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學明,周心怡 (哈爾濱金融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30)
黨的“十九大”開啟了中國建設的新時代,確定了強國的新目標。物流業作為支撐國家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先導性產業,是強國的必備條件。因此,黑龍江應抓住歷史機遇,加快“中蒙俄經濟走廊”規劃建設,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銜接,積極爭取納入國家戰略,建設聯接亞歐的國際貨物運輸大通道,以大通道搭建大平臺,打造成“龍江絲路帶”的重要樞紐及核心節點,做大中俄和東北亞貿易,打造跨境電商的產業鏈,構建發達的外向型產業體系,構筑區域經濟新的增長點,促進龍江經濟跨越發展。
黑龍江物流金融不僅成為龍江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而且正在形成巨大的市場需求。現代物流一體化運作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金融服務的支持,而這一過程也是金融服務在物流供應鏈運行環節的延續。中國物流金融服務平臺的上線有望引領物流金融業走出行業的低谷迎來下一個春天,而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的驅動下,物流金融將爆發出驚人的能量。目前,互聯網與物流業深度融合,智慧物流快速發展,新技術與物流園區、交易市場、供應鏈服務商等行業巨頭強強聯手,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的全過程物流金融服務網絡。
黑龍江省將“一帶一路”戰略下“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作為全省經濟轉型發展的一個突破口、動力源和增長源,加快發展以哈俄歐跨境貨運班列為重點的商貿物流業,就必須有物流金融大力支持。目前,黑龍江物流金融正處在方興未艾、快速增長時期。同時,世界經濟發展經驗告訴我們,物流金融業務發展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不可逆轉的新趨勢。在現有條件下,黑龍江物流金融服務模式以及物流金融風險的管理與控制問題,都將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
我國專家羅齊、朱道立等于2002年首次提出了融通倉概念,將其定義為“以周邊中小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以流動商品倉儲為基礎,涵蓋中小企業信用整合與再造、物流配送、電子商務與傳統商業的綜合性服務平臺”。廣發銀行最早推出了“物流銀行”業務,其業務目的在于利用有實力的物流公司提供專業服務,將銀行、生產企業以及多家經銷商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有機結合封閉運作。鄒小芃、唐元琦最早定義了物流金融的概念,“面向物流業的運營過程,通過應用和開發各種金融產品,有效地組織和調劑物流領域中貨幣資金的運動”,并解釋到“這些資金運動包括發生在物流過程中的各種存款、貸款、投資、信托、租賃抵押、貼現、保險、有價證券發行與交易以及金融機構所辦理的各類涉及物流業的中間業務等”。從此,物流金融這一概念有了明確的內涵和外延,使得“物流金融”被正式確立為一個新的研究平臺,同時這一定義方式也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接受。
國外物流金融產生比較早,主要以物流質押融資業務為核心,有大量文獻進行了評述。Koch、Dunham、Birnbaum在20世紀50、60年代總結了物流金融的法律狀況、業務模式、倉儲模式、監控模式和流程。Eisenstadt、Guttentag 20世紀50、60年代介紹了物流金融業務的模式、控制方式和優缺點。Lacroix Varangis在業務模式方面,對比了美國和發展轉型國家的物流金融業務,認為現階段開展物流和金融的整合創新在轉型發展中國家具有重要的意義,并具體介紹了相關的業務模式及推進業務發展的具體措施。Poe介紹了物流金融業務中的一種重要現實模式,即基于資產的融資業務(Asset-based financing),指出存貨與應收賬款是基于資產的融資業務所主要考慮的擔保物,所以批發商、零售商和分銷商等都是融資所考慮的對象。Siskin分析了針對零售商的物流金融業務中所可能發生的風險,也認為有必要實行嚴密監管,同時也做了必要的監控措施,包括每周或每日監控報告、對存貨及相關資產的審計。
