護理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及維權意識的增強,護生直接在患者身上進行臨床護理操作的機會越來越少。為了保證臨床護士實踐技能的教學質量,提高護生的臨床職業素質,我校于2016年投入巨資新建了10000平方米的實訓大樓,引進了最先進的儀器和設備,建成了現代護理實訓中心,為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
一、現代護理實訓中心的建設
根據教育部文件關于職業院校建設的要求,把實訓基地建設及實訓內容設置納入課程開發范圍。按模塊進行設置。產、學、研結合充分發揮實驗實訓中心優勢輻射本地區本行業。申請本地區有影響力的專業性技能鑒定、考核項目等,為專業教師創造接觸臨床實踐的機會。護理操作技能的學習一般有三個階段,一是在校內的模擬實訓中心進行反復的、無風險的、輕松的、自由的練習;二是在操作技能有一定掌握之后,在實習合作醫院進行臨床見習,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進行接觸到面向病人的真實服務,重在完全真實的情境下體驗如何為病人服務,如何與病人交流;三是進入綜合醫院進行完整的臨床實習。
我校現代護理實訓中心建有人體生命科學館以及按照“仿真醫院”“模擬病房”的標準建成的臨床護、基礎醫學、基礎護理、眼視光與配鏡、社會培訓(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所、中德護士(護理)交流計劃培訓基地、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群眾急救知識培訓基地、創業培訓基地、普惠制培訓基地及巾幗創業就業培訓基地等)五大門類40余個醫學實驗室,設備先進,是遼寧省創新型實訓基地。
二、提高實踐教學能力
(一)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
隨著實訓中心硬件建設的不斷加強,實訓教師業務水平和綜合素質對實訓中心功能的發揮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實訓教師是教學、科研、培養人才的重要力量,適當提高實驗教師的地位,發揮其主人翁責任感。支持實驗教師參加業務培訓、學術交流等,以便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培訓內容主要有臨床實訓中心的建設與規范化設置,模擬人體模型和配套模型的結構、應用功能和有關計算機軟件操作。
(二)轉變思想觀念
樹立堅持傳授知識、培養能力和提高素質協同發展,注重對學生探索精神、科學思維、實踐能力及創新能力的培養。一是大力宣傳教育以便提高師生重視實踐教學的意識,改變長期以來的重理論教學而輕實訓教學的觀念,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并重的理念。二是政策扶持,制定合理的實訓教學計劃,保證實訓教學時間。在保證理論教學質量的前提下,增加臨床實訓教學學時數,從時間上保證臨床實訓教學的需要,突出臨床實訓教學的重要性。
(三)完善實訓教材
按照護理專業實驗教學大綱及國家護士資格考試內容的要求,教務科組織護理實訓中心及相關教研室的專業教師及臨床專家制定了“臨床護理實訓”教學大綱,明確了教學目標和要求。
(四)建立開放實驗實訓室制度
一是時間開放,實驗實訓室利用課余時間對外開放,學生、教師可以到實驗實訓室先行預約。實訓中心根據學生人數及實驗內容統,不受時間及實驗內容的限制統一安排。二是實驗實訓項目開放,實驗實訓開放內容要貫徹“因材施教、講求實效、形式多樣”的原則,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要求確定開放內容。開放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二課堂活動、課外科技活動、人文素質和能力培養;學生自帶的實驗實訓項目、教師的科研課題;綜合性、設計性實驗項目等。
三、結語
現代護理實訓中心作為臨床護理技能教學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床護理技能教學的重要保障。因此實訓中心的建設和發展應該在注重擴大實訓中心的面積規模、增加儀器設備數量等硬件建設的同時,重視實訓教師師資隊伍的培養、實訓室運行的管理,只有實現了實訓中心軟硬件協同發展,才能更好地促進實踐技能教學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家瑞.周勤.陳步云等.構建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與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5)1—4.
[2]顏琬華.趙曉敏.唐永云等.科研指導式管理在護理學實驗室開放過程中的應用[J].護理教育研究,2008,22(10B):2708—2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