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成
摘? 要:油田電網是油田正常油氣生產的基本保障,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油氣重要意義日益凸顯,在采油事業蓬勃發展的背后,卻對其電網運行的質量提出了新的要求。油田電網長期處于野外工作,難免會由于外界環境影響而產生一定的變化,但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重視,一旦發生電網事故,則直接影響油田工作的穩定性,甚至發生重大災害,該文針對油田電網運行當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從而提出改善措施,以供行業內部參考。
關鍵詞:油田電網? 運行? 可靠性
中圖分類號:TE4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9(c)-0029-02
我國油田電網建設具有面積廣闊、連接線路點多、運輸線路長和連接方式復雜的特點,并且由于電網的工作環境復雜,或是周邊環境的變化,或是地方發展的限制,都會不同程度地對電網的運行產生影響,而油田電網是否能夠平穩安全地提供日常生活用電,直接關乎企業的油生產和居民的生活品質,因此,為了能夠提高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則需要根據不同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有針對性地進行完善解決。
1? 我國油田電網運行現狀
我國最早的油田電網系統是在1965年3月所建成的第一座35kV的變壓器,在當時情況下,油田電網的建設所遵循的規律是生活從屬于生產,地上從屬于地下,所以最初的油田電網注水電動機的電壓設置一般都是6000V。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油氣的社會需求不斷增加,油田電網建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不僅電網的長度不斷延伸,而且變壓所建設項目也在日益增多,但在此背景下,隨之衍生出一些問題,導致油田電網的運行出現阻礙,可靠性降低。
2? 影響油田電網運行可靠性的因素
2.1 設計配電不合理
隨著油田電網系統當中的商用和民用電量的不斷增加,配電設備所承受的負荷逐漸增加,導致部分地方的配電不足以支持用電需求,造成油田采油工作緩慢,其本質原因在于設計配電不合理。設計配電工作是電力系統運行的重要前提保障,但由于目前設計人員缺乏對市場的分析和計算,導致設計當中的額定標準已經不能夠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一些地區甚至在用電高峰期間會限制供電量,不僅會妨礙周邊群眾的日常活動,而且直接導致采油工作遭受阻礙。
2.2 油田電網電壓等級過多
我國油田電網線路鋪設較長,其設置的電壓等級相應就會變多,在電網運行的過程中,線路電流損耗也會相應增長,以目前實際情況來看,我國油田電壓的電伏種類主要有220kV、110kV、35kV、10kV、6kV和0.38kV這6個等級,而6kV以上的油田輸電線路多達1200余條,總計長度超過1萬m,過長的線路直接導致電網的電能浪費情況日益嚴重,油田電網資金投入急劇增加。
2.3 油田電網的抵抗能力低下
油田電網長期處于野外較為惡劣的工作環境,由于其線路的抵抗能力低下,一旦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則直接影響線路的使用。我國幅員遼闊,并且各地之間的氣候、地質等因素復雜,而油田電網在野外的工作當中,其線路難免會由于外界變化產生老化、磨損等情況,對電力系統工作造成影響,而一旦在自然災害等問題發生時,電網線路防污、防曝、防雪、防雷和防潮性能如果不能抵御,則直接造成線路絕緣性能降低。
2.4 油田電網防護工作缺乏
油田電網的防護工作是電力系統運行的保障,但由于目前我國多數油田電網的建設當中缺乏防護措施,并且線路的連接形式單一化,一旦發生事故,則導致電力系統大面積停止運行。我國油田電網的建設一般采用一對一模式進行線路對接,由于缺乏相對應的隔離防護措施,在電網的日常工作當中,如果某一條線路出現故障,其他相連接的線路同樣無法運行,并且在故障檢修時,難以發現真正的故障源頭,造成維修人員的工作存在風險和難度。
2.5 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水平較低
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僅能夠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生產,也能夠提高油田電網的穩定性,但我國油田電網的建設目前仍然處于發展中階段,供配電系統自動化水平仍然存在缺口。當下多數油田系統缺乏自動化技術的應用,致使油田電網建設現代化進程遲遲不能推進,而且在事故發生當中的維修工作也會缺乏效率。
2.6 油田電網導線與變壓器之間存在問題
根據目前我國油田電網的實際建設情況來看,在導線和變壓器之間存在大量問題,成為電網系統的安全隱患來源。首先,油田的高壓輸電線在架構當中,沒有按照國家標準進行工作,導致高壓輸電線與地面的基礎設置之間安全距離不夠,一些地區甚至出現將油池直接設置在高壓線路下方的設計,直接導致油田電網的安全性降低。
3? 提升油田電網運行可靠性的措施
3.1 提高油田電網電壓
由于電網的電壓已經脫離時代的標準,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所以,在電網運行當中,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和相關標準對電壓進行調整。針對已經建成的電網系統,則應當進行改造,通過對電網覆蓋范圍內的用電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詳細計算結果,對電網系統進行升壓改造,而對于目前正處于建設階段的電網系統,則應當直接調整電壓,避免在日后完工后再行進行改造。
3.2 提高油田電網的防護能力
針對我國油田電網防護能力薄弱的問題,則應當從多方面入手,提高線路質量并加強隔離措施的建設。各地區的油田應當結合該地氣候特質,預估自然災害所造成的后果,對電網線路進行改良更換,比如,將銅鋁線夾改為覆銅線夾,能夠提高線夾的穩定性,避免脫落等情況發生,并且針對于線路的運行情況制定檢查維護工作計劃,定時定期檢測線路中存在的老化情況,并及時進行更換,在電網運行一段較長的周期后,應當進行全面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則應當立刻進行維修。針對電網建設防護措施和隔離措施,保護線路的運行免受外界干擾,并且保證防護措施的防潮、防火性能,從而能夠在自然災害來臨時,線路能夠最大程度進行應對。電網的輸電線設計應當采取一對多的形式,從而避免一對一形式當中一旦線路發生故障導致全網崩潰的情況發生,并且一對多的形式,更加便于故障的檢修工作,只要在故障發生時,對某一段線路進行封閉,即可避免事故的蔓延,并且維修人員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工作,從而提高線路的維修效率。
3.3 加強油田電網建設質量
由于油田電網具有高度重要意義,所以在其建設過程中,則應當從材料質量入手,嚴格把控工程的整體質量,為電網平穩運行奠定基礎。電網建設的招標采購環節應當加強管理力度,保障質量的同時,優選性價比更高的原材料進行建設,對施工期間的細節進行嚴密監管,防止由于工作人員操作失誤或是設備使用不符合規范所埋下的隱患發生,并且建設負責人應當在建設完畢后做好驗收工作,通過現代化科學設備對電網進行試運行并精確檢測,一旦發現其中存在不合理因素,則應當立刻責令返工處理,并在完工后再次進行檢查,以提高電網的耐久程度和穩定性。
4? 結語
要想提高油田電網運行的可靠性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夠完成,需要以全局觀念對電網進行部署建設,并在日常工作當中加強對電網的保養維修,從而增加電網抵抗災害能力,保障電網的使用壽命不斷延長,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參考文獻
[1] 王龍添.提高油田電網運行可靠性的探討[J].石油石化節能,2015(7):6-8.
[2] 李樹國.油田配電網運行可靠性措施探討[J].科技與企業,2013(14):20.
[3] 初春生,周光華,楊偉,等.影響陸梁油田10kV配電網運行可靠性的主要原因分析及對策[J].新疆石油科技,2010(2):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