總之,目前面臨的問題主要有物流金融中融資業務沒有統一的業務流程和規范性條款,不利于銀行的風險控制;另外物流公司資質制度需要進一步規范,防止倉儲公司與申貸企業合伙瞞騙。物流金融存在主要問題是風險防范問題,其中核心是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的風險防范與控制問題。
(1)物流金融發展動態。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提速,世界各國在標志國力與水平的供應鏈上的競爭加劇,中國經濟的調整發展以及政策的逐步開放,物流金融不僅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而且正在形成巨大的市場需求。初步預測,以目前的發展規模來看,我國物流金融市場規模至少在萬億元以上,將來我國物流金融市場空間依然巨大。
(2)物流金融主要業務模式。黑龍江物流金融運營要求金融業針對現代物流運營的特點,提供相應的資金融通服務。物流金融的主要業務模式有:①代收貨款;②墊付貨款;③倉單質押,分為典型倉單質押模式和綜合倉單質押模式;④保兌倉業務;⑤物流保理;⑥在線撮合交易型物流園區的金融模式。
(3)物流金融風險管理。重點分析黑龍江物流金融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其中核心是物流企業與金融機構風險防范與控制問題。
(4)物流金融風險評價。我國一些物流企業已經整合了包括貨權登記、物聯網監管、倉儲管理、倉單流轉、現貨交易、存貨質檢、價格預警、價格保險、征信融資、不良處置等全過程的物流金融產品鏈條,并形成了一個開放型的合作平臺。目前我國物流金融服務平臺已經在全國多個地方積極建立并運營,與物流園區、交易市場、供應鏈服務商等行業巨頭強強聯手,打造全國最具影響力與知名度的全過程物流金融服務網絡。
(1)黑龍江省物流成本比較高,規模比較小,物流效率相對較低。因此,物流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2) 黑龍江省傳統物流企業比較多,主要是原來的運輸儲運公司或配貨站,管理差,人員素質低,缺乏物流人才。
(3) 黑龍江省物流基礎設施老化陳舊,各種貨倉、站場設備老化,缺乏現代物流網絡信息中心。
(4)在實踐中物流金融風險較大,需建立融資業務風險分析模型,將業務風險劃分為業務過程風險、環境風險、信息技術風險、人力資源風險和基本結構風險,其中業務過程風險是風險分析模型的核心。
(5)基于存貨的物流金融業務中,對存貨的價值評估和嚴密監控是重要的難題,在基于存貨的借貸中,對存貨最終實現價值的準確性評估比較困難。
(1)加大物流金融研究的深度。中央高度重視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采取精準有效措施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降低融資成本,減輕稅務負擔,解決融資難題。
(2)大力發展智慧物流。將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區塊鏈融入到物流過程中,加大物流專業人才的引進。
(3)大力發展綠色物流。按照《巴黎協定》要求,綠色物流將進入發展快車道。
(4)完善風險評級系統。國外金融機構的風險評級系統較為完善,對中小企業融資有現成的風險評級模型進行風險的經驗控制,因此對物流金融業務的風險評估與管理要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完善物流金融風險評估系統,在現實中采用評級系統進行風險評估,控制物流金融風險。
(5) 構建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構建黑龍江物流金融企業風險評價指標體系,解決物流金融風險預警與違約后處理機制的研究,這也是實際業務中進行風險控制所必需的一個重要環節,國內外對這方面的研究還很欠缺,直接影響了物流金融業務的拓展,因此需要借鑒其他金融業務相關方法進行研究。
(6)控制防范物流金融風險。物流金融服務涵蓋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過程管理和增值服務,通過防范風險功能系統為物流金融業務風險提供有效解決方案。
(7)構建物流金融融資模式。物流金融的服務模式可通過公司上市或資產證券化,從資本市場獲得供應鏈金融服務。物流的中小節點企業可以在創業板、中小板、新三板上市,進行資金的募集,以緩解資金鏈的緊張,擴大經營,從而使核心企業生產周期縮短,生產成本降低,間接為上下游企業穩定交易、擴大采購和銷售能力,提升整條供應鏈的競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