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曉輝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給醫院信息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診療模式、診療流程、健康管理等工作都有賴于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的提高。可以說,在智能化時代,提升醫院信息化建設水平是提高醫院核心競爭力的重要舉措,可大大提升醫院的醫療服務效率。
醫院要進行信息化建設,一定要建設完善的信息數據庫,將醫院全部信息都儲存在信息數據庫中,方便醫院隨時應用,促進醫院信息化水平和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使用醫院信息系統時,應定期維護檢查系統硬件,以確保醫院信息系統穩定運行。醫院還應運用新信息技術更新系統,定時進行殺毒,確保信息系統先進性和安全性。
醫院在開展信息化建設前應聘請專家,根據醫院具體情況開展分析調研,聘請有關專家建設和運行信息化系統,同時應建設一支專業的信息化人才隊伍。醫院加強信息化建設應從兩方面入手:
(1)強化內部有關人員的信息化知識培訓。對醫院員工開展信息操作系統專業知識培訓,增強他們的信息化管理意識,提高員工信息化技能和知識水平。
(2)聘用專業的優秀計算機信息管理人員,填補醫院缺乏信息專業人才的不足。利用這兩方面的辦法,提高醫院信息專業人才隊伍水平,為醫院信息化建設提供智力保障。
醫院信息化建設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1.1 更加合理
臨床數據中心、集成平臺、統一門戶登錄等建設取得了很大進步,部分大型醫院已將臨床數據中心和集成平臺建設作為今后信息化建設的方向。
2.1.2 更加全面
醫院在各個環節都已使用信息系統,例如:血透管理、急診急救等臨床專科信息系統,還有一些醫院將后勤管理、辦公自動化等也納入了信息化管理系統,醫院已專門建設信息化系統。
2.1.3 更加高效
很多醫院利用信息系統實現了對資源的充分利用,例如入院準備管理系統、檢查全預約和擇日住院系統等,大大提高了設備和床位的利用率,減少了平均住院天數。
2.1.4 更加人性化
利用移動互聯網和自助設備等技術,采用檢查預約和掛號預約等系統,為患者提供的服務更趨人性化。
2.2.1 用戶體驗有待于提升
一些軟件系統未實行統一門戶管理,工作效率低下,操作繁瑣。部分業務要多次打開、關閉窗口,在多個系統上登錄才可完成。
2.2.2 應用程度有待于提高
現在很多系統是以收費業務為中心開展工作,臨床應用、決策支持、患者服務、質量控制等方面的應用不多。
2.2.3 信息支撐有待于完善
住院醫生工作站、門診醫生工作站以及護士工作站等功能需要進一步完善,臨床科室難以完整、及時地檢查圖像信息和檢驗結果。
人工智能的三大法寶包括算法、計算能力和數據。智能醫療的基礎就是醫療數據,假如缺少數據支撐,智能醫療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根本無法發揮作用。目前,很多醫院建立了很多信息系統,但未起到良好的應用效果,其原因就在于沒有有效的數據作為系統支撐。對此,醫院要立足自身資源,建立數據中心,實現由“建設系統”向“融合數據”的方面發展。
(1)建立臨床數據中心,對臨床數據進行結構化、標準化組織、表達和儲存,為醫院信息化應用提供完整、統一的數據視圖。
(2)建立管理數據中心。以管理對象為主索引,例如:崗位、設備、科室、人員、財務等,為全成本核算、輔助決策支持等系統服務。
(3)建立區域數據中心,為遠程醫療和網絡診療提供數據支持。
互聯網醫院是今后醫院發展的必然方向,在未來的互聯網醫院中,可通過患者穿戴設備動態、連續采集患者信息,更有利于患者電子檔案管理。患者可通過醫院信息化平臺,實現醫院預約掛號。借助就診導航系統,實現地圖導航、醫院介紹、分診叫號、樓層導航以及智能導診等多項功能。患者可通過銀聯、支付寶進行繳費、記錄查詢等,也可利用手機端查看檢驗、檢查報告,并能完成自助打印。
3.3.1 構建知識庫
知識庫系統的處理對象是醫院知識,利用人工智能方法、原理、技術,維護和構建知識性系統。把護理常規、臨床指南、衛生管理制度和醫院管理理論等知識轉變成人機能理解、識別、利用的知識存放在知識庫系統里。
3.3.2 建立決策支持系統
臨床決策支持系統能為臨床醫師診療提供信息支持,通過主動、智能提醒,減少醫療差錯。例如在醫生下達醫囑后,可提供藥物配伍禁忌、藥品使用說明,自動審查處方等服務,減少錯誤用藥概率。
3.3.3 建立人工智能系統
目前國內的訊飛、百度等高科技企業正在加大智能醫療領域投入力度,依托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為醫療行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總而言之,醫院的流程、業務、數據都有一些特定規律,在實體醫院模式下,醫院的醫療數據和核心業務都在醫院內部。在智能化時代,醫院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創新發展,應用現代互聯網技術強化信息化建設,不斷運用醫院現有的數據信息,結合互聯網技術,實現智能醫療的更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