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梁葉子
摘? ? 要: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關注國防和軍隊建設,站在建設強大國防和世界一流軍隊的戰略高度,就全面深化國防和人民軍隊改革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形成了習近平改革強軍戰略思想。這一重大戰略思想,深刻闡明了改革強軍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問題,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刻領悟其豐富思想內涵,切實用習近平改革強軍戰略思想武裝頭腦,意義重大。我們要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政治建軍方向、戰斗力躍升方向、治軍模式轉改方向,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關鍵詞: 習近平? ? 改革強軍? ? 軍事指導理論?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改革是決定人民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據不完全統計,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革強軍戰略的重要論述不下三十次,其中論述最集中、闡述內容最豐富的有6次,分別是:(1)2013年12月27日在一次重要會議上的講話;(2)2015年在中央軍委改革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3)2016年在中央軍委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4)2017年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5)2018年“兩會”期間在出席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的講話;(6)2018年11月在中央軍委政策制度改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這些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改革強軍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問題,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改革強軍戰略思想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習近平改革強軍戰略思想的發生學考察
(一)時代背景:當前全球格局發生深刻復雜變化
每一個正確的理論都是以一定的時代背景為依托的,都有著特定的時代背景,都體現著產生這一思想的那個時代。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強國夢總是與強軍夢相融交織。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界新軍事革命對我們既是機遇又是挑戰。研究軍事問題,首先要科學判斷世界發展大勢,準確把握軍事發展的新趨勢[1]。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主題,雖然國際形勢總體保持和平穩定,但是穩定的同時也發生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及新變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當前全球軍事變革涉及多個領域,涉及軍事建設和戰斗的每一個方面,與每一個國家的戰斗力和總體實力都有著密切的聯系,還與戰略上的先發制人有著內在關聯。從目前看,全球的政治關系、地方的政治聯系、全球的力量角逐等多個方面不斷改變,而且在中國附近區域的領土主權、海洋爭端、暴力恐怖主義等矛盾問題日益突出,在此背景下,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安全的任務十分重大。
(二)現實依據: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進入關鍵時期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當下階段是我們發展強大的重要時期,離中國夢的實現越來越近,同時,靠這個目標越近,面臨的阻力和挑戰也會越多。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過程中,長期積累的深層次問題和矛盾日益凸顯,改革開放與現代化建設進入發展關鍵期。實現民族復興,需要強大的國防和軍隊。要維護國家安全穩定,完成國家統一的任務,需要強大的軍隊和國防的鞏固為國家穩定和安全提供保障。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強國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把強國夢放到軍隊上就是強軍夢。打造一支與我國國際影響力相匹配、與國家進步和利益相符合的具有堅固防御能力和戰斗力突出的軍隊,是我們目前發展的方向。
(三)發生根源:國防與軍隊的現代化水平無法適應當前面對的挑戰與肩負的任務
隨著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我國國防和軍隊建設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巨大成就。但目前國防和軍隊的現代化建設水平與我國面臨的挑戰和承擔的任務相比,仍有差距。習近平總書記從中國需要履行的大國義務和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宏觀角度出發,闡明了我國必須用一支強大的軍隊為這兩大使命提供戰略支撐。從新時代背景看國防和軍隊的發展,只有國家強大和穩定才能保證軍隊在穩定的環境中發展,要保持軍隊戰斗力,就必須強調三個問題:一是會打,二是敢打,三是能打。只有通過改進軍事技術,處理好這三方面的問題,才能在實戰中不斷提高軍隊戰斗力水平。
(四)經驗教訓:近代歷史悲劇的總結及啟示
通過回顧歷史、總結經驗看到,軍事實力是判斷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依據。我們在總結本國歷史經驗時應當看到,在相對弱小的軍事實力條件下,經濟發達難免陷入被動挨打的境地。我國北宋時期經濟社會高度發展,但是在軍事方面疏于軍備,最終導致國家的滅亡。在近代歷史中,如清王朝,世界范圍內經濟實力最強的國家就是中國,然而應該看到,經濟的發展并不能帶來軍事力量的強大,再加上故步自封,我國的技術水平十分落后,即使軍隊人數眾多,但還是被幾千英軍打得節節敗退,被迫打開國門,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慘痛的教訓,讓我們深刻地認識到,強大的軍事力量是一個國家堅實的后盾,只有保證了這一點才能將和平發展真正推動下去。習近平總書記曾說:“我經常看中國近代的一些史料,一看到落后挨打的悲慘情景就痛徹肺腑。”[2]習近平總書記用“剜心之痛”這樣的詞形容甲午戰敗,總結后得出這樣的結論,閉關鎖國終究會帶來國家的災難,要從中汲取經驗和教訓。
二、習近平改革強軍戰略思想的深刻內涵
(一)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及全球經濟不斷發展,需要強大的國防和軍隊才能更好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目標引領發展,目標決定方向。2013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提出了新時代下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并指出強國夢對軍隊來說也是強軍夢。這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過程中對國防和軍隊建設目標的新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全面貫徹黨領導人民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確立新時代黨的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更加注重聚焦實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3]在軍隊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前提是樹立明確的目標,這是一個根本性的綱領,我們要在實踐中運用,促進改革強軍不斷向縱深推進。
