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鋒
【摘要】隨著高職院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學的質量問題也備受關注。就鋼琴教學而言,高職院校在課程設置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多的問題。本文基于此,分析了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課程的必要性,分析了當下高職院校鋼琴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的措施和建議,以期為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課程體系的改革與應用提供指導性建議。
【關鍵詞】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課程體系;改革應用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課程的重要性
(一)鋼琴教學的必要性
在樂器界,鋼琴享有“樂器之王”的美譽,因為它的音域比較寬廣,音色也唯美動聽。一個成熟的鋼琴演奏者必須具備嫻熟的技能、豐富的技巧,這對于一個人的音樂素養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在高職院校中,音樂專業是當下比較火熱的一個專業,音樂專業的教學要培養起學生綜合的演奏能力、審美能力、創作能力以及表演能力。
(二)鋼琴教學課程體系的重要性
鋼琴教學對于高職院校音樂專業的學生而言是必不可少的,所以鋼琴教學課程體系的建立也是理所當然的。加強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建設,一方面可以提升教學效率,減少冗余課程的安排,另一方面則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最大程度的讓學生受到最專業、最良好的教育。具體而言,鋼琴教學課程體系的設置主要就是為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而服務的,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以培養學生的鋼琴技巧和音樂知識為導向。因此,教師的教學要以此方向為基礎,合理地安排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時間比例。課程體系的建設就是對課程時間、各項教學項目之間的比例和課后實踐練習等進行科學的規劃,以達到高效教學的目的。就目前多數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課程的安排來看,課程體系單一,往往注重理論教學而對實踐教學有所忽視,培養出來的學生往往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融合于實踐與創新。對學生綜合音樂素養的培養和對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培養有所限制,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課程體系必須有所改革創新。
二、高職院校鋼琴教學現狀
(一)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
在所有涉及教育類的話題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都是熱門討論的問題之一,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需要教師及時的關注。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而言,教師和學生同樣是這個活動的主體。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中,往往教師在這個活動中占據主體地位,而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隨著近些年來教育改革的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及相關的教學模式逐漸被建立起來,這改變了以往的教學模式中某些問題。但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需要學生有極大的學習積極性來配合教學過程。就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而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高。學生習慣了傳統的被動接受,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課時及課程時間的限制,往往在課堂之上只能做到教師演奏教學,很難做到每一個同學都完全掌握并得到教師的及時指導。
(二)教學方式不合理
高職院校對鋼琴教學的方式存在不合理之處,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教材的選取沒有統一的標準,另一方面則是理論與實踐脫節嚴重。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中,在教材的選取方面一直都缺乏統一的標準化要求,多數高職院校在鋼琴教學上會有大概的教材選定,但教學內容、曲目的安排都是授課鋼琴教師自主選取,故使得教師在教材的選擇上具有很大教師個人喜好上的隨意性。不同院校對于教學教材的選擇更是不同。這樣不統一的教學方式使得高職院校培養出來學生的音樂水平參差不齊。缺少規范化和統一化的標準既不利于學校之間的交流合作,也不利于整體教學水平的提升。
(三)教學理念落后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教學技術手段也變得更加方便快捷,如多媒體技術。但是,在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工作中,由于資金以及硬件設備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先進的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并未得到太多的推廣應用。很多的高職院校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時代的進步以及技術手段的先進沒有促進鋼琴教學工作取得巨大突破。
三、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課程體系改革與應用措施
(一)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
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質量與學生綜合音樂能力的培養需要通過課程體系的合理安排來實現,而課程體系改革與應用的核心在于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的改革創新。傳統的課程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在實際的教學中可以采取大班上課、小組指導、個別指導以及個人獨立訓練等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模式。這樣不僅可以讓教學掌握好課程教學的節奏,也方便其他教學活動的進度安排。時代在不斷發展,教學模式和教學理念也要與時俱進,教師不應該有一勞永逸的思想,而應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不斷總結課程教學經驗,并及時反饋于學生、反饋于教學,在教學的前進過程中不斷完善、不斷改革,讓教學永葆活力。
(二)培養學生興趣
對于學生而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之所以會缺乏學習積極性,是因為對鋼琴學習的興趣沒有完全被激發出來。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設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要創新教學方法,用生動活潑的方式方法表達枯燥或者難懂的教學理論。同時要不斷培養學生的鋼琴素養,只有慢慢培養起學生的學習素養,學生才能在長久的學習中投入進去。對于鋼琴教學而言,鋼琴演奏能夠充分體現演奏者的思維方式,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對鋼琴作品進行詳細的分析。這樣的學習過程能夠逐漸培養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這種自信與成就感會形成一股強大的學習動力,推動著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
(三)選用統一規范的教材
教材的不規范、不統一是影響鋼琴教學課程體系改革的重要因素,教學課程體系的適用性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從專業培養目標出發,同時結合生源情況,編寫或者引進規范化的教材體系來指導教學活動。教材的選取或者編寫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教材的選取應該科學,要合理安排鋼琴演奏技巧的實訓內容,要重視作品的藝術性,更要重視不同時期作品的搭配進行,兼顧技術與趣味性的同時,還要在教材中安排適量的伴奏作品,在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的同時還能提高學生鋼琴的綜合應用能力;第二,教材的編寫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因為鋼琴的彈奏需要不斷地練習來提高,則在課程教學中,在保證基礎理論教學得以優化實現的前提下,盡可能地提升實踐的內容;第三,教材的選取或者編寫應該基于學生的平均水平來制定,數量和難度要適中,不能給予學生太大的壓力,以防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第四,教材的編訂過程中要注意教學曲目的選擇,應適當加入一些現代作品和社會上耳熟能詳的內容,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能夠提高音樂作品與社會實際需求之間不脫節,更易于讓學生接受、理解,可以提升學生學習鋼琴技巧和內容的熱情,最終達到我們鋼琴課程人才培養的目標。
(四)引入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
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當下的年輕一代都是信息化時代發展的見證者,信息化的技術手段不僅可以方便教學活動,而且易于讓學生接受理解。高職院校鋼琴的教學可以利用的信息化手段有很多,微課是最容易想到和實現的。所謂的微課可以通俗的理解為短小的教學視頻,往往視頻長度在10分鐘左右。通過微課模式,學習不僅可以在課下進行學習,而且可以利用微課整合進許多的教學案例分析和教學資料。
四、結束語
經濟的不斷發展推動著教育也在逐漸變革,高職院校鋼琴教學課程體系的改革與應用屬于這場大變革中的一部分。時代在發展,高職院校的鋼琴教學必須與時俱進,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必須不斷創新完善,唯有此,高職院校才能源源不斷地為社會輸送實用型人才。
參考文獻
[1]薛飛.新形勢下高職院校鋼琴教學開展的四個思考[J].北方音樂,2018.
[2]陳科.微課在高職院校鋼琴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探究[J].藝術評鑒,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