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花
【摘要】閱讀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非常有幫助。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在當下的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仍然對教材過于依賴,偏重技巧的傳授,課時安排也較少。新理念下,培養小學生語文閱讀理解能力、語言能力、思想感悟力,要求小學語文教師轉變傳統教學觀念,調整閱讀教學方法,總結閱讀教學經驗,體現新教學理念。本文主要探討了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關鍵詞】新理念;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陶冶學生情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等方面,閱讀扮演著重要角色。閱讀教學,有利于學生提高思想道德品質,對提升思想道德修養起到重要作用。《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培養學生應該遵循科學的教學觀,要最終讓學生具備良好的科學素養、人文素養、創新精神、實踐精神,更要具備相當程度的閱讀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如何培養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實現上述教學目標,是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一)閱讀教學理念較為落后,教學目標定位模糊
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作為課堂的主體,學生的自主閱讀時間較少,多數時間以教師的課堂講解為主。閱讀理念相對落后,受到應試教育機制的影響較為嚴重,在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不是很明顯。此外,閱讀教學偏離教材,沒有考慮到學生認知發展水平。教學指導計劃必須緊緊依靠學生、教材,但當前一些小學語文教師脫離教材和學生認知發展水平開展日常教學活動。教學目標設置有效性不明顯,課堂教學只注重文本的分析和理解,對方法的傳授和運用能力不那么重視。
(二)不合理的閱讀課程規劃,忽略對學生進行興趣閱讀培養
多數小學沒有將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給予足夠的重視,從而導致沒有對閱讀課程進行規劃,所以學校設置閱讀課的課程較少,這就導致學生在課堂上的閱讀時間少。其中,部分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嚴重缺乏創新意識,還是在沿用比較單一的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從而忽視了學生對閱讀學習的體驗,最終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對閱讀興趣,從而導致教學效率低下。
(三)重視閱讀技巧的講解
在當前大多數的閱讀課程上,較多數的小學語文教師主要是將閱讀教學重點放在閱讀技巧的教授上,這就嚴重的導致閱讀課程對學生們來說,逐漸成為了一種負擔。教師的閱讀教學以偏概全,閱讀的過程可以概括為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學習過程,要逐漸使學生們積極的發揮在閱讀中的主觀能動性。
當前社會的浮躁使教育逐漸功利化,教師們也受到各方面壓力,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綜合性培養,導致家長為孩子們報各種興趣培訓班,如鋼琴、舞蹈、繪畫等。當前部分家長對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習慣的培養仍然沒有足夠重視,而教師也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進行相關閱讀教學,重點也并沒有放在引導學生如何去學會閱讀。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初探
(一)教師轉變閱讀教學觀念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小學課程很多都在變化。小學語文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將學生擺在課堂的主體地位。要讓學生有自己的閱讀時間,不斷進行思考和總結。剛開始,教師要適當進行引導,注重學生積極進行課外閱讀。
(二)建立學習目標,加強學習的合作交流
教師要在課堂上為學生傳遞合作學習的理念,從而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積累閱讀技巧,提升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能力,并且增強口語表達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講,學生的學習思考能力較為有限的,在不同階段的接受能力也略有差異。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差異大,這就需要教師去耐心地積極引導學生。通過分組學習的形式,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加強相互之間的交流,對世界進行不同的理解與思考,從而促進學生對閱讀的加深與認識。學生也要針對閱讀篇章開展相關的研究與探索,并在班級進行分享,教師應該加以鼓勵和指導。
(三)讀寫合作,增強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是學習語文的基礎,讀寫合作是通往寫作的重要途徑。讀寫合作有利于加深學生更好地理解閱讀,促進寫作和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桂林山水》的閱讀過程中,教師應該按照文章寫作思路進行講解,應該提前搜集桂林山水的優美圖片,讓學生感知桂林山水的優美風光,從而使其感受語文課文語言的優美。教師隨后提出問題“桂林山水甲天下”是什么意思,從而積極地引導學生自己閱讀第一自然段,使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從而分析與交流漓江的水都具有哪些特點,并從文中找出描寫這些特點的具體句子。學生將漓江“靜”“清”“綠”的特點找出后,教師通過課件列出這些句子,并讓學生進行仿寫補充。例如“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仿寫:“晚上的月亮真圓啊,______。”在這樣的教學引導下,逐步打開學生的寫作思維。
(四)要創設愉快的閱讀情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從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學生的課程成績好壞與學生對學科的學習興趣密切相關。通過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提升學習的專注度。在教師授課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指導,積極調動學生的課堂興趣,讓所有學生可以參與進來。要開展豐富的課外閱讀活動,還可以讓學生根據所閱讀的文本內容編排情境話劇。總之,就是要為學生創造輕松歡快的閱讀情境,要增強情境問題創設的有效性與啟發性,難度適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要針對不同年級的學生根據學生差異開展與之相對應的活動。
(五)教師應積極參與指導
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課前的閱讀預習。練習閱讀的最主要內容就是預習。好的閱讀習慣是有效學習閱讀和自主閱讀的重要保障。教師在小學生語文閱讀訓練的過程中,要不斷提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清晰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與閱讀習慣,從而有效地糾正學生的不良閱讀習慣。要為學生做好閱讀課文的相關預習提綱,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到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課前預習只是學生養成閱讀習慣的一個因素。要想提升學生的閱讀量,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學會精讀和略讀,讓學生掌握閱讀方法并愛上閱讀。教師可以適量減少一些家庭作業,讓學生將更多的時間用來閱讀書籍。良好的閱讀習慣,離不開閱讀的摘抄。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將閱讀中讀到的好詞、好句、好段落抄寫下來。教師也可以選擇一堂課,將學生的摘抄本拿到課堂上進行展示,使學生進行優美句子的相互學習,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文本賞析能力。
三、結語
閱讀是認識世界、建立正確世界觀、培養良好素養的重要途徑。小學階段的語文閱讀教學不容忽視,它與小學生語言和思維素養的培養密切相關。優化小學生語文閱讀教學,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結合新課改理念,轉變教學觀念,明確教學目標,為學生合作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學習興趣,養成閱讀習慣,教師要在此過程中適度參與并加以指導,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提高閱讀興趣和能力。
參考文獻
[1]陳孟瑜.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上),2017(2).
[2]張鳳霞.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9(1).
[3]李琦.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6(5).
[4]高小琴.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分析[J].課外語文(下),2016(5).
[5]李生曄,萬毓成.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J].讀寫算,2018(12).
[6]趙冬雪.新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探析[J].神州,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