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華 蘇莉媚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與經濟建設之間的矛盾逐漸顯露出來,即自然環境隨著經濟建設的發展變得愈來愈惡劣。因此,在發展經濟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已經成為了當今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針對于新形勢下的森林撫育工作的必要性進行闡述,進而對新時期森林撫育經營管理措施進行探究,并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深入的討論。
關鍵詞:森林撫育;經營管理;發展方向
森林撫育工作對于開展生態文明建設來說十分重要,首先,通過森林撫育工作能夠提高我國的森林總量,同時也能夠提高林分質量;其次,高質量的森林撫育工作對于提升森林綠化的質量也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加強森林撫育工作也能夠維護林內的物種多樣性,同時還能夠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最大化。因此,規范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并確定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使其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是現階段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
一、新形勢下森林撫育工作的必要性
1.提升森林總量,提高林分質量。森林撫育工作的必要性之一就是提升森林總量,提高林分質量。森林撫育工作主要是對未成熟的林分進行結構調整,這樣能夠有助于及時剔除由于感染病蟲害導致的非健康生長的林木,從而避免健康林木受其侵害影響林分質量。與此同時,也能夠提高林木的抗病性與抗耐性,提高林木成活率,從而提升森林的總量。除此之外,加強森林撫育工作還能夠增加林木的光照面積,保證林木能夠有充分的光照、水分等良好的生長環境,加快林木成熟。
2.提升森林綠化的質量效果。森林撫育工作的必要性之二就是提升森林綠化質量效果。近年來,由于人類文明的發展導致了生態環境變得愈來愈惡劣,因此造林綠化已經變成了改善我國生態環境的必要手段,收到了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換而言之,就是林業建設的發展勢頭變得愈發迅猛。在進行林業建設的過程中,建設人員往往更看中林木的栽植,對于林木的管理往往會有所疏忽,從而導致造林綠化工程雖然在不斷的開展,但是效果卻并不明顯。因此需要加強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以便有效地改善此類問題,提升森林綠化的質量效果。
3.維護林內物種多樣性。森林撫育工作的必要性之三就是維護林內物種多樣性。保證林內的物種多樣性對于生態系統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強森林撫育工作十分重要。通過森林撫育工作能夠有效的維持林內的生態平衡,同時也能夠促進林內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另外,有效的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能夠促進林內林木的健康生長,使其快速形成成熟的生態系統,從而保證林內的生態循環,同能夠時豐富林內的物種多樣性,提高林分質量。
4.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森林撫育工作的必要性之四就是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最大化。首先,就生態效益來說,森林撫育工作主要是對生長質量較差、受到病蟲害感染的林木進行剔除,這樣能夠保證林內的林木能夠健康生長,同時也能夠促進森林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除此之外,將通過森林撫育工作伐除的林木作為食用菌生產的原料也可以實現有效地生態循環。其次,就經濟效益來說,森林撫育工作能夠吸納大量的勞動能力,增加了職工的收入,同時也推動了林業建設發展。另外,通過森林撫育工作也能夠生產大量的小徑木料,從而滿足市場對于木料的不同需求,創造經濟價值。
二、新形勢下森林撫育經營管理措施
1.合理應用各種技術手段。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環境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了,如土壤沙化、揚塵、霧霾天氣的出現,因此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被逐漸地重視起來。在傳統模式下進行森林資源的開采很大程度上會導致林內生態系統在短時間內無法恢復,甚至嚴重的話會出現林內生態鏈斷裂的問題。所以,在新的形勢下應該加強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合理應用各種技術手段保證林內幼苗能夠有充足的光照、水分、肥料,這樣才能夠提高幼苗的抗耐性與抗病性,從而保證林內林木的質量與數量。
2.開拓創新森林撫育技術。目前,我國的森林結構普遍顯現為人工林為主,生態林為輔的結構特征。但是在森林撫育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因此也導致了在造林的過程中仍存在著幼苗出現枯死的現象,從而降低了我國森林的成林率。所以在開展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時應該將提升造林質量作為工作重點,在實踐過程中合理的開拓創新森林撫育技術,為林內幼苗的生長創造良好的條件。在此過程中,相關部門可以對該領域的技術人員進行重點培養,并制定完善的森林撫育經營管理的實施手段,保證此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從而推動我國林業資源的發展。
3.嚴格規范森林撫育管理操作流程。在進行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過程中,為了保證工作的有效性,還需要嚴格規范森林撫育管理的操作流程。首先,工作人員需要結合當地林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明確森林撫育經營管理的重點內容;其次,工作人員還需要了解國家的相關規范,保證在進行森林撫育經營管理過程中的合理性與科學性;最后,工作人員則需要結合以上內容完善操作流程,并規范管理的操作流程,以此來提高幼苗的成林率,進而提升造林綠化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
三、森林撫育經營管理發展方向
1.體現時代性、科學性、規范性。森林撫育經營管理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逐步建立完善的發展機制,還要能夠隨著社會的發展需求不斷的變化工作方法,從而體現出森林撫育經營管理的時代性、科學性與規范性。第一,就是要將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與時代的發展相結合,并探尋經營管理的最優方法,從而保證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的有效展開;第二,則是需要相關管理部門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如激勵制度、執行制度、監督制度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一方面能夠約束管理人員規范化進行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另一方面則可以提升森林資源的數量與質量,從而發展森林資源的規模;第三,在未來進行森林撫育經營管理時,也需要將此項工作與其它工作相聯系,并跟隨著時代的特征科學的開展,從而保證森林撫育工作的高效進行。
2.加強林業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融合。加強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的最終目標就是促進經濟的發展與建設,換而言之,森林撫育經營管理的未來發展方向之一就是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發展。具體來說,就是需要通過森林撫育工作將林內感染病蟲害或生長不健康的幼苗進行伐除,以此來保證成林率與森林質量。除此之外,在保證森林的生態效益的前提下也需要提升森林帶來的經濟效益,如利用伐除的林木來滿足人們的日常生活生產需求,同時也能夠增加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帶來的經濟效益,促進林業的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森林撫育工作對于增強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來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在實踐過程中應用的措施包含了合理利用并開拓創新各種技術手段,同時也要嚴格的遵循操作流程,這樣才能夠保證森林撫育經營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除此之外,森林撫育經營管理還應該朝著體現時代性、科學性、規范性的方向發展,并在未來的發展中將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劉玉香,楊長安,何春玲.森林撫育經營管理與未來發展方向分析[J].農家參謀,2019(15):61.
[2]申維國.新形勢下強化森林撫育的必要性及建議[J].綠色科技,2017,(13):162-164.
[3]李德順.新時期森林撫育經營技術與措施探究[J].農家參謀,2018(20):115.
[4]梁博超.新時期森林撫育經營措施探索[J].花卉,2019,(8):21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