(二)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任務
為實現強軍目標,必須改革軍隊。新時代國防和軍隊建設面臨著新情況和新問題。隨著世界全球化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家安全面臨著沖擊和威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是為了設計和塑造軍隊未來。同時從國際形勢看,國際格局正發生前所未有之大變局,軍事上落后一旦形成,對國家安全影響將是致命的。要對軍隊進行改革,需要在改革過程中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尋找切實有效的著力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充分并深刻揭示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律和實踐途徑。要構建符合中國特色現代戰爭規律的先進作戰理論體系,動員全軍和各方面力量,深入開展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強軍戰略的實施,早日實現強軍目標。在強軍道路的過程中要融入我國的特色,加快構建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使命任務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
(三)貫徹依法治軍、從嚴治軍
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是實現強軍目標的必然要求。必須貫徹和落實國家、部隊及機關的各項規章制度,實現四個依法,一是黨委必須做到依法決策;二是機關機構必須做到依法指導;三是部隊必須做到依法行動;四是官兵必須做到依法履職。還要抵制消極影響,防止松散懶惰。在治官和治權方面,必須采取嚴厲的態度。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央軍委和各總部必須起到帶頭作用,真正做到黨委依法決策,同時對遵紀守法起到帶頭作用,機關要依法指導,不搞特權,部隊要依法行動,并要求部隊干部勤勉守法,嚴格要求自己,遵紀守法,官兵要依法履職,不以權謀私,給部隊帶去正能量。必須依法懲處腐敗現象。對軍隊所出現的腐敗行為,依法進行嚴治,要防微杜漸,號召軍隊增強組織意識、紀律意識,盡可能消除滋生腐敗的環境和因素。習近平總書記對軍委班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堅持“五個做到”的嚴格標準:第一,堅決服從黨的領導,保持政治堅定的立場;第二,在打仗上做到英勇善戰,關鍵是能打勝仗;第三,樹立創新意識,擁有積極進取的精神;第四,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第五,保持公正廉潔,從自身做起。
(四)軍民融合發展
加強軍民融合不僅能夠提高軍事實力,而且能夠推動國家的繁榮昌盛。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我們長期探索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規律的重大成果,是從國家發展和安全全局出發做出的重大決策。”[4]軍民融合必須從國情和軍情各個行業領域特點出發,并且應從國家利益最大化出發,不斷對相關體制機制進行改革,并且在融合過程中要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及資源的高效利用。同時必須充分考慮作戰的需求,為深度融合奠定基礎。當今國際出現了一種新形勢,加強軍民融合順應了全球化的目標,成了大多數國家推動軍隊發展的主要手段。從我國發展情況來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及強軍戰略目標的推進,深入推動軍民融合是必然趨勢,它能夠保障國家的安全,在此基礎上早日實現中國夢。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多,國防經濟和社會經濟、軍用技術和民用技術的融合愈加緊迫,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我國擁有充分的發展條件,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大力促進軍民融合一體化目標的實現。他強調,要實現這一目標,不僅要依靠全軍隊的力量,還要依靠全國人民群眾的力量,在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前提下,成立中國特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的強軍模式。
三、習近平改革強軍戰略思想的特點
(一)以鑄牢軍魂為根本
習近平總書記在很多會議中多次談及鑄牢軍魂。而且習近平總書記的很多講話都談及堅持以鑄牢軍魂為根本,軍魂代表著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軍隊在建設過程中必須聽黨指揮,堅持黨的領導。無論是加強經常性思想教育,還是對軍隊強化軍魂教育,都需要堅持黨的理論,從而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軍魂是根本,一個軍隊如果沒有軍魂,就猶如一盤散沙,以鑄牢軍魂為根本,強調全軍步調一致,能時刻聽黨指揮和召喚,無論發生任何情況,都要始終貫徹黨的指示和執行,維護黨的基本利益和黨中央權威。因此,習近平總書記改革強軍戰略思想的特點之一是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鑄牢軍魂。
(二)以聚焦能打勝仗為核心
習近平總書記改革強軍戰略思想是以聚焦能打勝仗為目標為核心,當兵打仗、帶兵打仗是其高頻詞匯。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及聚焦能打勝仗這個核心,強調全軍官兵都要以牢固樹立戰斗力為標準,踏踏實實地進行練兵備戰。通過不斷的練兵備戰,努力造就一支堅不可摧的精兵勁旅。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軍人的天職就是能打仗、打勝仗。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中央軍委調整新時代的軍事戰略方針,都是將備戰與止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作為整體考量,在改革強軍戰略思想當中充分體現出人民軍隊的歷史使命。在平時實戰訓練當中堅持貫徹聚焦能打勝仗為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在強軍目標、建軍治軍原則等方面始終圍繞聚焦能打勝仗為核心,充分體現改革強軍戰略思想的特點。
(三)以緊抓作風優良為保證
強軍目標充分體現出改革強軍戰略思想始終緊抓作風優良這個保證。習近平總書記改革強軍戰略思想不僅是實事求是的產物,而且充分體現以緊抓作風優良為保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管是正風反腐,還是加強軍隊黨性教育和軍隊宗旨教育,都離不開作風優良這個保證。而且在改革強軍內容中大力弘揚老紅軍精神和戰斗精神,目的是培養出新時期具有革命軍人核心價值觀的軍隊。軍隊是一個戰斗隊,要始終堅持作風優良這個保證,樹立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事業觀。緊抓作風建設,堅持部隊作風轉變,是習近平總書記治軍的突出特色之一,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只有加強作風建設,才能保證軍隊牢記宗旨使命,不僅是改革強軍戰略思想的特點之一,而且是強軍興軍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準確把握世界軍事發展新趨勢? ? 與時俱進大力推進軍事創新[N].解放軍報,2014-8-31.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118.
[3]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4-25.
[4]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強調:加強集中統一領導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N].解放軍報,2017-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