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
摘 要:隨著教育體系不斷深化改革創新,新時代的人才要求不只是知識傳授,更要求學生的探究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能的提升。機械訓練、應試教育無法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并且家長和教師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期望值也無法得到均衡。本文針對小學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策略進行探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數學探究 小學生 能力培養 策略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發展,無論是對于社會整體還是家庭個人,人們對于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密切關注。傳統的以教師為主體的課堂模式依舊盛行,有部分學校的教師未引進新理念,以教材為中心對學生授教。過于傳統的教學方式不僅影響課堂效率,更影響了學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養。
一、營造課堂氛圍是關鍵點和成功的前提
課堂氛圍的主體表現者是教師和學生,要想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首先,要考慮的師生關系。師生的關系在傳統教學中是存在尊卑理念的,學生們對于教師的決定需要按命令執行,不可違背。長期的機械式聆聽加上缺少溝通,學生們對教師的教學并不完全投入。被動教學不僅讓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得到提升,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發展也存在較大局限性。平等是課堂氛圍的基礎,教師需要與學生亦師亦友,做到與學生無代溝。只有充分了解學生的心理以及其學習需求,教師才可以采用多樣化教育方式。其次,是和諧,和諧的氛圍是高效課堂的關鍵。和諧的課堂需要教師對學生充分了解,學生對教師充分配合,當雙方達成共識后,課堂效率自然也就高了。教師的民主化管理是穩定課堂氛圍的關鍵點,人人平等尊重學生們的言行。以排名來說,教師可以把第幾名改為優良中等等一些評價。在小學層面來說,排名的第幾都可能傷害一些學生的自尊心。教師可以把握每個學生在學習上的不足之處,通過耐心溝通,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完成突破。
二、設定探究情境,引發學生思維發展
首先,在探究的概念上,教師要把握好重點。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指導和教誨,學生需要對自我的學習任務進行高效地獨立完成。所以,自主探究課程成功的關鍵在于,教師設定探究情境,巧妙地引導教學,學生通過分析后進行思維發展。在課堂導入環節,教師需要選擇學生能夠快速進入的課題,然后引導學生融入情境。教師需要在愉快導入的條件下,對教材進行深入研究,設立多個個性化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學生的回答過程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不可按照標準答案讓學生過多地進行生搬式記憶。學生的回答是個性化的、方向性的、導入式的。讓學生從數學課本中的計量單位計算理解到作業公式演化,再到生活中的數學運用。當學生能夠將教材內容與生活貼合并得出結論時,他們的自主探究思維也就得到了拓展。教師可以在每節課堂設計出相對應的自主實踐,讓學生獨立思考一些重難點,從而深化思維。
三、設立實踐活動課程,激發探究思維
自主探究這類話題式學習是需要大量時間和大量實踐來驗證的,教師需要在已有課程的安排中,做出相對應的探究式課題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向學校申請,適當地將學生們的大強度體育課改成探究式體育課,同時結合數學教學。在體育課中,小學也會涉及的一個基礎練習時站隊報數,同時,小學數學中的數量單位以及其應用也是個知識重點。在報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慢慢解釋數目在生活中代表的意義,計量單位對于現實工作的實效性。在一系列的活動完成之后,學生們對班級有多少人,為什么用人做單位便有了理解。后續,在踏春的活動中,學生們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去統計同學人數,或者同學所帶水瓶數目。通過一系列的實踐活動,小學生們在生活中便可以對數學增加新的認知,并且萌發其學習興趣,激發其探究思維。
四、辨識認知沖突,優化探究過程
小學生們的好奇心來源是其對未知知識領域的探索,他們的探究性思維基于好奇的沖突性思維。當發現所認知事物與之前的認知或者是教材上的內容產生偏差時,學生們會展現出強大的求知欲以及探究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細心去發現學生此類心理,并且利用好時間對學生進行更深入的引導。例如,剛開始接觸《分數》時,學生們對于自身之前的完美數字有了質疑,不太理解分數的意義。當教師發現學生在導入課題時便開始產生懷疑,可以對學生進行探究式引導。先讓學生以小組形式翻閱材料,了解分數的意義,并以小組形式統計匯報。類比學生的分析結果,并且對其進行辨識,從而優化探究過程。
五、優化教師教學體系,打造探究學習優秀隊伍
教師在引導小學生在數學中進行探究也是需要有相應方式的。學校需要對教師的教學習慣進行考核并優化,并強化其引導式教學。當教師在所有的教學操作或者探究式教學引導中能夠不斷創新和優化時,學校的整體教學質量將會有質的飛躍。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多元化教學也會不斷激發其學習興趣,積極配合探究式學習,鍛煉其探究能力。
六、結語
通過長期的研究,我們不難發現,小學生的數學探究能力對其日后學業發展或者其思維能力拓展有著重要意義。學校應當重視教師的教學方式優化管理,支持教師的引導性教學,將小學生的探究能力得到培養。
參考文獻
[1]張學慧.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嘗試[J].學周刊,2020(24):20—21.