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華恒,余凌云,周紅燦
(懷化學院 風景園林學院,湖南 懷化 418008)
在風景園林專業中專業見習是實踐性教學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這為學生今后進入企業實習和走上工作崗位打下堅實基礎。而針對性、指導性較強的見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論結合實踐、強化專業知識、了解企業擇人標準以及相應職業需求[1],而且能激發學生的對專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目前懷化學院風景園林學院的專業見習課程一般采取集中實踐訓練的方式,根據師生共同制定的計劃,赴相應園林景點觀摩兩周。通過對專業見習課程的摸索與探討,使其進一步認識和了解專業,進而極大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夯實學生的專業基礎。
因此,針對學院專業見習所存在的問題,做出相應的思考并提出探索性的改革措施,力爭取得較好成效,為學院在應用型高校的行列中走得更遠[2]。
學院目前有兩個專業——園林專業與風景園林專業。主要以風景園林專業為主進行介紹。該專業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專業見習共有三次,分別安排在大一下學期(以景觀寫生為主)、大二下學期(以參觀蘇杭滬園林為主)、大三下學期(以參觀京津唐或珠三角園林為主)。在專業見習過程中由院部指派3~5名不等的專業教師帶隊去相應景點進行為期兩周的專業認知學習,雖見習時間不長,但在這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卻顯露無疑,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在專業見習的過程中,見習形式多以老師講解、學生參觀為主[3]。通過對本院300多名學生的調查,近73%的學生反映這樣的見習形式就像跟團旅游,對各見習點的觀摩也似走馬觀花。加之行程緊,學習任務重,留給學生仔細思考時間很少,此外學生自主性不高,這樣嚴重影響專業見習的教學質量。面對這種情況我認為應及時調整專業見習形式,以提高學生在專業見習中的學習效率。
通常,學院安排的專業見習帶隊教師為4~5名,每位教師對專業所擅長的領域和研究方向各有不同,而學生對專業的興趣點和職業發展方向也不盡一致,如:景觀設計師、施工圖設計師、植物配置設計師、施工員、資料員等崗位,所以筆者認為在專業見習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隨著近幾年高校的擴招,學生數量也不斷增加,就今年懷化風景園林學院的招生情況來看,新生人數近百人,而學院里能夠獨立帶隊負責講解的全能型教師屈指可數,進而出現在專業見習期間每個老師帶著四五十名學生在室外教學授課的現象,大大降低了教學質量。
在專業見習中,其評價方式主要以作業為主。每次見習結束后,教研室會組織老師根據每個景點的特點給學生擬定作業。眾所周知,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每位學生的專業興趣點不盡相同,應該尊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雖作業多以小組形式擬定,形式豐富、具有開放性,但每位學生的作業都一樣,那么問題就顯現出來了,擬定的作業缺少學生根據個人興趣愛好自主選擇的形式以及見習完成后回來的總結匯報。由此看來,學生見習成績的評價考核不夠多樣化。
懷化學院風景園林學院風景園林專業的培養目標為“掌握風景園林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創業意識和較強的專業實踐能力與行業適應能力,能勝任各類型綠地的景觀設計、生態修復和風景園林遺產保護等風景園林領域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為了將學生培養為應用型人才,解決目前風景園林專業見習存在的問題,對專業見習課程提出了如下改革措施。
為解決以前單一的“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帶隊學生‘跟團’”的專業見習形式,可采取措施:充分發揮地方基地的教育優勢。學院應逐步在見習地建立自己的校企合作基地,專業見習期間充分發揮校企合作企業資源的作用來供學生見習。如:①讓學生參觀公司的運作方式,并參與一定量的項目設計,讓學生真正動手操作實踐;②讓企業專業人員帶領學生參觀其設計的施工項目,并做一定的講解。這樣不僅豐富了專業見習的內容,同時能夠加深學生對專業的更深一層次的認識;③請企業專業人員為學生舉辦專場講座,如企業的擇人標準,行業的發展動態等,為學生將來的專業學習和就業做好心理準備。
專業見習內容的豐富性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專業興趣。下面以大二12 d的見習內容為例,對其調整為:①蘇州古典園林的參觀學習(拙政園、留園、蘇州博物館、園林博物館)共計3 d;②杭州西湖(西湖十景、太子灣公園、西溪濕地)共計3 d;③上海現代園林(辰山植物園、外灘公園)共計2 d;④上海校企合作單位的專業講座,了解企業擇人標準等共計1 d;⑤企業專業人員帶隊參觀其設計項目作品及工程施工現場并負責講解;共計3 d。
首先,這樣不僅僅豐富了專業見習內容,同時也能夠迎合同學們不同的專業興趣點。使學生更加了解本專業的工作內容和風景園林前沿的研究動態,也能學到企業創業思想和方法,為學生創新創業打下基礎。
其次,對學生來說不管是專業知識,還是思想都會受益匪淺,同時也能意識到自身的不足,給自己帶來更多的壓力與動力,對未來有更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就業方向。
摒棄傳統老師布置作業,學生完成的單一形式,而是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選擇性,老師可對某個景點擬定不同類型的作業,如:從景觀設計、植物造景、工程施工等不同角度出發,并要求必做部分和選做部分,學生可根據其興趣愛好進行選擇,作業總量達到即可。
在該課程成績考核評價中應采用多樣化評價方式。除了由學生自己選的作業來決定外,還要求學生在見習結束時,提交專業見習期間的一些圖紙、照片、數據記錄等。待見習課程完成后,老師還應組織同學們按小組形式進行專業見習匯報,每組同學上臺分享自己的所見所得和想法。此外,安排少許本專業的低年級學生一起參加匯報會,讓其互相學習,為后續專業見習的改進和完善提供新的思路。最后將以小組為單位,對其見習圖紙、照片、數據、問題分析加以整理,以展板的方式在院里進行成果展出,并由院里專業老師和低年級同學對每組的見習成果進行評價打分[3~7]。
風景園林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專業見習是該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風景園林專業見習課程的實踐與改革,積極實行專業見習形式多元化、專業見習內容豐富化、評價方式多樣化,以利于進一步實現培養應用型、高水平專業人才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