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淑菊 王天明
摘 要:鄉土資源體現出獨特的地域文化,有效地拓寬了語文學習的空間,同時也增加了學生對本土社會和文化傳統的認識和理解,增強了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小學生課外閱讀必須立足本土資源,拓展課外閱讀的新路徑。語文課程教學尤其是課外閱讀需要引入鄉土資源,通過了解、感受、認識鄉土文化,讓學生切身體會祖國文化的源遠流長與博大精深。
關鍵詞:本土資源;課外閱讀;指導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114-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106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形形色色的本土文化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古浪地處河西走廊,隸屬于武威市,其文化源遠流長。在小學教育中,讓學生感受本土文化,發揚民族精神,對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語文教學的任務是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課外閱讀是知識汲取、消化、積淀的過程,學生課外閱讀量大,吸收、借鑒得多,可以增強語感,陶冶情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古浪文化教育的重要組成,研究如何滲透古浪文化教育在小學漢語閱讀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
一、閱讀教學中滲透古浪文化的意義
(一)兒童認知發展的需要
近年來,各種思想和文化在社會生活中存在,弘揚本土文化成為當前教育所必須關注的問題。小學階段兒童認知的發展對其今后的成長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但當前我地小學階段所滲透的古浪文化教育卻少之又少,缺少民族特色文化的傳承,缺少多元化的文化吸取,缺少古浪文化的長期影響。在我地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古浪文化教育,對兒童認知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二)語文教育教學的需要
漢語擁有最為獨特的文辭特點,不僅表現在漢字的外形上,還表現在漢字的語音上僅古代詩歌中就包括了雙聲、疊韻、疊音等多種方式,使詩文平添音韻之美,充分體現了作者的精神與思想。漢語的文辭特點深刻地蘊含在我國傳統文化之中,也是古浪文化的瑰寶。如《甘冬兒和楊達兒》是流傳于古浪境內的一首民歌。在閱讀時,可以邀請民間藝人在課堂表演,講講民歌背后的故事,還可以指導學生編排小話劇,或者讓學生把民歌改編成童話故事,這樣就起到了讀寫結合的目的。
(三)兒童道德完善的需要
小學階段正是兒童道德形成與完善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教育極為重要。古浪文化強調道德品質的作用,在小學語文中滲透古浪文化教育,能更好地完善學生道德品質。
古浪長期以來流傳著許多優秀的民間童謠、歌謠,這些童謠與農耕文明之下的農業生產和生活關系十分密切,在一代代人的童年成長過程中產生過良好的啟蒙教化作用,在生命的記憶中留下過深刻的文化烙印。通過非遺普查,發現古浪流傳優秀童謠三十多首,這些童謠的共同特點是語言高度凝練,富有生活氣息,音韻鏗鏘,節奏明快,健康向上,積極樂觀,想象豐富,氣質浪漫,朗朗上口,易誦易傳,極富詩情畫意。古浪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趙燕翼對古浪童謠十分重視,專門撰寫數篇文章探討童謠的文學藝術及社會價值。
二、滲透古浪文化教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博大精深的古浪文化深深地蘊含于古代詩詞歌賦中,蘊含在我們的民間故事之中。但很多學生對閱讀古代詩詞歌賦和民間故事缺乏興趣,錯過了很多接受古浪文化熏陶的機會。因此教師要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閱讀蘊含古浪文化的作品,去感受我國古浪文化的精美。
古浪流傳著許多優秀的民間故事,這些民間故事大多有數百年歷史,在全縣均有分布,其中尤以《抓山鳥和支山石的故事》最為著名。該故事以古浪峽鐵柜山為地理背景,所以又取名《鐵柜山的傳說》,也稱為《十二小磨推金子的故事》。該故事于上世紀五十年代經古浪籍著名兒童文學作家趙燕翼再創作,以《金瓜兒銀豆兒》為題發表,先后被譯為英、法、日、俄、越南等十多國文字廣泛流傳。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拍攝為剪紙動畫片《金瓜銀豆》,在中央電視臺少兒節目中播放,影響很大。以《抓山鳥和支山石的故事》為代表的古浪民間故事,情節曲折,想象豐富,正義感強,極富浪漫色彩,具有很高的文學藝術價值。
小學生正處于道德品質養成的重要階段,在小學教育中滲透本土文化教育,對提高學生道德品質,豐富學生精神內涵有著重要意義。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構建和諧社會。但需要注意的是,古浪文化長期同封建社會相伴而生,在其中也有不少精神糟粕,這就需要教師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和認知水平,從良莠不齊的材料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幫助學生尋找精神食糧,讓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向著積極良好的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寧.發掘本土文化資源拓展延伸閱讀新路徑[J].學周刊(c),2010(12).
[2]黎南蘭.淺談如何提高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1).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廖淑菊(1973.12— ),女,漢族,甘肅古浪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王天明(1978.12— ),女,漢族,甘肅古浪人,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課題項目: 本論文為甘肅省武威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本土文化的小學生閱讀研究》(課題立項號WW[2018]GH10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