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本目前是世界第三大經濟體,其科技創新能力在世界各國名列前茅。日本科技發展迅猛、經濟排名靠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日本非常重視教育,將它放在國家戰略的高度予以發展。因此,其教育水平在世界上也處于領先位置。本文通過分析日本國立小學教育的特點,從中吸取我們可以學習與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日本;國立小學;特點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33-0191-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33.182
總的來說,日本的國立小學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重視音體美課程教育
在中國的小學課程中,音體美課程一般當成副課看待,語文和數學等才是主課,而且音體美課程所教內容比較簡單和單一。和我們不同,日本的國立小學非常重視音體美課程。首先,在這些課程使用的物品上就非常細致:日本的小學生在上學時除了背書包外還要帶好幾個布袋,這些布袋是用來裝音樂課用的口琴、豎笛、樂譜、歌本;圖工課用的各種用具和體育課穿的服裝等,分類放置,上課時可直接拿出來用。其次,在這些課程內容的教授上也非常講究:在中國,非音樂專業學習者一般都只識簡譜,只有專業的音樂學習者才認識五線譜,而日本的音樂教材全是五線譜,學生從小學習,小學六年級的畢業生已經可以用五線譜作曲,所作曲目用于畢業季演出的節目;體育課有體操等身體活動和各項器械及球類運動,跑步時需換上白色短袖和藏藍色短褲的“體操服”,此外,根據日本文部省的相關規定,只要條件許可,日本的中小學都建立了自己的游泳池,體育課學習游泳也是一項必學內容,學習游泳或許與日本是個島國,非常重視成長預防遭遇事故也相關。日本國立小學秉承著教育的重點不在于學習成績的提高,而是素質的培養的這一理念歷來非常重視音體美課程的教學。
二、重視傳統文化的學習
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傳統文化保護和繼承的國家,其茶道、書道、花道等經典的古代文化一直綿延發展至今,充分展示了日本這個國家的魅力。其傳統文化之所以能夠較好地傳承下來與日本的教育也是分不開的,在日本的國立小學,學生從小就親身感受和接觸這些傳統文化。書法在日本稱為“書道”,學生從三年級開始學習書法;日本的小學許多配有和室,內設榻榻米,用于學習茶道。隨著時代的發展,孩子們已經很少有機會去接觸和體驗傳統文化,所以學校就有計劃性地、系統地進行了教授。日本的國立小學中還開設了家庭課,家庭課是用來體驗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學生有機會學習做米飯和醬湯或是應季的艾蒿年糕等,這些都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學習。文化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有起著重要作用,“文化立國”更是日本的發展戰略,通過傳統文化的學習有助于加深對祖國故土傳統及歷史的理解,培養學生自主地、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
三、重視課堂外的學習
根據日本中小學教學大綱的規定,要求有走出校園,在現場觀察研究的學習。學習內容包含關于環境、歷史等主題。走出校園去到某處住宿停留兩晚三天或是三晚四天。一些著名的風景名勝區是熱門的地方,但是此類學習不是旅游,而是課程。學生從學校領到一本關于此次課堂外學習學校自編的資料集,學完之后,學生自己還要做一些調查學習。學生可根據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調查學習。活動結束后每個人要寫篇小論文,并發表演講,同時接受教師、學生和家長的提問。如去到箱根這樣的溫泉勝地,在“自由時間”的學習內容中,學校就會規定一些主題,例如巖石、溫泉、動物等。學生在充分學習溫泉的知識以后,通過實際接觸溫泉,可以對溫泉的種類和功能等有較詳細的了解。此外,根據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日本的中小學在暑假期間都有臨海學校、林間學校。臨海學校是在海邊住宿,體驗大海為目的;林間學校是住宿在高原,開展登山等活動。通過課堂外的學習,不僅讓學生可以親身體驗大自然,還提高了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日本的國立小學每個月都會有大大小小的活動,這些活動的組織者、領導者、參與者都是學生自己。如小學六年級畢業時的歌劇匯演,從劇本的編寫、演員的挑選、節目的編排到最后的演出基本上都是由學生自己完成。雖然教師中間會有指導,但主要還是靠學生自己去完成這一活動。可以說小學六年級的畢業匯演也是檢驗學生6年來的學習和實踐成果;學生中午在學校吃午餐,午餐是由學生自己搬運餐食、發放餐食以及最后的收納餐具;日本的學校非常注重反省,在一天課程結束后通常都會召開反省會對一天里的所有活動進行反省,反省會是由學生自己組織,教師只是一個聽眾,會上每個學生都要說出自己在今天的表現,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主動地去做事情是培養他們團結協作精神以及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動腦能力。
五、結語
在日本的國立小學,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教科書的學習只是一部分,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掌握社會常識是更為重要的內容。可以說,日本國立小學擅長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真正做到了素質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錢展.淺析日本小學教育[J].考試周刊,2011(25).
[2]劉亞軒.日本小學的素質教育[J].教學與管理,2014(20).
[3]于智彥.中日小學德育內容比較及啟示[J].文理導航,2018(12).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李芬(1987.6— ),女,湖南株洲人,助教,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