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福娣
(云南省騰沖第一中學,騰沖 679100)
眾所周知,化學課堂教學是來自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雙邊活動,教是以學為核心展開的,教是為了讓學更簡單、更可行。課堂教學是一個引起學生對知識進行“反應”的過程,教師怎樣去開啟課堂“反應”的歷程是很重要的,引導、組織、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課堂環境等等是缺一不可的。怎樣創設學生感興趣的課堂環境呢?答案是唯一的,就是“因人而異”,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筆者講授一定濃度的溶液配制實驗時,在一個班級針對學生的學情分為三個群體創設教學環境。第一個群體采用讓學生再次進行初中學過的“一定質量分數溶液配制”的實驗,讓學生在探究中再次認識“配制溶液”所需要的儀器、操作步驟,從回顧已有的知識達成溫故而知新的目的,實驗探究是開啟學生課堂興趣之門的鑰匙。第二個群體采用通過公式cB=nB/V,讓學生分析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要確定什么?nB 怎么做?V 怎么做?讓學生在思考中發現和發展、在分析中享受達成目標的成功的喜悅。第三個群體采用視頻播放和學生自主探究相結合的方式,當學生在探究中出現問題時,可以再次回訪視頻或者是放大細節,在視頻觀察、實驗操作、交流與反思等活動獲得化學知識和技能,從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實踐證明,知識基礎不同的學生可以采用創設不同的情境的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學習激情。有的學生喜愛動手實驗就讓他們去探究;有的學生善于動腦,就讓他們去分析、去推理;有的學生熱衷于模仿,就采用視頻播放的方式去引導。
新課程依然提出課堂教學中的目標和知識素養,它是學科教學最明確的方向。我們知道傳統化學教學同樣會強調知識目標的達成,但知識目標對于師生雙邊都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新的課程標準強調的知識目標,不但強調傳統教學中的知識掌握,而且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化學思想方法,是學科素養地培養。這是對教師傳統教學的革命,也是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地培養,這是在對傳統教學剝絲抽繭而得出的一種鮮活的知識目標形式。當然,對于不同層面的學生,這種細化課堂教學的知識目標也是不盡相同的。
如在學習金屬鈉的性質的時候,在認知金屬鈉與水的反應時可以這樣來分層教學。第一,對于班級學生整體可以采用演示實驗的方法,通過演示實驗讓學生掌握鈉與水反應的原理、能夠通過實驗現象去總結金屬鈉的一些性質。
第二,讓對化學實驗感興趣的學生自主探究金屬鈉與CuSO4 溶液的反應現象,不但強化學生對金屬鈉與水反應的理解,而且拓展學生對金屬活動順序的進一步理解。
第三,可以讓有化學愛好的學生在課下去探究以下幾點:金屬鈉著火能否用泡沫滅火器滅火?走進實驗室去設計實驗探究二氧化碳氣體是否與金屬鈉反應?
在金屬鈉學習的課堂上,知識目標的達成隨著學生的學情或興趣的不同而要求不同。作為一位高中化學教師,對于不同的知識目標要作一個框架式的梳理,在此基礎上,細化每一個知識點、找到多種適宜不同群體的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科的核心素養滲透到具體的課堂中去,目標就細化了,課堂效益也就提升了。
教育專家經常說課堂講授的時效性和實效性,化學課堂也無例外。經常聽說某某名師形成了某某教學風格,其實也不盡然。課堂教學形式因學生不同而變化,課堂教學方法因地域不同而不一樣,課堂教學風格因學科素養不同而豐富多彩。新課改所革命的不是學科知識,而是課堂教學的方法。化學課堂必須做到科學性、靈活性、創新性,為學生的學習注入新的活力。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唯有針對學生個體差異的分層次教學。
例如,在課堂練習環節,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來鞏固知識。在學習金屬鋁的性質時可以設計課堂練習為:
第一層次,是讓學生填寫課本主要內容。筆者對金屬鋁的化學性質設計了知識框架,讓學生寫出相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
第二層次,讓學生判斷化學描述的正確性。
第三層次,讓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拓展練習,可以從近年來的高考試題中選編。如選用2016 年的全國卷的第29題,鋁是一種應用廣泛的金屬,工業上用Al2O3 和冰晶石(Na3AlF6)混合熔融電解制得。
分層教學是一種量體裁衣的教學手法。在三個層次練習中,全班學生必須熟練掌握第一層次;大部分學生要求能夠掌握第二層次,而基礎較優異的學生可以直面高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主動參與學習過程,親歷問題解決的快樂。在課堂練習的過程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也可以采用小組討論探究、還可以課外讓學生對課堂練習進行實驗探究等來解決,從而讓學生在親歷探究中獲取知識、在自主思考中提升素養。這樣的課堂才是高效的。
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的高效化學課堂的構建離不開化學學科自身的特點,來源于生活,服務于生活。教學是師生雙邊的活動,而最終的歸宿是學生獲取知識、獲得能力。因此,課堂教學必須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讓他們能夠在教師創設的知識情境中產生興奮,在知識目標鎖定中達成目的,在課堂練習中親身經歷體驗成功。筆者認為,構建一個高效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唯有師是具有高效的“催化劑”,才能讓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更快、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